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一行
素馨花是被淡忘的花,大部分人已经不知道她的存在,但是素馨花并没有绝迹,而且成为广州非遗文化,一直传承下去。
曾几何时,在岭南地区,只要谈到了“花”,几乎就是默指素馨;所谓花市,就是指素馨花市;所谓花田、花渡头,指的就是素馨花田,素馨花交易运输的码头。今日广州花市之盛誉,在当年,实则是素馨独以一花之力培植起来的。
素馨花最繁盛的时期是在明清朝,主要用途是制香,入茶,入药,出口海外。那时广州所有集市上几乎都有素馨花的身影,素馨花是那时期经济发张的重要组成部分。
弥望如雪,素雅馨香
——素馨花文化非遗保护讲座
— 讲座内容—
①素馨花的传说和素馨花文化
②互动分享:素馨花对广州人的生活影响
— 时间—
2019年10月11日(周五)14:30-16:00
— 地点—
华南农业大学 教五B栋604室
— 主讲人—
龙智敏
— 主讲人介绍—
龙智敏老师是“素馨花传说”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国家高级评茶员,国家茶艺师,中国传统花道教授,《元雅传统文化修养课》创始人,广州市海珠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广东省茶文化促进会理事,广州市海珠区茶文化促进会副会长, 广东省、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海珠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南越国花-广州千年素馨花文化”非遗传承人。龙老师挖掘广州市民俗文化生活,举办过百场《素馨花传说》雅集活动,传承广府文化与生活;三百多场“中国生活四雅-茶、花、香、琴”雅集茶会,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传承、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茶道、茶礼。
民俗文化专家龙智敏老师
龙智敏老师致力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结合的硏究与承传,2014年开始,在小学、中学开展《中国茶道文化修养课》,从小培养孩子们知行合一的现代生活方式,培养孩子们的文化自信。创立素馨花文化研究院(元雅馨苑)举办了两百多场“四雅文化生活”雅集,一百多场文化分享会,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广府素馨花文化,让更多人认识素馨花、了解广府素馨花文化。
龙智敏老师坚持一直在保护、推广和传播素馨花文化,致力于保留广州花城的文化记忆,让如此淡雅、内秀的素馨花再次进入人们的生活里面。
我是空行
龙智敏老师在各地举办素馨花传说讲座沙龙
0 00000图丨广州市元雅文化有限公司0
00000000000000文丨广州市元雅文化有限公司00000000
0 0海报设计丨张苗000000000000000000
微信编辑丨境泉学社 视传组 江丰彦0
0责任编辑丨陆永超 李梦然 官政婧000
本文由为建设华农园林的境泉学社转载
欢迎分享转发朋友圈 , 转载请联系后台
▼
元雅文化
<gh_aa399d540d2b>
“元雅文化”、“元雅传统文化研习社”,研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雅生活”,钻研中国茶道、花道、香道、古琴文化。2012年至今,开设《元雅成人茶道修养课》、《元雅少儿茶道修养课》,《元雅中华传统花道》课程。2014年开始,在小学、中学开设《青少年少茶道、花道文化修养课》,让学生领悟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神与人文生活方式,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修身、培德、打开智慧的源泉,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并培养成为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少年。
元雅文化公司同时是“南越国花-广州千年素馨花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深度挖掘传承广府民俗文化生活,举办超过百场《素馨花传说》雅集活动。同时在承传西汉时期广府传统素馨花的种植,恢复制作古法素馨花养生茶、素馨花心字香,传播岭南广府文化,带动中国文化生活方式
▼
秾·可食地景研究组
<SCAU-EDIBLE>
秾·可食地景研究组开始于2016年。课题成员由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园林、园艺、生态学专业的师生团队组成。研究团队方向涵盖植物造景、施工管理、种植设施与技术、生态评估与生态修复、乡土景观设计、社区营造等。目前课题组着重于社区推广(网络建构、媒体传播)、设计研究(养护管理、种植设施设计等)和基础研究工作(应用理论、素材筛选、条件观测)等三方面的工作,旨在以秾促农,探讨可食景观、社区种植生活、永续农业设计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设计方法和技术;从而实现以秾促友,立足高校教育与社区服务的有机联合,推动地区种植社群的发展。
“岭南名香,历久弥新亦有光”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境泉·讲座】 弥望如雪,素雅馨香——素馨花文化非遗保护讲座
素馨花文化讲座走进华农课堂
AM讲座|非遗之美:中国传统插花文化与艺术
素馨花传说传人龙智敏:文化有造血能力方能可持续发展
江苏徐州:保护传承文化血脉 让非遗之花绽放时代芳华
线上讲座
每天30分钟一讲座丨花朝节的重构与花神文化传承
浅析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南京非遗文化项目绒花为例
传承虎丘“三花”非遗文化,虎丘街道:党建引领,探索“文化共享圈”
清明:非遗传承赋予节日新内涵
网址: 【境泉·讲座】 弥望如雪,素雅馨香——素馨花文化非遗保护讲座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89597.html
上一篇: 以花为媒共话“美丽经济” 第二 |
下一篇: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