摘要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澳洲坚果花疫病的生物农药及其应用。一种防治澳洲坚果花疫病的生物农药,其活性成分包含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所述的活性成分A为1%申嗪霉素悬浮剂,所述的活性成分B为80亿个活芽孢/毫升的地衣芽孢杆菌水剂。本发明的生物农药对澳洲坚果花疫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浓度为300mg/L时的防效分别为90.5%和87.3%。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澳洲坚果花疫病的生物农药,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包含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所述的活性成分A为1%申嗪霉素悬浮剂,所述的活性成分B为80亿个活芽孢/毫升的地衣芽孢杆菌水剂;所述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质量配比为1:1-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农药用于防治澳洲坚果花疫病的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澳洲坚果花疫病的生物农药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澳洲坚果花疫病是由葡萄孢属真菌引起真菌病害,感病部位均在花序前端,病部变褐枯死,表面裹有一层灰绿色霉状物(为分生孢子和分生孢梗)。澳洲坚果整个花期均容易感染花疫病病害,低温多雾的天气更加剧病害发生。单一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会造成病害抗药性的产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可用于澳洲坚果花疫病防治的生物药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澳洲坚果花疫病的生物农药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治澳洲坚果花疫病的生物农药,其活性成分包含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所述的活性成分A为1%申嗪霉素悬浮剂,所述的活性成分B为80亿个活芽孢/毫升的地衣芽孢杆菌水剂。
所述的生物农药,所述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质量配比为10:1-1:10。
作为优选,所述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质量配比为1:1-1:5。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生物农药用于防治澳洲坚果花疫病的用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不同配比的申嗪霉素和地衣芽孢杆菌对澳洲坚果花疫病病菌作用不同,表现为增效和相加作用;当1%申嗪霉素悬浮剂+80亿个活芽孢/毫升的地衣芽孢杆菌水剂配比为1:1、1:5时,表现为增效作用。
(2)本发明的生物农药对澳洲坚果花疫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浓度为300mg/L时的防效分别为90.5%和87.3%。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申嗪霉素和地衣芽孢杆菌对澳洲坚果花疫病病菌毒力测定
供试病菌:澳洲坚果花疫病病菌;从田间采集澳洲坚果感病花穗,表面消毒后接种于PDA平板上,培养鉴定后,保存备用。
供试药剂:1%申嗪霉素悬浮剂、地衣芽孢杆菌水剂(80亿个活芽孢/毫升);上述药剂均为市购。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采用生长速率法(平皿法)。在预备试验的基础上,根据试验处理将预先融化的灭菌培养基定量加放无菌锥形瓶中,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取5mL药液分别加入到装有45mL热培养基的锥形瓶中,摇匀后,待培养基降到适合温度时迅速倒入直径90mm玻璃培养皿,每个培养皿倒入带药培养基10mL。水平静置,冷却后制成平板。每个浓度4个重复。以不含药剂有效成份的处理作空白对照。将培养好的病原菌,在无菌条件下用直径4mm的灭菌打孔器,自菌落边缘切取菌饼,用接种器将菌饼接种于含药平板中央,将有菌丝的一面向下和培养基贴合,盖上皿盖。以上所有操作均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操作。处理后放在恒温无菌培养箱中培养,4d后取出。采用十字交叉法分别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计算菌落直径的平均值。计算各处理菌丝净生长量、菌丝生长抑制率。
净生长量(mm)=测量菌落直径-4;
菌丝生长抑制率(%)=(空白对照菌落增长直径-药剂处理菌落增长直径)/空白对照菌落增长直径×100。
根据菌丝生长抑制率几率值(y),药液浓度对数值(x)作回归分析,计算抑制中浓度EC50,根据Wadley法计算增效系数,评价增效作用。
表1申嗪霉素和地衣芽孢杆菌不同配比处理
采用Wadley法计算出不同药剂配比的增效系数SR,SR≥1.5表示具有增效作用;SR≤0.5表示具有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
表2申嗪霉素和地衣芽孢杆菌对澳洲坚果花疫病联合作用测定结果
备注:其中mg/L为制剂浓度。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配比的申嗪霉素和地衣芽孢杆菌对澳洲坚果花疫病病菌作用不同,表现为增效和相加作用;当1%申嗪霉素悬浮剂+80亿个活芽孢/毫升的地衣芽孢杆菌水剂配比为1:1、1:5时,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余配比为相加作用。
实施例2:申嗪霉素和地衣芽孢杆菌对澳洲坚果花疫病的田间药效测定
供试对象:澳洲坚果花疫病。
供试药剂:1%申嗪霉素悬浮剂、地衣芽孢杆菌水剂(80亿个活芽孢/毫升);上述药剂均为市购。
试验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澳洲坚果开花前采用喷雾处理,每处理随机地选择50个澳洲坚果花穗,药后30天(处于花期)调查病情指数,计算防效。
病情指数及相对防治效果的计算公式如下:
病情指数=100×∑(各级病叶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叶数×最高级代表值);
相对防治效果(%)=(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
澳洲坚果花疫病病情分级标准如下:
0级:未感病;
1级:病花部占整个花穗的1/5;
2级:病花部占整个花穗的2/5;
3级:病花部占整个花穗的3/5;
4级:病花部占整个花穗的4/5;
5级:整个花穗均感病。
试验结果见表3。
表3申嗪霉素和地衣芽孢杆菌对澳洲坚果花疫病的田间药效测定
由表3可知,申嗪霉素和地衣芽孢杆菌复配组合对澳洲坚果花疫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浓度为300mg/L时的防效分别为90.5%和87.3%。
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料的前提下,可以做适当的改进,这些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知识
一种防治澳洲坚果花疫病的生物农药制造技术
2022年云南省澳洲坚果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及防控
2022年云南省澳洲坚果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及防控 云南
浅谈澳洲坚果树促花和保花保果措施
一种防治农作物癌症的生物农药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云南农垦热作病虫害监测与防控简报(2023年第6期)
一种防治番茄青枯病的生物农药及制备方法技术
钟山:“寿城花果山” 坚果唱小康
黄瓜疫病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一种具有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功能的生物农药及其制备方专利
网址: 一种防治澳洲坚果花疫病的生物农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72152.html
上一篇: 植物病毒病和抗病毒剂 |
下一篇: 植物性农药:绿色杀虫剂的先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