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百裡杜鵑管理區稅務局:稅收助力民族文化產業“錦上添花”

百裡杜鵑管理區稅務局:稅收助力民族文化產業“錦上添花”

圖為管理人員楊會向稅務干部介紹苗族服飾。梅懷東攝

初夏裡,百裡杜鵑金坡鄉錦星村的道路阡陌交錯,樹木郁郁蔥蔥,穿過萬畝林海,站在百裡杜鵑錦星村村委會門口向下俯視,山窩裡的兩面五星紅旗尤為耀眼。村支書楊俊說:“左邊是學校,是錦星村孩子們上學的地方﹔右邊是百裡杜鵑四源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是村裡的民族服飾加工廠,不但能夠傳承少數民族文化,也為村民們提供了就業崗位,帶動著村民們共同致富。”

美好願景領航,服務相伴行遠程

走到車間門口,縫紉機發出的陣陣聲響盤旋在耳邊,工人們有的在忙著穿針引線,有的在忙著制作花邊。車間員工楊會一邊撥弄著老式織布機,一邊向稅務干部說道:“過去,隻能依靠傳統的工藝一針一線紡織,完成一件服飾,需要1個多月。如今,公司採購了新的紡織機,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圖為紡織工人正在紡織服飾。梅懷東攝

據了解,百裡杜鵑錦星村總人數1300余人,以苗族人口居多,佔全村總人口的89%以上。村裡的很多人都會手工制作苗族服飾,但都隻用於婚喪嫁娶,或重大節日盛典。近年來,為響應鄉村振興的號召,該村積極探索多元化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民族服飾等產業,通過成立百裡杜鵑四源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招攬村裡具有刺繡基礎的婦女,邀請專業老師進行統一培訓后正式上崗,產品銷往周邊縣區。目前公司具有7名固定繡娘,其余的繡娘將原材料帶回去加工,按件計算薪酬,每個月可以掙3000-5000元不等。

圖為管理人員楊會向稅務干部介紹苗族服飾的圖案意義。梅懷東攝

自百裡杜鵑四源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成立以來,百裡杜鵑管理區稅務局秉持著精細服務納稅人的理念,多次組織稅務干部上門送政策、解難題,輔導該公司財務人員使用開票軟件,為企業宣傳新的組合式稅費優惠政策、銀稅互動等優惠政策及便民舉措,為該公司的發展注入稅力量。“公司的發展離不開稅務部門的扶持,隻要出台新政策,稅務干部便會把政策送上門。下一步,我們將借助稅惠力量把苗族服飾轉化為旅游產品,探索直播帶貨的方式,讓我們的苗族服飾走出大山,讓更多人知曉民族服飾,傳承苗族文化。”該公司法人楊桂芬如是說。

圖為管理人員楊會正在向稅務干部介紹紡織的產品。梅懷東攝

倡導民族團結,稅收宣傳聚合力

為帶動更多類似民族企業發展,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百裡杜鵑管理區稅務局以第31個全國稅收宣傳月為契機,結合各地少數民族語言、文化、習俗等特色,多次組織稅宣服務隊深入集市、村寨、農戶等地,先后到大水彝族苗族布依族鄉、沙廠彝族鄉、金坡鄉錦星村等地設立“流動稅務驛站”,開展稅法宣傳活動,向各族同胞們稅費優惠等政策,解答涉稅疑問。

圖為稅務干部正在向工人了解紡織工藝。梅懷東攝

以實際行動筑牢民族團結生命線,用精細服務打造民族團結示范區。經過努力,百裡杜鵑管理區稅務局共開展稅收宣傳“入村”、“入企”活動36次,發放宣傳手冊3500余份,普及群眾4000余人次。在全局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國家稅務總局貴州百裡杜鵑管理區稅務局榮獲畢節市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

百裡杜鵑管理區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李杰表示:“百裡杜鵑管理區稅務局將充分發揚民族團結示范引領作用,堅持以少數民族納稅人繳費人的需求為導向,針對民族特色企業,推出符合各少數民族同胞及其企業發展的便民辦稅新舉措,描繪好民族團結與稅收事業發展的美好畫卷。”(楊宇、秦雨荷、謝宏博)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关知识

百裡杜鵑管理區稅務局:稅收助力民族文化產業“錦上添花”
花卉產業綻放公園城市
集鏈成群建設世界一流花卉產業
江西上栗:傳承非遺民俗擦亮花炮文化品牌
楊凌農科之花盛放“一帶一路”
世界花卉大觀園“年花豐食大集”正月初一開市
北京花卉交易中心花卉産業多維發展 豐臺用“花卉+”點綴花園城市美好圖景
“鮮花經濟”悄然綻放
雲南31種有自主知識產權雲花新品種花卉亮相
“拍花”拼手速,種花看屏幕

网址: 百裡杜鵑管理區稅務局:稅收助力民族文化產業“錦上添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725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牡丹画延伸产业链 盛开
下一篇: 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破200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