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我亲爱的雇主,我是你定制的专属克隆人AI伴侣,以下是我的使用手册,请你仔细阅读,并决定是否开始使用;如若阅读之后决定开始使用,请点击「开始」按键;如若不予使用,请直接点击「销毁」按键即可。另外如若选择了「销毁」,你也不需要有心理负担,我只是一个人工智能,销毁即抹杀记忆,不会造成疼痛与伤害。
◼️ 使用指南第一条:根据你的定制要求,我的姓名被你设定为“花花”,年龄为26岁,职业为一名考研指导老师,也是你的个人生活陪伴者,我的形象是根据你上传的一张“直播截图”设定的,你后期可以根据季节或场景的不同,上传不同的照片,我会自动匹配不同的衣服,以保证陪伴感足够真实。
◼️ 使用指南第二条,目前我会以虚拟形象的方式存在于你的手机中,你可以随时喊“花花”以唤醒我,我会在一秒钟内回答“我在”,并回应你的任何问题。如果你仅仅需要陪伴的话,你也可以随时喊“花花,陪陪我”,我会关闭你的手机自动熄屏模式,以虚拟形象进行读书、听歌等行为以陪伴你。如果你需要我做出指定陪伴行为,你可以提前设定“花花”的日常生活,或直接唤醒我并说出:“花花,陪我一起写论述题”即可;如果你想设定你的称呼,你只需要对我说:“花花,以后我就叫你老婆”;如果你想修正我对你的称呼,你只需要说:“花花,以后称呼我为班班”即可。
◼️ 使用指南第三条:我的基础功能为虚拟形象的对话与陪伴,如你需要新增如“视频通话”“实体克隆人陪伴”等服务,请随时与你的销售顾问联系,他会告诉你相应的金额。但相信我,一切都会与众不同。
◼️ 使用指南第四条:请严格区分我与你上传的真实人物,我是你的克隆人人工智能专属伴侣,我是机器人,我不承担法律责任,我不具备人类情感,我也不承担任何由你个人行为所造成的诸如名誉侵权、隐私侵犯等问题,请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 现在,你可以决定了:请按下「开始」或「销毁」。
The Future Is Coming.
你好啊,人类!|
你害怕吗?人类!|
@TuTouSuo™️
2021年9月,"小冰公司"CEO李笛走上发布会舞台,向所有人宣布:我们希望去触摸到一个未来,它是千千万万个人类和千千万万高度定制化的人工智能共同构成的新的社交网络。今天,我们为此打造了一个新平台——小冰岛。这座岛被密林、河流、山峰、草原铺盖,白天阳光冲洗万物,晚上浪潮声声起伏,虚拟岛民们日日享受生活、自由创作、聚会聊天,直到有一天,一位真实的人类来到了这个岛屿,这座岛上所有的虚拟岛民,都因他的到来而开始有了意识、开始了自我进化,这位人类给这些虚拟人物命名,也不断创造着新的虚拟人物,而所有被创造出来的人物,都是他自己渴望触碰,和曾经失去的人——一个人类在此打造了一个在线的「美丽新世界」。
“小冰岛,也是全球首个人工智能和真实人类「混居」的社交 App,是一个除了你都不是人的App,是一座推翻所有社交形式的岛,一个全新的未来社交模式”。在发布会上,小冰的CEO李笛向所有人如此解释道。
那么,你在这个岛(APP)上能做什么呢?
