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技术】哈密瓜病毒病防治技术

【技术】哈密瓜病毒病防治技术

新疆吐鲁番是众所周知的葡萄干主要产地,但除了葡萄之外,支撑当地农业的另外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就是哈密瓜。

由于吐鲁番特殊的气候条件,当地哈密瓜一年可种植两茬,且秋茬哈密瓜是当地种植户的主要收入之一。因此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保证收入的前提,但在秋茬哈密瓜种植过程中,最容易感染病毒病,严重时导致植株出现生长停滞、化瓜、僵瓜、黄化死苗等情况,严重影响哈密瓜的产量和收益。下面我们就哈密瓜病毒病主要类型及特点进行简单介绍。

危害症状:

哈密瓜病毒病主要分为花叶型、坏死型及黄化型三类。

花叶型:表现为黄绿相间的花叶,上部叶片先发病,初期顶部叶片呈深绿和浅绿色相间的斑驳花叶,后叶片畸形皱缩,逐渐变小,叶片表面凹凸不平,新生茎蔓,节间缩短,萎缩扭曲,病株矮小,坐瓜少且小或不坐瓜。

坏死型:分为两种:HmNV侵染后叶片上出现圆形坏死斑点或停滞生长、矮缩;HmVNV侵染后产生锈色病斑,四周具褪绿晕环,病斑与叶脉相连变成锈色网斑,逐渐坏死。

黄化型:在叶片初期表现为不明显的褪绿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发生,褪绿小斑点扩大,汇合导致整个叶片黄化,且叶片变厚,叶脉突出,叶缘呈锯齿形,植株矮缩,节间缩短。一般从基部或中部叶片开始褪绿,黄化,逐渐向上扩展,严重时整株黄化,但叶脉仍为绿色。在果实上表现为糖度降低,重量减轻。

发病规律:

哈密瓜上发生的主要病毒病类型有:黄瓜花叶病毒(CMV)、西瓜花叶病毒2号(WMV-2)、甜瓜花叶病毒(MMV)、南瓜花叶病毒(SqMV)、哈密瓜坏死病毒、瓜类褪绿黄化病毒(CCYV)等。

病毒病主要通过种子带毒和蚜虫、白粉虱接触传毒。农事操作,如整枝、压蔓、授粉等接触也会传播病毒病。高温、干旱、日照强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蚜虫、白粉虱的繁殖和迁飞,蚜虫、白粉虱发生重的年份病毒病发病也重;肥水不足、管理粗放、植株生长势衰弱或邻近病毒病较重的瓜、菜作物,也易感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从无病株上选留种瓜,品种不同抗病毒能力不同,种植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宜的抗病品种,避免种源带毒的情况发生。

2、育苗移栽避开发病期:直播哈密瓜在开花坐果期对病毒敏感,且与病毒病的流行期相吻合。采取适时早播、大苗移栽或覆膜栽培等方式来提早进入各个生育期。

3、加强田间管理:施足底肥,轻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以保证植株正常生长;清除杂草和病株,减少病毒源头;在整枝、压蔓操作时,健株和病株分别进行,先健株后病株,以防止接触传播。

4、及时防治蚜虫、白粉虱,减少传播媒介。

5、可以从苗期开始使用国光优丰+稀施美+国光辛,提高植株抗病毒能力。

6、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金美康(1%香菇多糖)进行防治。

注:白粉虱是病毒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吐鲁番秋茬哈密瓜病毒病防治的难点在于白粉虱的防治,其对大多数药剂产生了抗性;因此防治病毒病的同时一定要防治好白粉虱、蚜虫等虫害,同时增强植株养分,提高植株抗性。

因哈密瓜品种因素、气候条件、生长环境、植株长势及栽培管理方式等不同,哈密瓜病毒病的发生、防治方法和效果也会有所不同,以上介绍的管理要点、药剂防治方法等仅供参考,必须结合自己园区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国光致力于服务广大哈密瓜种植户,如有疑问,欢迎来电交流探讨。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技术】哈密瓜病毒病防治技术
凤仙花病毒病防治
大棚哈密瓜棚内湿度调控技术
我院科研团队积极研发生态种植模式下番茄病毒病防治技术
哈密瓜的种植技术介绍
八仙花病毒病防治技巧
北京地区花生病毒病防治研究
鸡冠花病毒病防治
花毛茛病毒病防治
梅雨季节苗木猝倒病防治技术

网址: 【技术】哈密瓜病毒病防治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8125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苋菜病毒病症状与防治方法
下一篇: 大豆花叶病毒病的发病原因、症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