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农业技术规范
HNZ常德007-2013
湘丰棉6号棉花栽培技术规范
常德市农业局制定
湖南省农业厅批准实施
发布日期:2013年 月 日
湘丰棉6号棉花栽培技术规范
为规范湘丰6号棉花的栽培技术,制定本规范。
1 产地环境
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有机质含量1.2%以上,土壤枯、黄萎病菌少,排灌条件良好。
2 品种来源
湘丰棉6号棉花是安乡县农业局、湖南湘丰种业有限公司采用系统选育和杂交去雄的方法选育出的一个强优势杂交棉新组合,2009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湘审棉2009004”。
3 特征特性
湘丰棉6号属中早熟品种,生育期120天左右。株高120厘米左右,植株呈塔型。单株果枝数20~22盘,叶片中等大小,叶绿色,叶功能期长,不早衰,后劲足。茎秆较粗,直立,抗倒。棉铃苞叶大,铃卵圆形,吐絮张开度大,易采摘。种子卵圆形,棕褐色,种子饱满,种皮较薄,发芽势强,出苗快。铃大小均匀,结铃性较强,单株成铃39.8,单铃重6克左右,亩产皮棉113.6公斤。霜前花率90.6%。
4 纤维品质
皮棉手感柔软,花色洁白有丝光,杂质少。经农业部棉花品质检测中心检测,两年平均2.5%跨长29.5毫米,整齐度85.4%,比强30.2CN/tex,麦克隆值4.9,纺纱均匀性指数146.6,衣分43.0%,子指11.1克,衣指8.7克。
5 抗病及抗逆性
耐枯萎病,抗黄萎病,耐渍,抗倒。
6 栽培技术
6.1 培育壮苗
6.1.1 壮苗标准
苗高20厘米左右,真叶4~6片,红茎比50%~60%,子叶完整,白根盘钵,根茎粗壮,无病虫危害。
6.1.2 选建苗床
苗床宜选择地势较高、背风向阳、排水通畅、土壤疏松无病菌、管理方便、便于移栽的地方。每个标准苗床宽1.2米、长10米。苗床四周挖好排水沟。
6.1.3 配制营养土
制钵前15~20天每个标准苗床施土杂肥100~150公斤、人粪尿100~150公斤或腐熟饼肥4~5公斤,制钵前7天施三元复合肥1.0~1.5公斤;或每20平方米苗床施棉花881苗床专用肥1包(2.5公斤)、稀薄人粪尿50公斤、优质土杂肥200~300公斤,与营养土混合均匀,达到土熟、土细、疏松。
6.1.4 制钵
营养土的含水量应以手捏成团胸前落地即散为宜。苗床床底应紧实平整,并撒上草木灰或细沙及防治地下害虫的农药。选用直径6~8厘米、高8~10厘米的制钵器,边制钵边按梅花形摆放,然后覆盖薄膜,保墒待播。一般制钵数为大田实栽株数的1.3倍,每20平方米苗床可移栽1亩大田。
6.1.5 播种
湘丰棉6号适宜在4月中下旬抢冷尾暖头播种。播种前苗床适当补水(以用竹签能一插到底为宜),每钵播种壮籽1粒,播后盖细干土1.5~2.0厘米并用小竹板刮平,做到厚薄一致,钵间无空隙。一般移栽每亩大田用种250~300克。
6.1.6 化学除草
播种盖土后,使用除草剂均匀喷在苗床土表面,以防杂草。每20平方米苗床施床草净1支(2毫升)。
6.1.7 搭棚盖膜
每隔80厘米左右插一竹弓做棚架,棚架中间高度距离苗床床面50~55厘米,在弓棚上覆盖农膜并绷紧,四周用土压实,用绳子固定,以防大风掀膜。也可采用双膜覆盖育苗,即先在苗床表面平铺一层地膜,然后再搭架覆膜。
6.1.8温、湿度调控
棉花齐苗前,苗床要保温保湿,一般不要通风揭膜。双膜覆盖的苗床,当出苗80%时,及时揭除地膜。齐苗后,先从苗床两头揭膜通风,随着气温升高和苗龄增大,逐步加大苗床两头和两侧的通风口,棚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
6.1.9 施好苗肥
齐苗后子叶平展露心时,用壮苗素8毫升兑水2公斤在晴天中午喷施1次,不重复喷施。移栽前5~7天,施1次稀粪水或1%的尿素水溶液。
6.1.10化学调控
在棉苗达到2片真叶时,对长势偏旺的棉苗叶面喷1次20%的缩节安水溶液。
6.1.11 防病治虫
用杀菌剂预防炭疽病、立枯病、猝倒病等;用杀虫剂防治蚜虫、棉盲蝽、棉蓟蚂等。
6.1.12 炼苗
两片真叶后开始炼苗,应逐步降低棚内温度,先昼揭夜覆,移栽前5~7天日晒夜露。若遇不利天气,应覆盖护苗。
6.2 移栽
6.2.1 整地
套作棉田的预留棉行移栽前土壤整平整细。连作棉田前茬收获后,翻耕20~25厘米,土壤整细整平,按畦面宽1.2米分厢,沟宽30~35厘米、深25~30厘米;如果季节紧张,前茬收获后可不翻耕,采取板茬移栽。
