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毒病的有效防治方法现在病毒病的危害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发病病毒种类越来越多,常见到的有厥叶病毒,花叶病毒,条斑病毒,银叶病毒,黄化病毒,等几十种,而且混发的现象日趋严重。当前如何解决植物病毒病,是目前农业生产中非常紧迫的问题。植物病毒病的解决也是农民增产增收的保证。一、病毒病的发病原因(1)传染源(2)传媒(3)高温(4)干旱(5)光照过强(6)品种本身的原因二、预防措施(1)切断传染源,措施:种子消毒,接种抗毒免疫剂。选择无毒种苗。利用茎尖脱毒克隆方法繁育种苗。(2)消灭传媒,做好蚜虫,白粉虱等害虫的防治工作。(3)尽量控制好温度,最高温度应控制在32度以下,如温度过高,就要采取措施,地面要经常浇小水,叶面多喷喷抗毒免疫剂或灌根。(4)避免干旱,小水勤浇。要控制合适的湿度。(5)夏天光照强时要进行适当遮光。(6)增喷抗毒免疫剂,中药及生物的为最好。(7)选育抗病毒品种(8)改进栽培措施,选择先进的有机栽培模式。增强本身抗病毒能力。三、治疗措施(1)种子用脱毒剂进行处理,磷酸三钠10倍浸泡10分钟,或高猛酸钾100倍浸泡,或抗毒免疫剂100倍浸种10分钟,冲洗干净后播种或催芽。(2)用无毒无菌无虫卵基质育苗。(3)要尽量用有机栽培模式,利于根系发育,提高本身抗病毒能力(4)出苗后接种抗病毒疫苗三次以上。(5)移栽后定期喷洒抗病毒疫苗或制剂。(6)冲施肥要以天然有机肥为主,用生物发酵好的肥料,厌氧菌或放线菌类有益防腐微生物为最好,养根壮根,提高产量的同时提高其抗病毒能力。关于植物病毒病植物病毒对寄主的危害,素有“植物癌症”之称,防治上十分困难。病毒在侵染寄主后,不仅与寄主争夺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而且破坏植物的养分输导,改变寄主植物的某些代谢平衡,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致使植物生长困难,产生畸形、黄化等症状,严重的造成寄主植物死亡。为了有效地控制植物病毒病,人们采用了各种措施,包括轮作、种子脱毒、病毒间的弱毒株系交叉保护、抗病品种的选用、传毒介体的控制及化学农药的使用等,近年来转基因植物抗病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但这些措施还不能有效克服病毒的危害,且化学农药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危害,在当前大力提倡绿色食品和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加强植物病害的综合防治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已成为植保工作者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能开发出有效控制病毒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抗病毒药剂,研究人员不断寻找和筛选天然的生物源抗病毒物质。目前,国内外已报道的天然抗病毒活性物质种类很多,有的已形成产品,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改变耕作制度,加强栽培管理,,可以减少病原积累,防止病害严重发生。。,因为苗床上的病株,可能成为大田发病的重要毒源。因此,要尽力保证幼苗不生病或少生病,加强田间栽培管理,提高植物抗病毒病的能力,铲除田间地头杂草,拔除病株以除掉毒源,及时治虫防病,也能减轻病害。二、种植抗、耐病品种采用抗病和耐病品种可以经济有效地防治和减轻病毒病的发生。多数抗病品种可以抵抗病毒复制和扩散,有些蔬菜可以抗传毒介体。三、防治传毒介体大多数植物病毒病是通过介体传染的,因此,防治传毒介体是防治植物
植物病毒病的有效防治方法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知识
植物病毒病的有效防治方法
植物病毒病的综合防治
识别和防治花卉病毒病方法
菜花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花卉病毒病的综合防治.pptx
花椰菜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花卉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
花卉遇到病毒病和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花卉病毒病的综合防治
植物病毒病的详解,如何防治?
网址: 植物病毒病的有效防治方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81228.html
上一篇: 樱桃病毒病防治方案 |
下一篇: 怎么防治辣椒花叶病毒病,播种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