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白玉花卉纹碗鉴赏--太古文化谈收藏

白玉花卉纹碗鉴赏--太古文化谈收藏

汉白玉是一种名贵的建筑材料,它洁白无瑕,内含闪光的晶体,晶莹透亮,质地坚实而细腻,易于雕刻,古往今来均为名贵建筑的原料,成为千百年来皇宫王府庭院雕刻石材的首选。汉白玉色泽呈乳白色,清雅纯净,却富有贵气,以独有的魅力触动了世人的神经,颇受人们喜爱。

关于汉白玉名称的由来,人们众说纷纭。相传从中国古代起,多用这种石料制作宫殿的石阶和护栏,被历代人人墨客诵吟诵唱,所谓“玉砌雕栏”华丽如玉,所以称作汉白玉;也有一种说法是,从我国汉代起就用这种宛若美玉的石材修建宫殿,装饰庙宇,雕刻佛像,点缀殿堂。因为是从汉代开始使用这种建筑材料故称汉白玉;还有一种说法是汉白玉的“汉”字本应就是流汗的“汗”,汗字代表了汉白玉最鲜为人知的一个特征,真正的汉白玉,并非真的洁白无瑕,而是洁白中隐藏着浅浅的纹路,就像是出汗的印记一样。当然,最为大众接受的说法是我国从汉代开始就使用这种洁白无瑕的美玉来做建筑材料,人们就顺口称之为汉白玉。

从中国古代起,就开始用这种石料制作宫殿中的石阶和护栏,所谓“玉砌朱栏”,华丽如玉。故宫、天坛、天安门金水桥等经典建筑都有大量使用汉白玉做石材,宫内的宫殿基座,石阶,护栏都是用汉白玉制作的。现如今,汉白玉也常用于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等和国家大师级雕刻艺术品上。汉白玉历经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可见其魅力之大,价值之高。

相传,早在清代,赏石藏石之风盛行,乾隆帝对奇石、玉石、园林非常崇尚,并雕刻建设了大量汉白玉雕件、汉白玉摆件、汉白玉狮子、汉白玉花几、汉白玉圆桌、汉白玉花台、汉白玉将碗罐等,而近几年来流传下来的汉白玉作品的市场行情越来越好,拍卖成交报价屡创新高。特别是近几年伴随着圆明园流散文物的回归,触发了国人灵敏的神经,藏于挪威卑尔根KODE博物馆的7根圆明园汉白玉石柱致使国人对汉白玉的极度注重,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花1000万挪威克朗相当于160万美元买7根石柱,此举令人惊叹的同时,也让人又一次看到了汉白玉的价值所在。

规格: 重:213g 口径:11cm

此碗给人眼前一亮之感,深圳太古文化公司经理向笔者介绍,“这件洁白如玉的汉白玉碗,像玉石一样润滑细腻。这种材料的汉白玉,从古到今都极为少见。器身上的纹理极为优美,浅浮雕手法层次分明,线条看似简单,但粗中有细主次分明,流畅而生动;深浅适度的刀法把缠枝花朵叶脉刻画得栩栩如生,呈现出自然奔放、热情活泼的艺术效果,仿若一幅画卷,美得动人心魄。”

气质高雅、富贵;器型庄重、典雅;取材上乘汉白玉,石质细腻温润,琢工精细。从碗的造型和纹饰来看,风格古朴不失典雅,刻板而不失生动,是不可多得的汉白玉艺术品,其艺术精髓和设计理念彰显古人智慧之精华。极具历史、工艺、美术及收藏价值。让人看后爱不释手,为藏品之顶极,世间少有。

当你目光凝视,它温润柔和;当你以肌肤触碰,它坚质清凉。它犹如一位具有无限“正能量”的挚友,时刻感觉悠然自在、清新愉快。对于中国人而言,它有着与生俱来的优雅,既秉赋天地之灵,又承载智慧的结晶。从古至今,它自然流畅并含蓄深刻地记录着中华文化每个继往开来的历史阶段。御宝轩征集到的此件作品充分体现了乾隆时期的审美趣味,是当时汉白玉碗的杰作。且出自大师之手,其纹理极其优雅大气,是皇室御用之物象征。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用玉史与造玉史。清代琢玉的规模、产量、种类,在中国古代玉雕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其工艺水平集历代工艺之大成,掀起了中国古代最后一个造玉高潮,它艺术成就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乾隆时期”。而我国从2000多年前就发现了汉白玉这么高洁素雅的原料,利用这种优质原料进行雕刻的艺术创作,也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正因为乾隆时期的玉石文化盛行之分,使得这时期的制造雕刻技术也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当前乾隆时期汉白玉堪称汉白玉市场上的一大霸主,相对于其他时代的而言,乾隆时期的汉白玉“天价”频出,可见在收藏家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值得收藏。

本报讯(太古(太合)国际玉器部)有幸在资深藏家手中征集到此精品【了解清乾隆汉白玉碗或参与竞投此拍品E-mail:wuruzhan@sina.com】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白玉花卉纹碗鉴赏--太古文化谈收藏
鉴赏康熙青花狮子花卉纹碗
大清雍正年制黄釉地粉彩描金花卉纹花口赏碗
青花花卉纹碗历年拍卖成交记录
迪拜金字塔精品推荐:青花花卉纹碗(元)
青花缠枝花卉纹碗
花卉鉴赏与花文化 )
瓷器收藏分享之鸡心碗·匠心独运的瓷艺瑰宝!
花卉鉴赏与花文化)
胭脂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纹碗

网址: 白玉花卉纹碗鉴赏--太古文化谈收藏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7704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发现和彼岸花双胞胎——神秘的红蕊
下一篇: 中国十大名花兰花绘画一绝,韩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