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卉文化的三大传统:《诗经》由比兴引发的格物传统,《楚辞》中比譬香草美人的人格传统,以及主要由宋人发动的品鉴传统。然而有一个传统我们也应予以注意,那就是佛教传入后的象征传统,它的莲花图像俯仰皆是,五树六花也摇曳生辉,都具有象征功能。而《楚辞》的香草或梅兰竹菊虽有象征的意味,却主要是对君子的比喻。
以上草草涂抹的花卉史图式,若是和杰克·古蒂(Jack Goody)的著作 The Culture of Flowers (1993) 描述的轮廓比较,我们会看到,中国的品评鉴赏传统既强大又精妙,而西方由于宗教的缘故,则象征的传统极为坚韧,并且和中国偏重人格比喻的《楚辞》传统大异其趣。至于格物传统,17世纪末西方博物学兴起之后,它已融入了现代科学的知识世界。
本书译者孙净女士所奉献的这部著作不是讨论西方的自然史,而是阐发花卉象征,它以前拉斐尔派的艺术作品为...
(展开全部)
中国花卉文化的三大传统:《诗经》由比兴引发的格物传统,《楚辞》中比譬香草美人的人格传统,以及主要由宋人发动的品鉴传统。然而有一个传统我们也应予以注意,那就是佛教传入后的象征传统,它的莲花图像俯仰皆是,五树六花也摇曳生辉,都具有象征功能。而《楚辞》的香草或梅兰竹菊虽有象征的意味,却主要是对君子的比喻。
以上草草涂抹的花卉史图式,若是和杰克·古蒂(Jack Goody)的著作 The Culture of Flowers (1993) 描述的轮廓比较,我们会看到,中国的品评鉴赏传统既强大又精妙,而西方由于宗教的缘故,则象征的传统极为坚韧,并且和中国偏重人格比喻的《楚辞》传统大异其趣。至于格物传统,17世纪末西方博物学兴起之后,它已融入了现代科学的知识世界。
本书译者孙净女士所奉献的这部著作不是讨论西方的自然史,而是阐发花卉象征,它以前拉斐尔派的艺术作品为论述对象,涉及西方花卉文化的文学和哲学等多种方面,这些方面随着文化碰撞,有一些已融进我们自己的生活当中,如果想具体地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中花卉文化已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那么披阅一过,必定会从作者精彩的论述中获益。
作者黛布拉·曼考夫(Debra N. Mancoff):芝加哥纽伯利图书馆的驻馆学者。创作了20多部关于欧美艺术和文化的著作,长期以来对艺术家与花和自然的关系非常着迷,已在多部著作中探讨这个主题。作为《大英百科全书》的定期撰稿人,她于伊利诺伊州埃文斯顿市西北大学获得艺术史博士学位,曾任教于芝加哥艺术学院和威斯康辛州比洛伊特学院。著有《梵高的花》《莫奈的艺术花园》《象征植物》等。
译者孙净:波士顿大学东亚艺术史硕士,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博士候选人,独立艺术撰稿人。曾任职上海广电传媒主持人、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东亚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等。参与深圳水墨论坛、上海双年展、西岸艺术博览会等。主要作品:《九畹遗韵》《植物学的艺术西方植物图谱》《花语:前拉斐尔派的花卉象征》。
主编范景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艺术的故事》译者。够了。
序(范景中)
导论
闭锁之园
维多利亚女王和亚瑟王子
修女的沉思
提香准备他的第一堂色彩习作
· · · · · · (更多)
艺文观丛书(共2册), 这套丛书还有 《王安忆的浙大文学课》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45.99元
78.00元
怀抱着对拉斐尔前派展现人与自然之美的喜爱买下了这本书,掩卷对此书和艺术运动都相当失望。前者文字内容浅显,不过是带有一二轶闻的绘画目录(翻译水平也较次);后者是以男性的凝视将女性物化到了极致,毫无进步之风,简直迂腐。探究美背后的缘由,反而令我觉察到自身的审美是如何被塑造和驯化的,要挣脱它!
怀抱着对拉斐尔前派展现人与自然之美的喜爱买下了这本书,掩卷对此书和艺术运动都相当失望。前者文字内容浅显,不过是带有一二轶闻的绘画目录(翻译水平也较次);后者是以男性的凝视将女性物化到了极致,毫无进步之风,简直迂腐。探究美背后的缘由,反而令我觉察到自身的审美是如何被塑造和驯化的,要挣脱它!
> 更多短评 14 条
我要写书评相关知识
花之语:拉斐尔前派绘画作品的花卉象征意义
象征主义绘画中的“繁花”
西方名作中的花卉简史
冬日花卉的花语——绽放寒冬的美丽(冬日花卉的花语及其象征的意义)
梅花的花语是什么?梅花的寓意和象征
玫瑰花的花语是什么?玫瑰花的寓意和象征
出生花语:揭秘花卉象征不同出生日期的意义
凤仙花的花语和象征
西方名作中的花卉简史篇
荼蘼的花语是什么?荼蘼的寓意和象征
网址: 花语:前拉斐尔派的花卉象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76393.html
上一篇: 山茶花花语 |
下一篇: 鸢尾花的花语及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