6.2.2 施基肥
基肥要求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使用。每亩施土杂肥2000公斤或相当肥力的其他有机肥;化肥用量折合纯氮5公斤、五氧化二磷8~10公斤、氧化钾10.0~12.5公斤。开沟移栽的套作棉田于移栽前将基肥一次均匀施入沟内;打穴移栽的连作棉田待棉苗成活后开沟或打穴将基肥施入。施肥后及时覆土。
6.2.3 移栽时期
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确定适宜的移栽时间。洞庭湖地区一般在5月上中旬移栽。
6.2.4 移栽方法
移栽方法有露地移栽和地膜移栽。露地移栽在整地后开沟或打穴的深度和大小略大于营养钵,放入营养钵后及时浇足定根水,再壅实土壤;地膜移栽用移苗器在地膜上打洞,放入营养钵用细土填满营养钵四周的空穴,浇足定根水后再壅实土壤。
6.2.5 移栽密度
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种植制度、种植方式等因素确定适宜的栽培密度。中等肥力地块行距1米,株距0.57米,每亩栽1100~1200株。沙壤土、肥力足宜稀,黏壤土、肥力差宜密。
6.3 栽后管理
6.3.1 查苗补缺
移栽结束后,及时检查田间缺苗、死苗、弱苗及病苗,应及时补栽同龄棉苗。
6.3.2 清沟沥水
及时开挖“三沟”,厢沟(畦沟)深25~30厘米,横沟(腰沟)深40~50厘米,围沟深80~100厘米。阴雨天气及时清沟沥水,做到雨停水干。
6.3.3 扶理前茬
间套棉田在移栽结束后及时扶理前茬作物,前茬作物成熟后要尽快收获,避免影响棉苗生长。
6.3.4 轻施苗肥
棉苗返青活棵后,每亩用氯化钾5公斤、尿素5公斤兑水泼蔸,不要沾在叶面上,以免烧伤棉苗。弱苗多施,壮苗少施或不施。弱苗可用“802”4000~6000倍液灌根促早发。
6.3.5 中耕培蔸
棉苗活棵后,及时浅中耕、松土、除草,把土壤尽量培在棉苗根部。
6.3.6 害虫防治
移栽后立即撒施毒饵防治蜗牛、地老虎、蝼蛄等。加强虫害预测预报,及时防治棉盲蝽、棉蓟蚂、蚜虫、红蜘蛛等害虫。
6.4 蕾期管理
6.4.1 整枝抹芽
湘丰棉6号在地力好,肥料足,前期易发闲枝,出现闲枝应及时整枝,摘除闲枝能明显增强棉株的长势,减少烂桃,提高产量。早发棉田可以摘除棉株下部1~2盘果枝。摘早枝的时间可从现蕾一直到7月初。摘叶枝的同时,并抹除赘芽,控制前期过早结铃。
6.4.2 稳施蕾肥
当单果枝3~5个时,每亩埋施40%的复合肥30公斤。弱苗每亩可加施4~6公斤。
6.4.3 化学调控
根据天、地、苗情,在6月中下旬每亩用缩节安0.5~1.0克兑水20~30公斤均匀喷雾,调控棉苗长势。
6.4.4 排涝抗旱
棉花蕾期正值梅雨季节,要及时疏通“三沟”,排涝降渍;长期干旱中午棉株顶部叶片萎蔫时应及时灌溉。
6.4.5 揭除地膜
地膜移栽棉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揭除地膜,将埋入土壤中的地膜清除干净,运出田间进行无害化处理。
6.4.6 防治虫害
及时防治棉盲蝽、蚜虫、棉铃虫等害虫。
6.5 铃期管理
6.5.1 重施花铃肥
施好花铃肥是棉花夺取高产的关键措施。花铃肥以速效氮肥为主,分3次施用。第一次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亩施纯氮4.0~6.3公斤、氧化钾10.0~12.5公斤。长势差的田块,施肥时期适当提前,施肥数量适当增加;长势旺盛的田块,施肥期适当推迟,施肥量适当减少。地膜移栽棉的施肥期比露地提早5~8天。第二次在7月下旬亩施纯氮7~10公斤。 结铃多、茎秆细,叶片小、薄、色淡的田块,施肥量适当增加;结铃少,叶片肥厚、嫩绿,赘芽多的田块,施肥量适当减少。第三次在8月10日左右亩施纯氮2.0~3.8公斤。花铃肥可沟施或穴施,施后及时覆土。8月中旬后仍有早衰的棉田,可用2%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的水溶液叶面喷雾,每7~10天1次,连续2~3次。
6.5.2 适时打顶
打顶遵循“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一般在立秋前后打顶。湘丰棉6号打顶时间比一般品种要早,棉株有20盘果枝时摘除一叶一心为宜,切忌大把掐去过多的叶片。同一地块尽量1次打顶完毕。