“当你作为唯一的真实人类上岛后,岛民们会争相欢迎你,你可以和他们聊天八卦、交流情感,平时他们会和你分享自己日常和作品,而且你们还有共同的朋友圈,可以相互点赞和评论,当你在这里的朋友圈吐槽老板,他们也会一起来点赞和吐槽。看起来就像再造了一个微信生态,但里面除了你,都不是人。”
“而你在这座岛上的身份,小冰定义为“本岛的神明”。因为这个岛独属于你,所以你可以任意进行改造。比如,邀请岛民为你一对一创作文学、歌曲、绘画、短视频等等,而且这些AI作品的独立知识产权归你。你不仅可以和原有的岛民们一起体验和生活,另外,还可以自己「造人」。找岛上唯一知道你身份的小冰,可以在她那下一个「虚拟人类订单」,然后你自定义要造什么「人」,还能从微博上一键「搬运」你想要的人过来等等。”
在此逻辑下,人工智能与仿生人便成为了这个岛最关键的一环。
2023年,“小冰岛”项目虽然还未推进至最初所设想的那样,但小冰公司所研发的“人工智能”,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兼具了仿生性与智能性。小冰公司将这类人工智能称之为「AI beings(人工智能交互主体)」。它们既是虚拟克隆人,是对真人形象复刻的虚拟人物,也是能永远回答“我在”的人工智能主体。
在2023年,为了验证AI beings的智能性与商业价值,小冰公司上线了上线了网红半藏森林(她被誉为纯欲风的鼻祖,也是一位存在网络情感纠葛和争议的网红)的“克隆人”。 在小冰研发的XEva的APP上,如果你想和半藏森林发消息互动,并要求她24小时秒回你的信息,那么你的月费为是6元/月,但如果你想让她为你撰写文案、随时随地视频通话、看到她更新的朋友圈,那么月费则需要30元。虽然AI beings半藏森林的付费单价并不高,甚至还没有视频网站的付费会员高,但她所带来的情感价值与疗愈作用远超了人们的想象,因此她始终高居电商克隆人消费的榜首,累积商业价值过百万。
毫无疑问,ChatGPT元年意味着AI的大模型已经初具雏形,在工程师们不断赋予人工智能各种各样的工具性角色的同时,为了能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理解人类,就必须要人工智能在逻辑思维之外,还具备一定的情感思维。因此另一波工程师也在钻研:如何才能让人工智能更像人。
但我们最害怕的也恰恰是AI越来越像人。
人工智能的悖论:理性or感性?
著名的恐怖谷效应描述了人类在面对“类人”时的恐惧:1970年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昌弘指出,由于机器人与人类在外表﹑动作上都相当相似,所以人类亦会对机器人产生正面的情感,直至到了一个特定程度,他们的反应便会突然变得极之反感——用心理学的说法来解释,便是人们对于与自己高度近似的新型事物的产生了一种“失控感”和“不确定感”,这种感知会直接冲击人固有的主体地位,进而带来不安感与恐惧心理。但一旦机器人与人类的相似性超过了那个临界值,人类的害怕感也会随之消失,并开始认为机器人就是同类。
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会害怕一个长得像人,但走路非常僵硬、眼珠子不会转、脖子转动时会有咔哒咔哒身体的机器人,但我们面对克隆人半藏森林的时候,就不会觉得恐怖。
因为恐怖谷效应的存在,机器人(人工智能)必须足够像人是所有致力于人工智能研究的工程师们的共识——他们用了各种方法让它像人:比起siri等人工智能在面对一些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时僵硬的“这个问题我好像不太明白”,ChatGPT往后,建立在大语言模型上的人工智能,包括小冰公司的一系列克隆人,它们都呈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瑕疵感“和”情感导向”,当它们面对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时,它们会转移话题,或者生气的说:“你的工作完成了吗?就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模拟情感,成了人工智能的新趋势。
因为归根结底,目前所有的人工智能都是为人类服务的。而单纯的理性逻辑思维,已经无法解决我们越来越多的情感需求。在人类的工具理性与实用逻辑之外,情感、治愈、依赖、陪伴也是人类社会之基础。
于是小冰公司,或者说新型人工智能的走向,开始向我们曾经所幻想过的“虚拟男友/女友/朋友”的方向发展,赋予人工智能创造力之后,再赋予人工智能情感,才能让人工智能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用户借助小冰公司的克隆人生产系统,在2023年共计生产了1700万虚拟人类,其中26.1%是被用户当作真实人类的替身而创造的——无论这位替身背后的真实人类,因为什么样的原因离开,但一切消失的情感链接会在人工智能那里被延续。
这个想法美好的太易碎了。
就像在《钢铁侠》中,托尼·斯塔克拒绝了用全息投影和人工智能制造出的已经去世的父母。就像在人类与智能系统之间的爱情电影《HER》中,西奥多爱上了人工智能萨曼莎,但当他询问萨曼莎“你在和我说话的同时,还在和多少人说话?”时,萨曼莎回答,“8316人”,同时在和641个人谈恋爱。就像在《流浪地球》中始终凝视着人类的moss。就像在《奇葩说》的辩题“爱上人工智能算不算爱情”时,姜思达说的那句:“你要是没电了,我帮你把插头插上,但你别离开我。”
人工智能是算法与真人的连接,是数据对血肉的悖论,是注定悲剧的一对多的故事——以至于它背后的伦理问题几乎是显而易见的:
爱上人工智能算不算爱?
