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盆兰花要价200万元!今天,国内外数千名专业兰花炒家聚首嘉定孔庙,参加在此举行的上海市第六届蕙兰精品展,其中将展出200多盆精品蕙兰。业内人士透露,“兰市”在走出一波凶险的牛熊行情后,目前价格已跌去九成,让一些炒家手上的“绿色股票”被深套。
虽然如此,“炒兰”中依然有不少猫腻,联合垄断稀有品种统一定价、以“科技草”冒充“野生兰”等大有人在。
上海市农学会兰花专业委员会主任张飞介绍,从今年国内举办的几场兰花博览会的交易价格来看,兰花价格从上月起已有反弹趋势。中国兰花协会理事严雄飞预计,现在兰花价格已接近见底,2007年的价格高位将一去不复返。
[看展览]
主人亲自押运兰花赴展
在本次参展的蕙兰中,不乏“朵云”、“端梅”、“老蜂巧”等极品。其中,最昂贵的一盆兰花为“朵云”,价格高达200万元左右,甚至比一辆豪华车还要贵。此外,价格在100万元左右的兰花也有约20盆。在前不久刚落幕的中国第二届兰文化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的一株兰花,也将在本次展览中亮相。
记者昨天在展览现场看到,已有不少兰花被集中运送而来,一走进展览大厅,只见东方兰翠绿清雅,西洋兰明艳大气,一股清新的兰花香味扑鼻而来。而最贵的“朵云”在众多兰花中显得格外引人瞩目,花的主人吴先生介绍,“朵云”品种的兰花目前在国内不超过100苗,其中每年开花的仅有十几苗,一苗的价格可高达35万元。
据悉,昨天上午运抵现场的兰花大多价格在几千元,价值百万元以上的兰花,主人都将亲自押运,并在整个运送环节给予足够的空间和呵护,以免花朵受挤压而破损。
[看趋势]
兰花价格大跌九成,达30年来最低
兰花价格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上涨,自2007年底开始下滑,今年兰花价格已大幅回落。“现在是30年来兰花价格最低的时期。”严雄飞告诉记者,目前几乎所有兰花品种的价格都回落了至少五成,其中跌价最多的兰花价格仅为2007年售价的十分之一,如“宋梅”价格最高时一苗售价为150元,如今最便宜的只要10元;“集圆”的价格也从一苗300元回落到了50元,这让一些炒家手上的“绿色股票”被深套。不过,张飞介绍说,从今年初在浙江、四川举办的几场兰花展来看,“兰市”已有反弹的趋势。
即使如此,目前炒兰中仍存猫腻,投资兰花仍有风险存在:一些资本雄厚的庄家会联合起来大量收购某一品种的兰花,待控制了较高的市场份额后就猛抬价格,吸引其他投资者的注意,等这些兰花转手后,庄家再纷纷出货导致价格下降,后来的接手者就会被“套牢”。
张飞还告诉记者,目前市面上还有一种通过高科技方式杂交培育的“科技草”,有些不良炒家会用这些价格较低的人工兰花来冒充高价的天然“野生兰”,买进只能认栽。而用胶水粘合等土方法,对那些对兰花了解甚少的买家来说,还是很有迷惑性的。沪上兰友俱乐部相关人士透露,今年不少炒家一边面对兰花价格大跌,一边受金融危机影响,甚至有兰花炒家不得不卖车、卖房来解套,甚是无奈。
据严雄飞预计,从2007年至今高价位的兰花品种价格下滑得厉害,预计2007年时的高价将一去不复返。
[看门道]
个人交易兰花可避税
“炒作兰花的热潮在前两年特别兴盛,兰花价格在2007年时达到顶峰。”浙江兰花协会副秘书长陈小中表示,除了兰花本身的稀缺性和独特性之外,众多炒家关注这一“绿色股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兰花交易往往属于个人交易,可以避税。
据悉,兰花炒家一般分为三种,一种是资本雄厚的专业炒家,他们往往形成阵线联盟,操控着兰花价格的整体走势;第二种是兰花爱好者,会将自家收藏的兰花与其他兰友“易货”;第三类就是普通买家和养殖户。但无论是哪一种炒家,兰花交易大多在个人间交易,完全可以躲避纳税,这就更使得一部分炒家乐在其中。
“兰花是活的,每年都会生长,而房子是‘死’的,卖不出去就只能空置,这也使得一些炒房团转行成为兰花炒家。”张飞透露,好品种的兰花一苗的价格可达数万元,只要养护得当,兰花每年都能不断发新芽,多生长一苗,利润就能翻一番,要是多发好几苗,那么利润空间就更大了。此外,由于中国是兰花的重要生产地,有许多品种仅在中国才有,这也引得不少海外炒家涌入国内兰花市场分一杯羹。张飞说,最近就有韩国、日本等国外炒兰军团秘密来到中国,他们往往会开出更高的价格来收购极品兰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兰价。
相关知识
KIFA 上海 广州 沈阳 成都 郑州 昆明 台北 日本2022年11月切花 | 行情
鲜切花价格缘何“跌跌不休”
浙江第二次兰花拍卖会十盆兰花九盆流拍
昆明斗南花卉市场鲜切花价格持续下滑 4月末多种鲜花价格跌至50%以上
张力:后疫情下巨变的花卉行情
情人节鲜花价格突跌 花店有苦难言
临近年关兰花价格跌一半 花卉市场不再“疯狂”
情人节花价突跌 花店成了“冤大头”?
一年缩水700万元 炒兰花是谁编织的暴富神话
2020年4月上海花卉行情报告
网址: 最高跌9成 上海兰花行情已达到30年来最低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86418.html
上一篇: 花卉市场春意闹 |
下一篇: 昆明兰花市场遭遇十年“寒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