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刘振民: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密不可分

刘振民: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密不可分

2023年9月21日,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九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北京盛大开幕。会上,外交部原副部长、联合国原副秘书长刘振民发表以下观点:


首先感谢全球化智库(CCG)邀请我出席第九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很高兴参加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圆桌讨论,下面分享一些个人看法。

我本人曾多年参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合作,从COP2到COP5,我曾作为中国谈判代表团团长参与有关谈判工作,包括《京都议定书》。担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和副部长期间,我曾与解振华主任一起出席 6 届缔约方会议,包括《巴黎协定》谈判。2017年2月,我出任联合国主管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后,除每年陪同古特雷斯秘书长出席气候变化缔约方会议外,我领导经济和社会事务部(DESA)的同事们,特别对落实《2030议程》有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工作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加强了结合。2019年,我们组织了首届“联合国高级别能源对话”。2021年,我们组织了第二届联合国可持续交通大会。2022年,我们组织了第二届联合国海洋大会。这几年当中,我们还多次组织联合国森林论坛和关于水资源利用的国际会议。通过组织这些对话、论坛及会议,我们把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融合到了能源转型、可持续交通、可持续利用海洋、森林保护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工作中。通过这些活动,我们让世界各国认识到,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密不可分;我们也让全世界人民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既是各国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从联合国卸任回到北京一年来,本人每天都密切关注气候变化问题。我很痛心地注意到,“2023 年已被认为是全世界极端天气事件多发的一年”,“2023 年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热的一年”。古特雷斯秘书长9月初发出警报,“气候崩溃已经开始”。我赞成古特雷斯秘书长的观点,“人类仍然可以防止最坏情况的发生”,但行动刻不容缓。我借此机会谈几点看法和建议:

第一,各国应加快行动落实好《巴黎协定》。已经有148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目标,如各方能加快落实其承诺的国家自主贡献(NDC),对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控制全球气温升高的目标仍将有积极效果。各国应通过积极的绿色转型和低碳经济发展带动进一步的减缓行动。

第二,各国应更加重视气候变化适应行动。现在看来,气候变化不可逆转,人类的减缓行动只能做到控制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程度和防止出现最坏的结果。事实上,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就为应对气候变化设计了“减缓”和“适应”的双轨措施。鉴于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在加快发生,各国的适应行动也应该加快了。

第三,各国应认真做好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特别是对最不发达国家、小岛屿国家及非洲国家的帮助。发达国家应切实履行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做出的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 亿美元财政援助的承诺。有能力的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可继续通过南南合作为有关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

第四,各国既要重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府间合作,也要重视市场合作的重要作用,有关国家应避免采取限制出口等手段而干扰应对气候变化的基于市场的项目合作。回顾《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订31年来的历史,各国在这方面是有惨痛教训的。坦率讲,如果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合作和低碳发展合作,那么今天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效就会好的多。各国要吸取教训,努力避免地缘政治分歧干扰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各位嘉宾,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效将关系到人类发展的未来。美国、欧盟及中国三大经济体,国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也不同,但它们作为世界最大的三个经济体,GDP 总量占到世界的 60%多,它们应发扬合作的传统,求同存异,继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引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不断取得进步。

本文依据嘉宾在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15周年系列主场活动之“第九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上的发言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知识

刘振民: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密不可分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迈出坚实步伐  ——解读《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携手保护湿地,应对气候变化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 温室效应概说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有多“绿”
增强城市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城市空间形态应对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及展望
学术对话二十:应对气候问题的规划行动
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性社会性别分析
可持续发展新要求

网址: 刘振民: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密不可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9540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19种常见花的耐寒能力一览,天冷
下一篇: 气候适应 | 八年之后,全球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