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统月季文化与玫瑰文化考
玫瑰(Rose)文化是当今全球最受关注的花文化之一。作为爱情的代名词,其流行历史已过百年却经久不衰。如今活跃于各大花市的“玫瑰”切花及园林中的“玫瑰”十之八九皆为“现代月季”(Modern roses)。其观赏性强且应用价值高,为整个花卉产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纵观各行业在把现代月季混称作“玫瑰”的同时,几乎默认了玫瑰文化完全源于国外的思想,大多对真正的玫瑰(Rosa rugosa)不关注,更无从区分中国传统月季与玫瑰的来源和文化价值。本研究以《中国基本古籍库》为媒介,整理了汉代至清代近700本历史地方志、农业指导书、文学诗集及医学史书等中国古籍文献。在文学、史学、园林学等交叉学科背景下,通过对古籍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追溯古代“月季”与“玫瑰”的由来和含义,挖掘原产中国的月季与玫瑰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及文化价值异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古代传统月季文化和玫瑰文化之间既互有联系,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且相较独立于西方的“玫瑰”文化,具体表现为:1)“月季”一名来源指向其“月月开花”的特性,而“玫瑰”一词由古代同名宝玉玫瑰(又称火齐珠)含义转化而来。月季有20余种别名,玫瑰有10余种别名,均体现出古人对植物细致的观察和对自然的理解,以及对月季“月月开花”和玫瑰“花色娇艳、花香浓郁”观赏特性的选择差异。2)“月季”一词自唐代开始出现,其具体指代有待讨论。自宋代明确月季植物含义后,其历史发展主要划分为宋、元、明清3个阶段。“玫瑰”一词始现于汉代,初现为宝玉含义。自汉代至唐代,玫瑰的植物含义逐渐确立。玫瑰文化发展主要划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汉至南北朝、唐至五代、宋、元、明清时期。3)月季(R.chinensis)与玫瑰(R.rugosa)特色各异,具体体现在其由来,植株形态,历史发展,地理分布,观赏特性,园林、绘画、药食应用及意象等多方面。与月季不同,玫瑰在古代社会还扮演着“富贵”角色。月季与玫瑰可簪、可戴、可食可药,可作为文人清玩之物,均为中华传统花文化中的瑰宝。综上,本研究基本厘清了月季和玫瑰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关系,为我国花卉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历史文化支撑。
硕士论文
相关知识
玫瑰与中国古代文化
学术声音丨王琛瑶 张启翔 罗乐:中国古代“玫瑰”含义考
浅谈中国古代花草文化与传统医学的关系研究
花神文化和花朝节传统的兴衰与保护
传统花卉文化传承与开发探究.docx
论传统木雕艺术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传统文化论文)传统花卉文化传承与开发探究.docx
中秋时节的花——寄托思念与团圆的象征(传统中秋花卉文化的精髓与魅力)
传统花卉文化传承和开发探索
月季文化知多少?
网址: 中国古代传统月季文化与玫瑰文化考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95017.html
上一篇: “玫瑰大师”图说东西方“玫瑰”演 |
下一篇: 玫瑰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