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年轻的博士研究生、广东仲凯农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王英强及其导师张奠湘、陈忠毅研究员在最新一期出版的国际权威杂志《Nature》431期(2004年9月2日)发表研究论文,报道自然界新发现的一种自花授粉机制:花粉滑动自花授粉。这是华南植物园首次在国际最高等级的自然科学刊物发表科学论文,已引起了广大植物学家们的密切注意和广大读者的极大兴趣。
经过长期的野外观察和研究,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系统演化中心博士研究生王英强及其导师张奠湘、陈忠毅研究员在我国广东、广西的亚热带季雨林中的姜科植物黄花大苞姜中发现了一种新的自花授粉机制:花粉滑动自花授粉。
据了解,黄花大苞姜是我国特有的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华南的广东广西,生长在高度潮湿的林内石壁或山沟瀑布边石壁上,花果期为5-8月,花期内,通常每天每花序只开一朵花,酷似兰花的黄色花朵在自然状态下开放2天,花在第二天下午15:00以后开始凋谢,花凋谢后约20天蒴果即成熟开裂。
根据作者的描述,大约早上6:00-6:30时,黄花大苞姜的花开放,花药的花粉囊同时开裂.刚开裂时,油质液浆状的花粉从花粉囊溢出成球形,然后很快铺满于花药面,慢慢流向柱头,约在当天下午15:00开始到第二天早上7:30间,花粉陆续流到柱头的喇叭口,实现自花传粉。
据介绍,黄花大苞姜适应于花粉流动的自花授粉机制在花的形态和开花特征上都有所变化。花粉成油质粘液浆状,由粘丝连接成链珠状。花粉粒表面光滑并延长成长椭圆球形。柱头呈扁喇叭形,其中与花药紧贴面凹陷,较其他地方位置低,有助于花粉浆团流入其中.柱头上和花药面均长有毛,朝向柱头方向,有助于引导花粉浆团流向柱头。
“花粉滑动自花授粉”机制的是适者生存法则的生动演绎,是黄花大苞姜长期适应其高度潮湿缺乏传粉昆虫的生境的结果,这种另类的繁衍方式可能同样存在其他生长于相似环境下的植物中。 这一发现,对研究有花植物繁育系统的演化及其对环境的适应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自然》杂志报道华南植物园专家“新发现”
一种全新的自花授粉机制——“花粉滑动授粉”
华南植物园供稿
相关知识
探究豌豆的授粉方式(豌豆的自花授粉机制及繁殖特点)
茄子的授粉方式是什么?(探究茄子的自花授粉机制与繁殖生态)
中国野生花卉资源的研究现状及展望(101页)
科学网—那些异乎寻常的自花授粉方式:《植物学》停课不停学(十三)
番茄团队揭示番茄从异花授粉向自花授粉演变的分子机制
君子兰自花授粉好么?
花的结构与授粉方式.pptx
花卉植物如何进行授粉?授粉技巧有哪些?
大豆授粉方式的探究(揭开大豆繁殖之谜)
学会给花卉植物授粉的技巧,都不用买种子,每年都能播种繁殖
网址: 《自然》:新发现的自花授粉机制——花粉滑动授粉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73505.html
上一篇: 黄芩种植条件及适应区域(黄芩的生 |
下一篇: 探秘黄鼠狼:自然界的小猎手与都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