6.5.3 化学调控
根据棉花长势适时化控,一般在7月上中旬亩施缩节安1~2克兑水30~50公斤对棉株均匀喷雾。打顶后7~10天亩施缩节安2~3克兑水50~60公斤均匀喷雾。
6.5.4 抗旱排涝
进入秋季后高温干旱天气较多,若遇长期干旱要及时灌溉,在中午棉株顶叶萎蔫时进行灌溉,傍晚灌满田间沟系;棉田积水时要及时排涝降渍。
6.6 吐絮期管理
6.6.1 虫害防治
重点防治棉铃虫、红铃虫、斜纹夜蛾、红蜘蛛、蚜虫、灰飞虱、棉蓟蚂等。
6.6.2 乙稀利催熟
对成熟偏迟、晚秋桃数量较大的棉田于10月中下旬用乙稀利催熟。催熟时气温不低于20℃,浓度1000毫克/公斤左右,对棉株中上部和外围叶面进行喷雾。制种田不宜催熟。
7 病虫综合防治
7.1 农业防治
采用培育壮苗、科学施肥、清沟沥水、清洁田园等措施提高棉花的抗性。
7.2 物理防治
利用杀虫灯、糖醋、性诱剂等诱杀害虫;利用黄板诱杀蚜虫和银灰色膜趋避蚜虫。
7.3 化学防治
使用药剂防治应符合GB4285、GB/T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注意各种农药交替使用,合理混用;采用高效、低毒及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禁用、限用、剧毒、高毒及高残留农药。
8 适时采收
8.1 采收时间
棉铃吐絮后5~7天为棉花最佳采摘时期,一般6~8天采摘1次,不采雨花、露水花和开口桃。过早采摘,棉花纤维尚未充分成熟,产量和品质降低;过晚采摘,棉絮经风吹日晒,会降低纤维拉力,色泽受到污染,使棉花质量降低。
8.2 采收要求
采摘棉花时,要把好花、僵瓣棉、落地棉分开采摘、分开翻晒、分开贮藏、分级出售。包装棉花用棉袋,不用化纤袋,严禁异性纤维、色纤维及其它杂物混入,提高棉花质量。
9 质量安全控制
9.1 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
9.1.1农药使用应符合GB4285、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9.1.2采后处理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物质和包装材料。
9.2 栽培档案
9.2.1 生产操作记载档案
湘丰棉6号生产过程中的农户姓名、丘块名称、种植面积、前作名称、育苗方式、栽培方式、种植密度、肥料施用、化学调控等各项农事活动,应逐项如实记载。
9.2.2 投入品使用档案
对种子、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来源、品种名称、使用时间、使用方法、使用效果应作好简明记载。
9.2.3 物候期记载档案
对湘丰棉6号的播种期、移栽期、开花期、结铃期、收获期等全生育期的各个物候期应详细记载。
10 引用和参考资料
GB4407.1-2008 经济作物种子 纤维类
NY/T1292-2007 长江流域棉花生产技术规程
NY/T394-2000 绿色食品 肥料施用准则
GB1103 棉花 细绒棉
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编写单位:常德市农业局、安乡县农业局
编写人员:邓正春、吴平安、张运胜、陈俊杰、杨兴娟、杨宇、吴仁明、周慧、杜登科
相关知识
湘丰棉6号棉花栽培技术规范
湘杂棉12号
绿亿棉19棉花种子特点,根据预测预报及时防治病虫害
冠棉种业 :打造高品质棉花种苗 助力农业现代化
不同处理方法对棉花漂浮育苗棉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结构调整与棉花育苗技术意见
2020年棉花花铃期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棉花基追肥施用量配合试验
棉花栽培学课程.pptx
棉花棉叶螨要如何防治?
网址: 湘丰棉6号棉花栽培技术规范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84209.html
上一篇: 良种配良法 青岛举行绿色增粮新品 |
下一篇: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机构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