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园林设计】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植物选择与设计

【园林设计】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植物选择与设计

海绵城市建设的五大基本要素包括坡度、土壤、地下水、给排水设施和植物。植物能够收纳及净化雨水,是解决雨水面源污染和水体储存循环的关键一环。在城市雨洪综合管理系统中,植物更是海绵城市中收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地选择与配置植物是维持雨水设施性能长期有效的关键。雨水设施中的植物选择,要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的要求,充分考虑水分、淹没时间、场地尺寸等特殊条件,选择适合其生长环境的植物种类。此外,根据场地设计的目标与要求,还应从植物的平面布局、色彩、形态等方面进行配植设计,达到美化环境的景观要求。

一、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植物是天然的蓄水库,能够有效防止地表的水土流失,起到一定的蓄水作用。

植物的茎叶与根系,可以滞留和渗透雨水,不仅可以减少雨水径流量、减缓雨水流速,还可以净化、滞纳雨水中的污染物,这是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基本调节作用。

二、海绵城市中的植物选择与设计

合理的植物选择与设计是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能够长期有效地发挥其功能的关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中的植物选择不同于常规的植物选择,除了要考虑景观功能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考量植物在特殊环境下的生长状况以及在雨水设施中的特殊功能。海绵城市中植物选择与设计的总体目标是:构建雨水设施稳定的植物群落,使之符合生态和审美的双重要求。

河南鹤壁淇河实景

(1)遵循场地条件,合理筛选植物

根据项目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降雨条件及土壤类型等自然条件选择植物种类。如北方冬天融雪剂的使用,容易使径流内盐的含量升高,因此对耐盐植物的选用尤为重要。

(2)根据设施条件,选择适宜植物

根据雨水设施的滞水深度、滞水时间、种植土性状及厚度、进水水质污染负荷等设施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耐淹、耐旱、耐污染、耐盐碱,并能适应土壤紧实等各种不利环境条件的植物。其中,可着重考虑对禾本科植物的筛选。该类植物种类多、分布范围广、抗逆性强、景观价值高、容易繁殖,是较好的雨水设施种植材料。

河北廊坊孔雀城实景

(3)优先选用乡土植物

优先选择适应场地环境的乡土植物,慎用外来物种,尽量避免选择入侵物种或有破坏性根系的植物。乡土植物对本地的适应能力强,维护成本低,构建的生态群落稳定。入侵植物容易给已经建立起来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冲击,给管理维护带来压力。

(4)丰富物种搭配,提高美学及生态价值

根据场地景观美学要求,结合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观赏特性,丰富物种搭配,提高群落稳定性,优先选用景观价值好、生态效益高的植物。

(5)结合场地周边条件,协调其他设施

海绵城市基础设施不仅自身环境条件复杂,而且通常与其他市政等设施有一定交集,或本身与市政设施紧密相连,常分布于道路、居住小区、公园等范围内。因此,植物的选择要充分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东莞金域松湖

三、不同类型海绵城市景观措施的植物选择

不同海绵城市景观措施的结构、功能及适用条件均有差异,对植物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1)绿色屋顶

绿色屋顶由植物层、种植土层、排水层、屋面防水层等组成。选择绿色屋顶的植物时,首先要考虑到植物根系的长度不能超过种植土层厚度。受屋顶的承载力和成本的限制,其种植土层厚度一般为10~30cm,因此需要选择根系较浅的植物;由于绿色屋顶位于高处暴露区域,因此所选择的植物需要具备较强的抗风能力;为了尽量减少对植物的浇灌和维护管理,应尽量选择生长健康、抗旱能力强、不需经常修剪的抗性较强的植物种类。

法国鲁昂车辆维修技术学校的波浪绿色屋顶

(2)植被浅沟

植被浅沟需要选择有一定抗雨水冲刷能力的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植株过高则会由于雨水冲刷而引起倒伏现象;选择根系发达的植物,有助于净化污染物及加固土壤,防止水土流失;选择能承受周期性的雨涝以及长时间干旱的植物种类;选用易维护、覆盖能力强的乡土植物种类。植物的种植密度应稍大,可增加水流阻力,延长雨水径流在植被浅沟内的滞留时间。

深圳光明新区新城公园的植被浅沟

(3)下沉式绿地

下沉式绿地的下凹深度应根据植物耐淹性能和土壤渗透性能确定,一般为10~20cm。在不同下凹深度配植植物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植物的耐水及耐旱特性,优先选择根系发达、净化能力强且耐短时水淹、有一定抗旱能力的植物种类,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多种群落结构,形成季相变化丰富的绿地景观。

(4)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属于生物滞留设施中的一种典型的雨水设施。雨水花园在非降雨期间几乎是干燥的,其植物配置应结合进水雨水水质和水质净化目标,选用能有效净化污染源、既耐水湿又耐旱的草本及花灌木植物种类。雨水花园一般对景观效果要求较高,可优先选用本土植物,适当搭配外来物种。在试验驯化的前提下谨慎选用外来物种,既能提高花园中物种的多样性,又可避免物种入侵。根系发达、生长快速、茎叶肥大的植物能有效降解污染物质,是选择雨水花园植物的重要标准。雨水花园在降雨期间水体流动速度较快,因此要求所选植物拥有较深的根系,具有较高的抗逆性,能抗污染、抗病虫害、抗冻、抗热等。

不同植物的合理搭配可提高对水体的净化能力:可将根系泌氧性强与泌氧性弱的植物混合栽种,构成复合式植物床,创造出有氧微区和缺氧微区共同存在的环境,从而有利于总氮的降解;可将常绿草本与落叶草本混合种植,提高花园在冬季的净水能力;可将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搭配种植,提高植物群落的结构层次性和观赏性。

需要说明的是,雨水花园的植物选择,与景观设计、场地竖向条件密不可分。以美国俄勒冈州会议中心的雨水花园为例,该项目位于会议中心的延伸地带,不仅巧妙地解决了雨水排放和过滤的问题,同时还创造了优美的景观环境空间。

俄勒冈州会议中心雨水花园由叠水体系、石材体系、植物体系三大体系组成。

(5)雨水湿地

雨水湿地分为蓄水区及植被缓冲区,应根据设计水深和水体污染物的净化目标选择相应的植物种类。蓄水区要选择根系发达、净化能力强、抗水淹的水生植物,根据水深条件选择合适的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部分挺水植物。植被缓冲区为湿地水陆交错的地带,是湿地向陆地的过渡区域,处于土壤比较潮湿的环境,也可能周期性地被雨水淹没,适合种植一些根系发达、净化能力强的沼生、湿生植物,在岸际可点缀喜水湿的乔灌木。

贵州绥阳洛安江湿地公园

文科园林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文章版权所有,若需转载,请来电联系。欢迎点击www.wkyy.com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重庆海绵城市植物选择与景观应用探讨
海绵城市的意义模板(10篇)
海绵城市的成效汇总十篇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雨水花园水景设计
景观花境植物的营造设计运用与施工研究
海绵城市导向下西安中小尺度绿地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浅谈园林设计的过程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
对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探讨.doc
海绵城市的措施范例6篇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创新

网址: 【园林设计】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植物选择与设计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7491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校园绿化、景观建设规划
下一篇: 浅谈图书馆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