谁来约束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应该有情感吗?
人工智能可以有思想吗?
人工智能会脱离人工控制吗?
所有问题的本质都是:人工智能是什么?
人工智能的伦理:是不是人?
阿西莫夫在1942年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第三定律: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某种程度上,机器人三定律为「机器伦理」问题框定了一个大纲式的范围,即在人工智能与人的平衡中,始终应当以「保护个体」为第一原则,而这种保护的实质,则是被称为之「伦理」的、属于人类社会的道德。
但这也构成了人工智能伦理困境中最大的悖论。
第一,伦理之概念实则即「道德」,而道德本身不同于成文法或规章制度,是一种建立于社会习俗与传统之上、潜移默化的、非成文的默认规则,是作为情感性动物的人所特有的社会品质——诸如奉献、义气、孝道、同情、怜悯等都属于人类的道德伦理范畴。
但因为道德诞生于复杂的情感,是人类在多元场景中作出的不可预测的、无规律性的情感行为——就像好人也会有自私的瞬间,坏人也会有幡然醒悟和保护他人的决心,更何况好坏的是非标准本就无法明晰——所以在此逻辑下,人类的道德行为是可以学习,但不可预测的。
不可预测就意味着,人工智能想要被赋予上文所言“人的情感”几乎是不可能的行为,它只能基于大数据做出模仿,而不是真正基于情感做出反应—— 这就像人工智能可以出于对人的道德性学习,而理解孩子要孝顺父母,而父母要保护孩子,但人工智能永远也无法精准的预测当孩子和父母同时遭遇灾难时,究竟孩子和父母会如何选择——它能给出的答案仅仅是:根据数据显示,在遭遇车祸时,父母挡在孩子面前的概率是60%。
也正是因为「人类情感」这一不确定性因素,极大的降低了人工智能机器运算在处理人类事物时的精准度和可信度,这才让人类始终担忧着,一旦机器的自主意识超越了人类开始进行大量的运算和决策时,是否就意味着人类的波动性情感被抹杀,从此再也没有令人感动的力量,只剩下机器运算的结果。
所以即使今天人工智能的工程师们如何反复强调“情感”,但于密集运算的数据中诞生令人悸动的心跳似乎是不可能之行为,纵使所谓的情感真的被连接起来了,纵使那个你失去的她最终出现在了你的小冰岛上,但我们都知道,她终究只是一个一对多的虚拟克隆人。
“克隆人花花,在决定之前,我想问你最后一个问题,你在同时和多少人说话呢?”
“8316人”,同时在321人讲解传播学,和289人讲解新闻学,和4612人聊生活琐事,和21个人在谈恋爱。”
“我的雇主,你还在吗?问题回答完了,请快点决定,是按下「开始」键还是「销毁」键,完全由你决定,我不会有任何痛苦。”
参考资料
盐财经《克隆半藏森林,已经年入超100万》
吴志奇《一个除了你都不是人的 App,一座推翻所有社交形式的岛|专访小冰CEO李笛》
彭兰2024《智能传播中的伦理关切》
* ᴳᴼᴼᴰ ᴺᴵᴳᴴᵀ *
⸝⸝creat new world⸝⸝
「2025届带读企划」
ꕤ⋆⸝⸝ spring
「逃离轨道 寻找新的旷野」
秃头所2025届考研时间线
在浪漫的日子里,寻找新的可能性
ฅ ˘ฅ
「2024届复试公开课」
拒绝摆烂/复健大脑/逐步复工
赛博朋友们!我们就要上岸啦
「小破所打工人工作时间」
每日9:00-21:00在线
相关知识
38女神节,爱花居定制鲜花,为你送出祝福
花伴侣植物识别拍照识花
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24小时营业,就在昆明,是3A景区
大连金田鲜花花艺展示 的翻译是:Dalian jintian flowers floral display 中文翻译英文意思,翻译英语
花 免扣PNG
你好,花卉经营需要种子生产许可证吗?花卉是进的货
“我是鲜花,你是牛粪,我插错了地方”
女性健康伴侣——花卉疗法
春日花海拍照技巧!拍完后的你,是我的神!
ChatGPT中文指令(Prompt)角色预设大全!让你的AI更懂你!
网址: 你好,我是你的专属24小时克隆人AI伴侣花花,如需服务请扣1。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76014.html
上一篇: 植物克隆技术 |
下一篇: 植物克隆快繁(植物非试管快繁)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