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生物农药行业市场机遇分析 生物农药+化学农药引领植保市场未来

生物农药行业市场机遇分析 生物农药+化学农药引领植保市场未来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的必需品,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承担了保护食品产量不受病、虫、草害的影响,防治病媒昆虫防止疾病的传播,防治病害减少微生物毒素污染等重要作用。据估算如果停止农药的使用,农产品将会减产40-60%。目前全球农药市场仍然以化学农药为主,占据了植保市场接近90%的份额。同时,农药也是一把双刃剑,农业集约化种植离不开农药的使用,使用农药是在利益与危害之间进行博弈。长期不正确使用化学农药会导致靶标抗性增加、农药残留、影响环境安全及人体健康。随着环保及食品安全压力的日益增加,以及国家政策的推进。生物农药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性质,对环境更加友好的新型农业药剂,显现出巨大的发展优势。

生物农药在有机农业使用的整合害虫管理系统(IPM)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专家研究认为生物农药的发展有以下几个原因: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其目标族群逐渐养成的抗药性,以及农药对于非目标族群的负面影响。过去三十年来,化学家,生化学家,毒理学家,以及IPM专家一起研究从植物衍生的新一代化合物,具有管理害虫的效力和最低程度的环境不良影响。第一代的生物农药包含尼古丁,生物碱,鱼藤酮类,除虫菊类和一些植物油等,在人类历史上已有相当的使用时间。

如果你想了解生物农药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信息……我们研究院撰写《2023-2028年中国生物农药市场深度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重点分析了我国生物农药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生物农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目前国内生产加工生物农药,一般主要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如农副产品的玉米、豆饼、鱼粉、麦麸或某些植物体等),原材料的来源十分广泛、生产成本比较低廉。因此,生产生物农药一般不会产生与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天然气等)生产化工合成产品争夺原材料。

我国是最早应用杀虫剂、杀菌剂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国家之一,早在1800年前就已应用了汞剂、砷剂和藜芦等。直到20世纪40年代初,植物性农药和无机农药仍是防治病害虫的有利武器。20世纪40年代发明有机化学农药之后,极大地增强了人类控制病虫危害的能力,为我们挽回农作物产量损失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长期依赖和大量使用有机合成化学农药,已经带来了众所周知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和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对推动农业经济实现持续发展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减少使用化学农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研究开发利用生物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发展成为国内外植物保护科学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生物农药具有安全、有效、无污染等特点,与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相吻合。因此,我国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也开始呈现出新的局面,已发展成为具有几十个品种、几百个生产厂家的队伍。生物农药在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愈来愈重要。

我国现有260多家生物农药生产企业,约占全国农药生产企业的10%,生物农药制剂年产量近13万吨;年产值约30亿元人民币,分别约占整个农药总产量和总产值的9%左右。目前我国生物农药类型包括微生物农药、农用抗生素、植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和天敌昆虫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农药等6大类型,已有多个生物农药产品获得广泛应用,其中包括井冈霉素、苏云金杆菌、赤霉素、阿维菌素、春雷霉素、白僵菌、绿僵菌。

生物农药有着传统农药不可比拟的作用,传统农药用的过多,许多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害虫抗药性越来越强,对于常规农药很难把害虫杀死。而生物农药的特性是指药剂的适用范围、作用途径、成效成份和作用机理等等,例如苏利菌、菌杀敌、敌宝等,它们的有效成份都是苏云金杆菌,应用范围都是对鳞翅目幼虫有毒杀作用,对蚜类、螨类、蚧类害虫无效;作用途径均是胃毒杀;作用机理是死亡后的虫体还可感染其他未接触过农药的同类害虫。

在技术水平方面,我国已经掌握了许多生物农药的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制的技术路线,在研发水平上与世界水平相当,人造赤眼蜂技术、虫生其菌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和应用技术、捕食螨商品化、植物线虫的生防制剂等某些领域国际领先。

生物农药作为农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化学农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化学农药大面积用于农业生产是必然的,而且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的混配使用,能补充二者的不足,既能起到增效作用,减少化学农药在实际生产中的使用量,同时也弥补了生物农药持效期短的缺点,使生物农药的产品系列化。

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和过量使用,带来了抗性的大幅度增加,像吡虫啉防治有些虫害,抗性增加了3000倍以上。而生物农药,例如小檗碱(针对果树青苔、褐斑病、叶斑病等)、大蒜素(针对炭疽病、灰霉病、根腐病等)、除虫菊素(针对蚜虫、粉虱以及鳞翅目害虫)等等,防治效果均有显著的提升,且几乎不产生抗药性。因此,通过生物农药+化学农药的搭配应用,一是大幅度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二是利用生物农药的多种作用方式,显著延缓化学农药的抗药性,延长化学农药的销售周期。

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生物农药销售额仅15亿美元,2020—2025年,预计全球生物农药市场将以约1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025年,全球生物农药市场销售规模将超过80亿美元,行业发展潜力较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生物化学农药及微生物农药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154家,行业总产值达416.03亿元,总资产为479.67亿元,销售收入为388.34亿元,利润总额47.04亿元。

根据农药信息网数据,2022年我国批准登记了435个农药产品,其中包含39个生物农药,其中生物化学农药31个,微生物农药5个,植物源农药3个。近几年,在品种逐步丰富、产品质量稳步提升的情况下,生物农药的需求明显增长。2021年使用商品量超过10万吨,2022年我国生物农药的使用商品量达到11.35万吨,同比增速为10.84%。

生物农药行业市场发展规划分析

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关系着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着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农药使用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保障,也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通过生物农药+化学农药的搭配应用,大幅度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作物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性,可以显著的控制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产品价格和价值,是助力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关键技术。

2021年12月以及2022年1月分别出台的《“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分期分批淘汰高毒农药,优先发展生物农药的要求,在政策推动下我国生物农药市场有望快速增长。

生物农药+化学农药的合理搭配使用,一是防效倍增和农残倍减。能够实现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20%-30%,达到化学农药正常的登记用量,实现显著的减量增效,且能够显著降低农产品及种植环境中产生的农药残留。二是延缓抗药性。生物农药成分复杂,活性分子群协同增效作用机制不易产生靶标抗药性,搭配使用后能够显著延长化学药剂的生命周期。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搭配应用,不仅高效、省工,而且环保、生态友好,无论是对农民还是消费者,都可谓是农药使用的“最优解”。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国生物农药市场深度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相关知识

生物农药行业市场机遇分析 生物农药+化学农药引领植保市场未来
以生物农药构未来
中国植物源生物农药行业市场占有率及竞争格局分析
绿色防控,未来已来 | 首份《中国生物农药行业报告》发布
我国生物农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及研发推广对策
生物农药+化学农药协同发展,开启生化农药新赛道
[农资导报农药]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陈昶副所长谈“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是我国农药行业发展的未来潜在
2023年生物农药行业市场现状:农业部门顺应绿色发展要求,积极加快生物农药推广应用 内容概述:我国生物农药的使用商品量从2015年7.07万吨,增至2020年的8.35万吨,增长18.1%。2021年使用...
生物农药研究报告

网址: 生物农药行业市场机遇分析 生物农药+化学农药引领植保市场未来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9137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想要种植的花生产量高,籽粒饱满,
下一篇: 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谁是“花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