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乡村振兴大潮中,有一些地方因其突出的产业发展而脱颖而出。位于长治市上党区的白家沟村,以樱桃种植等现代农业为支柱,正在谱写属于自己的致富篇章。2月6日,正值农历新年初九,白家沟村的大街小巷洋溢着节日的欢愉,温室大棚里的樱桃树迎来了盛花期,洁白的樱桃花竞相绽放,为春节增添了浓浓的春意。
白家沟村的樱桃花绽放,不仅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更是这一年产业发展的一个良好开端。村党支部书记宋泽平告诉记者:“这5座温室大棚的樱桃预计能带来30万元的收入。”这不仅是樱桃本身的魅力体现,更是白家沟村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结果。
近年来,白家沟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探索出以樱桃种植、大棚蔬菜和生态养殖为主的产业链,先后成立了农泰种植公司、众兴泰合作社以及绿欣源合作社,推动产业合作向更大规模发展。其中,村里首度推广的百亩万株国华全红梨树经济林已经初见成效,310亩的大樱桃基地、100亩的养殖基地与220亩的小米基地正在为村民的富足带来新希望。此外,村内还建设了40座蔬菜大棚、25亩生态鱼塘以及5200平方米的养殖场,让每家每户都能通过不同的方式,享受到“产业饭”的丰硕成果。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白家沟村的经济状况正在向好发展,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300万元,经营性收入更是超过了70万元,展望2023年,收入势必还会更上一个台阶。宋泽平自信满满地表示,这一系列的经济数据背后,是新兴产业培养出来的强大基础。
在白家沟村,韩泽清也是个不可忽视的参与者。作为村里樱桃种植园的负责人,韩泽清在早期就选择加入合作社。他最初只是单打独斗,主要以种植蔬菜为生,但是当得知村里有意成立合作社时,他毫不犹豫地投入了4万元的资金,成为了合作社的一员。为了降低风险与压力,他还将自己的土地进行了流转,光是土地的流转费,每年就能带来近5000元的收入,而合作社的分红则让他的收入更上一层楼。
白家沟村通过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与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无限的动力。这一发展模式也成为上党区学习与应用“千万工程”的一个缩影。在这个拥有独特地理条件的地区,交通便利、土壤肥沃的优越环境为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上党区坚持“六品六化”的标准,推进乡村全面发展,力求让农业更强大,让农村更美丽,让农民更加富裕。
白家沟村的改革和发展,既是新时代农村精神风貌的体现,也是对经济学理论的成功实践。村民们通过积极参与合作社,不仅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具体而言,村民们不再只是被动的受益者,而是经济活动中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形成了“村中有企、企中有村”的良性互动局面。
可见,白家沟村的乡村振兴之路,表明了集体经济和合作社在农民增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单打独斗到合作共赢,这样的转变不仅提升了经济效益,也在观念上促使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希望未来,白家沟村能继续秉持这种合作精神,拓展更多元的产业发展道路,实现更高水平的乡村振兴。
综观白家沟村的经验,值得全国其他农村推广学习。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更需要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与特色农业进行相应的探索。未来,农业与农村的融合发展,将是乡村振兴的主旋律,而白家沟村无疑在这条路上走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相关知识
新春振兴:白家沟村通过樱桃产业实现乡村富裕
乡村振兴 | 樱桃花开产业兴,小樱桃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九寨沟县七里村:小樱桃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勉县人大常委会精准发力倾情帮扶吴家湾村乡村振兴建设
乡村振兴看产业丨七里河百合“育”出富裕乡
石家庄鹿泉:“小樱桃”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大产业”——中国新闻网河北
七星关区杨家湾镇:樱桃“花经济”与“果经济”为乡村振兴添“新动能”
埇桥区夹沟镇:菊花基地种苗忙乡村振兴产业兴
方山积翠镇后则沟村:山楂 樱桃两手抓 绘就乡村富民图
从“垃圾村”蝶变“花园村” 放牛村以生态经济种出乡村振兴“幸福果”
网址: 新春振兴:白家沟村通过樱桃产业实现乡村富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742933.html
上一篇: 樱桃花开产业旺 乡村振兴一路“红 |
下一篇: 智慧农业赋能大樱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