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茂谷柑为美国于1913年育成的宽皮桔与甜橙的杂交种,因其糖度高、皮薄多汁风味佳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种植效益好。自70年代在台湾引种试种以来,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于是近年来在闽南地区亦有种植。
一、定植
选择疏松、肥沃、排灌好、pH5.5~6.5、背风向阳的坡地或水田作园地。以行株距3×2米,111株/亩或行株距2.5×2米,133株/亩的定植规格,挖80厘米宽、60厘米深的坑或沟,每坑放50公斤沤制过的有机肥和1公斤钙镁磷肥,绿肥(杂草)30~50公斤与泥土拌匀回坑,回土高出地面30厘米左右,在春季萌芽前,立春后15天左右种下。此时根已经开始活动,成活率较高。灌水良好的地区,秋植亦可以。种下大约一个月时间,苗基本上成活,施一些稀薄的粪水加0.2~0.5%的尿素或复合肥。以后每次新梢萌发前和枝梢老熟前各施一次攻梢和壮梢肥,肥料基本上以速效肥为主。
二、树冠培养
茂谷柑发梢能力很强,常常丛状生长,如不加以控制,势必造成树体营养供应不足,枝梢生长发育不良,短小衰弱、荫蔽易感病虫害。因此抹梢整形,培养通风透光、枝梢分布合理的树冠,是树势稳健、优质高产的关键。一般强壮的枝梢,只留3~4个,普通的枝梢留2~3个不同方向的壮芽。桂林地区每年放春夏秋3批梢,柳州以南的地区可以放3~5批梢,逐渐形成紧凑稳健的树冠。
展开剩余71%
三、肥水管理
茂谷柑花多、易坐果、丰产、固形物含量高,所以,肥水的管理显得十分重要,我们把这部分的管理归纳为三句话:“春氮夏钾秋复合,膨大期间麸水淋,采后重施促恢复”。“春氮”指立春后,芽萌动之前,根系开始活动,以氮肥为主,施攻梢攻花肥,具体作法,在每株树冠下面撒放25公斤沤制过的有机肥加0.5公斤的尿素,轻轻松土,把肥翻到表土下。“夏钾”是指5月上旬,生理落果前,以钾肥为主,施稳果肥。
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地面施0.2公斤/株氯化钾,可以减少落果,“秋复合”是在7月中旬放秋梢前,施0.2公斤/株复合肥,“麸水淋”指在7~12月上旬,每半个月淋一次淡淡的麸水加0.1%~0.2%的尿素,每株淋25公斤左右,“采后重施”即果实采收后,沿1/4树冠滴水线下,挖40厘米宽,60厘米深的小沟,每株施20~30公斤的鲜草、30公斤沤熟的有机肥加1公斤的过磷酸钙。
四、整形修剪
茂谷柑苗整形修剪可以概括为四句话,“酌情留春梢,抹掉夏梢,统一放秋梢,严格控制晚秋梢和冬梢”。即春梢长到5厘米长时,每枝梢上留2~3个不同方向的壮芽。
留芽的原则是:疏密留稀,疏短留长,疏弱留壮,过旺枝,留6~7片叶摘心,夏梢全部抹掉,放秋梢前(7月上中旬),抹掉零散的芽,短截枝梢,截的位置不宜过高或过低,最好是在第6~7节之间。树势较弱或树形不紧凑的,可视情况留少量的晚秋梢,其余的和冬梢全部抹掉。冬季修剪时以通风透光、枝梢分布合理,树冠紧凑为基础,把交叉枝、荫蔽枝、徒长枝、病虫枝、弱枝、枯枝剪掉,集中烧毁,同时进行清园。
五、保花保果
1、疏花疏果
由于茂谷柑花多、坐果率高,容易造成营养供应不足,花果生长发育不良、果小、品质差,同时也容易引起大小年结果现象。因此,很有必要疏掉部分花果。做法是弱花弱果,病虫花、果,无叶、少叶花、果一律抹掉。花露白时,在地面喷洒500倍液的敌百虫,树上喷洒800倍液甲氰菊酯,防治花蕾蛆和蓟马。
2、防风防晒
茂谷柑结果部位多在枝梢顶部,容易造成日灼风疤,尤其是幼树,表现更为明显。所以在果实横径长至4厘米大时,在向阳部位贴白纸或套袋,可以减少日灼病为害。茂谷柑的抗寒能力虽然比较强,但严重的霜雪冰冻,还是会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所以在霜雪前后灌水、覆盖及熏烟,以及喷洒植物龙等叶面肥,都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3、防裂防落
茂谷柑皮很薄、易裂果,特别是干旱一段时间,突然下大雨,以及果实膨大期表现更为严重,因此,在果实膨大期5~12月之间在树冠下覆盖稻草、蔗渣或其他有机纤维物。有条件的覆盖地膜或滴灌是防裂的有效措施。同时喷洒磷酸二氢钾或柑桔防裂素,都可以减少裂果。
六、采收
根据柑桔果实成熟度、用途、市场需要等确定采收期。雨天及果面露水未干时不宜采果。采果者应戴手套,用圆头果剪将果实连同果柄一起剪下,再剪平果蒂,轻拿轻放。按从外到内,从上到下的顺序采摘果实。要求所有盛果的容器内壁光滑,采下的果实应及时运往包装场或储藏库。避免日晒雨淋。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文章来源:第一农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