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湿度与人体舒适度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2011-01-24
分享到:
评定人类生活环境的优劣,相对湿度是一个举重若轻的指标。一般来说,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80%的地区被认为是“潮湿地区”,而小于50%的地区则被视为是“干燥地区”,人们在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具有与当地气候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如生活在西双版纳地区的人,普遍住在被称为“空中楼阁”的高腿小竹楼里,是为了减少或避免地表潮湿气体和蚊虫叮咬的困扰。而生活在陕北和新疆等干燥地区的人,一般住在窑洞或土窝子里面,是为了适应空气湿度小、风大、沙尘暴多等恶劣气候环境。气温和湿度是决定人们感觉舒适的两个重要气象要素。人们常说的天气闷热,就是气温在30℃以上,相对湿度大于70℃时人们的感觉。相对湿度大时,人的皮肤蒸发量小,有利于皮肤保湿,生活在潮湿地区的人们皮肤相对较好,就是这个原因。而过于干燥的空气会对人的呼吸道黏膜刺激较大,有呼吸道疾病的人要注意湿度的变化情况。由于冬季天气风干物燥,人体着装上带有大量静电,这些静电对人体健康有着负面影响。另外,在季节转换中,人们对气温和湿度变化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秋季由于气温和湿度急速下降,是心脑血管、中风、感冒等疾病的易发期,所以有人把秋天称为人体的“多事之秋”。
湿度大时,很多食品容易发霉,香烟和茶叶容易变味,这是由于霉菌在作怪。霉菌的生命力极强,当气温在25℃~30℃,相对湿度在80%~95%时最适宜它生长繁殖;霉菌在物质上一旦繁殖起来就会使物品发霉、腐烂。湿度小时,木材要出现收缩现象,许多家具就会产生裂纹、开胶等现象。
总之,适宜的相对湿度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倡导“绿色”安康的重要内容。它能够起到预防疾病、养颜护肤、调整温度、消除静电等作用。实验测定,在各种条件下,环境的适宜相对湿度为:人体舒适: 45%~65%;有利于防治疾病: 40%~55%;家具、乐器: 40%~60%。
(来源于2011年1月24日《中国气象报》 作者:吴晓芳)
相关知识
广场和草坪夏季微气候及人体舒适度研究
温度和湿度:影响人体舒适度的最大CP
基于微气候舒适度的公园休憩空间景观优化
什么是土壤相对湿度
温度与相对湿度、绝对湿度、饱和湿度的关系
在线计算器: 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相互换算计算器
花卉与人的生活
风景园林空间小气候实测及适应性设计研究
花与人的性格
花香与人身体健康的关系
网址: 相对湿度与人体舒适度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73609.html
上一篇: 增加湿度的植物 |
下一篇: 湿度如何影响人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