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清水县围绕优势特色产业,结合县域实际,坚持走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精细化加工,产业化经营之路,千方百计强链条,凝心聚力谋发展,突出花卉苗木、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建设,建立农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提供稳定就业岗位,保障群众增收,让企业有效益,群众有收入,实现双赢。
深秋时节,花草树木萧瑟,走进清水县花卉产业园区,却是春意盎然,蝴蝶兰、仙客来等多种花卉竞相绽放,清香扑鼻,“花农”正在给含苞欲放的鲜花浇水、施肥、修剪枝丫、摆盆、打包,准备发往各地。
据了解,园区与北京胖龙、广州生辉、天水中滩农科院等花卉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外购绿植盆栽的方式实现多元化经营,推动科学高效生产,实现规范化发展。目前蝴蝶兰、仙客来2个主要产品远销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11个一二线城市,年实现销售收入600万元,盈利150万元,累计带动465名农户就业。
园区健全联农益农机制,助力乡村振兴。探索资金入股,土地入股、生产务工、扶持发展产业、农产品收购等方式,把农户粘在产业链上,促进群众稳定增收。
今年,清水县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积极引进山东诸城外贸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龙头,通过订单生产,实行规模化连片种植、集约化生产管理。按照“四统两分”思路,采取“1+N”的方式开展育苗,开展了以万寿菊育苗栽植理论、育苗实际操作、大田机械及人工移栽、万寿菊采摘等大规模集中培训四期800人次等各类措施,多方位为万寿菊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达到万寿菊全产业链发展。时下,清水县万寿菊采摘已全面结束,交售完成。
“今年,我种植万寿菊180亩。目前已经采摘五茬花朵,产量达120吨左右,预计第六茬采摘完能达到180吨,吸引附近30多名村民在前来就近务工。第六茬花朵采摘结束后纯收益能达到8万多元,收益相当不错。”松树镇文寨村种植大户文张锁说。
为加快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延伸万寿菊产业链,松树镇发展万寿菊订单种植基地,建立青贮池就地青贮,就近建立初加工厂进行加工。采取“党建+产业”的新发展模式,带动农户规模化连片种植、集约化生产管理、规定收购保底价统一收购万寿菊,走出了一条企业带产业,“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路子,延长万寿菊产业链条。
清水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邹倪洁说,“2022年万寿菊全产业链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强有力推动下,在我县落地生根,茁壮成长。在原材料供应基地建设方面,现已建成育苗基地11处,种植基地285处,累计交售鲜花2.6万吨,产值达3200余万元。在农村企业带动方面,诸城外贸在清水县新注册成立了甘肃卉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成鲜花收购站9个,累计带动2.8万个劳动力采摘交售鲜花,在红堡生态工业园区招工21人,开始投产,成为该园区首批受益企业,将为清水县农特产品出口开创先河;在产业带动方面,仅万寿菊产业一项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推动了清水乡村产业的大发展。”
下一步,清水县将立足镇情村情和产业基础,积极探索新发展模式,延伸农业产业链,做优精深加工产品,完善营销体系,增强品牌竞争优势,全面提升农业产业质量和规模效益。充分利用大地埂、残败果园大力发展万寿菊等特色产业,采取间作套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计划在18乡镇235村248个种植主体种植万寿菊1万亩,从面积规划、育苗、田间管理、机械化利用等方面,助推万寿菊栽植进度,增加种植效益,打造万寿菊全产业链。
在养心园农耕文化产业旅游专业合作社的艾草加工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研磨艾草,制作古法艾条。在这里,一捆捆三年陈艾被去杆取叶,加工成艾草养生枕头、艾草香包、艾绒肚兜等家纺系列产品,形成从“田间到车间,从工厂到市场”的种、储、产、销一条龙产业链,从最初的漫山遍野无人问津到如今的“金枝玉叶”,小小艾草正在经历一场华丽蜕变。
“我们抢抓全县康养及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机遇,依托当地野生艾草资源,发展艾草产业,截至目前已打造了艾草养生枕头、艾草香包、艾绒肚兜等家纺系列产品,以艾条、艾绒、艾柱为主的康养及大健康产品,年产值可达50万元,能带动周边120人就近就业。”清水县养心园农耕文化产业旅游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富强说。
白沙镇气候得天独厚,土地偏泥沙土壤,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湿润肥沃、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非常适合种植半夏。得天独厚的优势也为半夏贴上了“高质量”的标签。近五年来,白沙镇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引导群众发展半夏种植,种植面积年均稳定在8000亩左右,平均亩产值达3万元,亩纯收入达1.5万元左右。
“今年以来,白沙镇着力打造流域现代农业产业带,形成镇域内牛头河、汤浴河、太石河、箭杆河四大流域产业集聚发展,全力推进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坚持‘扩群增量、融合发展、绿色引领、科技强农’四项原则,在白沙镇范围内形成特色产业‘115511’产业链布局。”白沙镇党委副书记南永平说。
2022年,清水县不断延伸中药材产业链条,中药材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全年共落实奖补资金2450.82万元,建设规模化基地46个,形成了中药材产业局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
“目前全县有中药材加工企业3家,注册登记经营主体597家,主要生产加工道地中药材艾草,黄芪、板蓝根,柴胡等中药饮片50余种,其他产地中药饮片160余种,在万寿菊及金银花种植上,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由引进企业为合作社或农户统一提供种子种苗、统一提供技术培训指导开展大田种植、统一收购鲜花,从根本上解决了产品销售难的后顾之忧,有力地推动了全县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清水县农业农村局经作站副站长汪世昌说。
下一步,清水县将以中药材产业为切入点,促进康养及大健康产业发展,加强中药材“三品一标”认证,扩大“三品一标”中药材种植规模,做强“清水半夏”“白驼艾草”“清水万寿菊”“清水金银花”四大特色品牌,积极创建中药材知名商标,不断增强中药材产业市场竞争力。同时,着力提升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水平,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培育和积极引进中药材加工和销售企业,进一步延长中药材产业链,提高中药材产品附加值。
相关知识
清水县:探索新发展模式 延伸“花卉+中药材”全产业链条
清水:栽下万寿菊 开出致富花
延伸产业链范文11篇(全文)
清水县:文旅康养融合发展 擦亮“康养福地”金名片
青州市花卉产业链条长 环节多 涉及面广
洪江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毕节百里杜鹃:科技赋能花卉产业 促进“两山”有效转化
安徽潜山林长制助力林下产业提档升级
转型升级 看花卉产业如何突围
2022-2023年中国鲜花电商行业:鲜花电商全链条升级,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网址: 清水县:探索新发展模式 延伸“花卉+中药材”全产业链条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92033.html
上一篇: 以花为“径” “中国兰花第一县” |
下一篇: 云南兰花产业迎来跨越式发展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