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棉花苗期田间管理技术建议

棉花苗期田间管理技术建议

一、棉花苗期的主要生育特点

棉花苗期是指从出苗到现蕾,一般从4月底至5月底、6月上旬,约40-45天的时间。苗期长根、长茎、长叶,以增长营养体为主,在苗期根的生长快,主根伸长比地上部株高增长快4—5倍。

温度是决定棉花苗情的主要支配因素,棉苗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5℃,低于17℃会严重影响棉苗生长。低温或气温不稳,则幼苗长势弱、抗逆性差,易导致病害、死苗或晚发。


由于棉苗较小,苗间相互荫蔽少,光照问题不突出。

幼苗株体小,对养分吸收量不多,但对养分反应敏感,缺氮影响营养生长,缺磷则抑制根系发育。氮肥过多,会使棉苗营养生长过旺,叶片过大,茎节过长,呈旺苗长相。苗期对水分要求较低,土壤水分偏少时,有利根系下扎,地上部墩实,促苗早发。

苗期生育要求,在一播全苗基础上,达到壮苗早发。关键在于促进根系发育,壮苗先壮根,早发先发根。只有根系长的深而广,才能培育出壮苗,才能促进早发,早现蕾、早开花、早结桃,桃多桃大。

二、棉花苗期主攻目标:培育壮苗,生长稳健。

(一)生育进程目标:5月中旬1-4片真叶期;5月下旬4-8片真叶期。

(1)苗期壮苗长势长相标准:2叶时,两片真叶与子叶在一平面,叶面平展,中心稍凸起,叶色浅绿,主茎节间短、粗,株高6厘米左右;四叶期株高10-12厘米,宽度大于高度,棉株矮壮,主茎日生长量0.3-0.35厘米。

(2)苗期旺苗长势长相:2叶时,真叶明显高于子叶,叶片过大,叶色深绿:4叶时,生长点下陷,叶片肥大,下垂,叶色深绿,主茎嫩绿,红茎比小于0.3,主茎节间过长,日生长量超过0.4厘米,株高超过12厘米。

(3)苗期弱苗长势长相:2叶时茎秆细弱,叶片瘦小,叶色黄绿:4叶时株宽等于或小于株高,叶片小,茎秆细,日生长量小于0.3厘米,红茎比>0.5。


(二)苗期管理标准

(1)始果节高度标准:始果节高度控制在18-20厘米。

(2)苗期调控标准:化学调控是塑造棉花理想株型主要的措施,按照“早控、轻控、勤控”的化调原则,必须综合考虑品种、地力、水肥、棉花长势长相、密度、气候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确定化调时间及用量。化控缩节胺亩用量参照每片真叶0.2克左右,根据苗情、长势调整用量,化控间隔时间13-15天。

(3)及时调查苗情,做到促弱控旺,促控结合。对生长迟缓的棉苗,要加强管理,促弱苗升级喷施叶面肥磷酸二氢钾150g+尿素80g,亩喷水量不得少于40公斤,均匀喷雾,不重不漏。对正常棉田缩节胺用量正常使用,旺长棉田缩节胺用量酌情稍大一点,促花芽分化,提早现蕾。对弱苗不用或少用缩节胺。

三、抓好中耕、封土工作

棉田采用的是侧封土,侧封土的棉田一般采用机械封土,机械封前先进行中耕作业。建议棉苗抽真叶初期封完土或5月上旬封完土为宜。

(一)做好中耕工作。中耕增加地温破除土壤板结。中耕机必须要带小型人字铲、护苗器、镇压器、平土板,碎土轮,耕深14—16cm,耕幅30-40cm,护苗带宽度不超过5cm,确保耕后不压苗、不埋苗、不铲苗,地表松碎平整、无大土块、无夹墙、不拉沟、不拉膜,镇压确实,田间无杂草。此项工作在5月15日前全面结束。

(二)抓好封土工作,提高地温。在第一次化调后及时封孔(自然高度2-3cm开始),这是苗期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侧封土的棉田更需要及时封苗眼。
苗孔长期裸露在外对棉苗生长极为不利,主要表现在:一是杂草会从种孔处长出来,与棉苗争肥争水争光;二是苗孔周围土壤水分散失较快,影响棉苗生长;三是不利于土壤保温、保墒。

封土标准:苗行封土要严实,封严率要达98%以上;封土宽度小于5cm, 厚度2cm;不埋苗,不压苗,上土均匀,线条清晰。此项工作在5月15日完成。


四、抓好病虫综合防治工作

加强监测预警,以棉蓟马、棉叶螨及苗期病害等为重点,督促落实常规技术,做好统防统治。及时关注病虫信息,适时适期开展防控措施。盯住棉蓟马。当百株有虫株率达到3-5%或百株虫口达到5-8头时,利用晴好无风天气,抓住早晚时间,使用啶虫脒、吡虫啉和阿维菌素,防治蓟马,控制无头率、多头率在1%以下。

图文编辑:天山植保,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知识

棉花苗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棉花苗期管理技术
2020年八师棉花苗期管理技术要点
【棉花管理】棉花苗期虫害防治技术!
苗期土壤湿度高对滴灌棉花生长的影响及管理建议
棉花苗期种植技术管理
棉花苗期管理技术要点
如何防治棉花苗期虫害有诀窍!
棉花苗期管理:苗期蚜虫的发生与防治
棉花苗期管理和病虫害防治.doc免费全文阅读

网址: 棉花苗期田间管理技术建议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8786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苗期长势长相标准及田间管理技术
下一篇: 花卉温室育苗的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