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枯病为真菌性病害,是花卉苗期的多发病,染病幼苗会成片枯死。病菌在土壤表层最多,土壤带菌是立枯病发作的主要原因。土温在20℃以上,土壤潮湿、黏重,当幼苗出土后遇雨水常引发此病。幼苗出土20天左右,是最易染病期。立枯病病菌多从幼苗根茎部侵染,幼苗发病常表现为腐烂、猝倒、立枯症状。幼苗出土前,由于温度过低受病菌侵染,根部变黄腐烂,称根腐病;幼苗出土后,尚未木质化,根部或根颈已变成红褐色而枯死,由软化处折倒称为猝倒病;幼苗基部已木质化,地上部分受害直立枯死称立枯病。常见的花卉立枯病有各种松苗、翠菊、石竹、唐菖蒲、海棠等。
对于立枯病的防治要采取栽培管理、药剂消毒和精心养护相结合的措施。
1、土壤消毒是重要防治措施,常用的土壤消毒剂有五氯硝基苯和福尔马林。五氯硝基苯,每平方米用五氯硝基苯8克制成药土,铺盖土表厚1厘米左右。或用40福尔马林50克加水10千克,浇灌育苗床土1平方米,然后用草帘覆盖7~10天,揭帘放气后,就可育苗。
2、种苗出土20天左右,严格控制浇水,适当通风,是防治立枯病的关键。一般在播种前苗床灌足水,播种后不浇水,以防湿度过大容易发病。幼苗出土后,可喷0.5{bf}硫酸亚铁;1波尔多液或50{bf}代森铵200倍液;托布津2000倍液,以消灭土表病菌。
3、发现个别幼苗发病,应立即拔除,并喷药保护,以防蔓延。
4、少量盆播育苗时,应选用素沙土和新瓦盆。土壤装盆前,经暴晒干透或用开水浇一下,这种土壤消毒方法也可以。
相关知识
苗木花卉碎倒病和花秧立枯病怎样防治
怎样防治苗木花卉碎倒病和花秧立枯病?
蔬菜立枯病与猝倒病的区别与防治
花卉真菌病要怎样防治?
花卉苗木立枯病
草本花卉的猝倒病和立枯病及防治技术.pptx
养花怎样防治病虫害
花卉遇到病毒病和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花卉常见病害怎样防治
立枯病、根癌病、根结虫病……这些作物根部病害,如何一招防治
网址: 怎样防治立枯病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72332.html
上一篇: 园林病害预警 |
下一篇: 园林植物常见锈病都在这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