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她”的故事,值得一读

“她”的故事,值得一读

水仙在崇明,具有悠久的栽植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作为上海地方特色花卉、海上花岛传世名花,与漳州水仙齐名,是我国两大水仙品系之一。

2015年,崇明水仙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发的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

2019年7月,十年来我国举办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性博览会——北京世园会上,崇明水仙荣获特等奖。

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吉祥物“圆圆”“梦梦”,整体造型以洁白清香、朵朵向上的上海市花白玉兰,和芳馨淡雅、亭亭玉立的崇明水仙为创意原型。

历史悠久

据考证,崇明水仙已有约500年的栽培史,《正德崇明县志·物产》中,就有崇明种植水仙的记载。

崇明水仙与漳州水仙同出一源。

传说很久以前,一艘装满漳州水仙的帆船乘风北上,经过长江口时,不幸碰上暗沙,船翻人亡。后来暗沙涨露出了水面,与崇明东沙连在了一起。

一年农历年底,几个村民去滩涂上张网捕鱼时,看到一种不知名的青草开着洁白晶莹的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

“寒冬腊月还有香花开,从未见过,真是神了!”这几人惊奇之余,拔了一把回去,意在让乡亲们见识见识。有个曾在福州经商的老先生一看,知道这是名贵的漳州水仙,于是种在房前屋后沟边,成了崇明水仙。

经过崇明岛特有风土的驯化,以及一代又一代先民的培育,崇明水仙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品性,据清朝《雍正崇明县志·物产》记载,崇明水仙分两种,“单瓣者名‘金盏银台’,亦有密瓣者,色香无异而丰标少逊。”30年后《乾隆崇明县志·物产》里,密瓣水仙也有了高雅好听的芳名“玉玲珑”。

青出于蓝胜于蓝,崇明水仙的色、香已超过漳州水仙了。

为什么崇明水仙比漳州水仙香?还有一则有趣的传说呐!

唐朝女王武则天登基后,诏告花王牡丹,令天下鲜花在同一时辰开放以示庆贺。花王为保荣华富贵,令众花仙子照办,不得违拗。众花仙子有的唯命是从,有的敢怒而不敢言。

水仙仙子秉性耿直,不畏权势,厌恶武则天滥施淫威、牡丹花王曲意逢迎,决计逃离花山以示抗议。

她趁着清晨大雾弥漫之际,带着两种花籽急匆匆向南飞去。飞啊飞啊,眼见得云开雾散太阳出来了,不禁紧张起来:万一花王得知了追来,光天化日之下无法隐身,被抓住的话后祸难量,于是越飞越快。

心急慌忙飞经长江口上空时,不小心掉了一颗种籽,就是鳞茎、花蕊稍小,香味浓郁的那种。这颗水仙花籽径直落到了崇明岛上,就在崇明生根落户。而另一颗鳞茎、花蕊大、香味清淡些的种籽,则由她带去漳州安了家。

初时,水仙仅是崇明岛上富贵之家与文人墨客的观赏花卉。也有少些农户将它种在住房周围或宅沟边上,美化宅院外,也因传说中水仙娘娘法力高强,能驱邪除秽,保佑合宅老小吉祥平安。

清朝光绪十六年(1890年)前后,堡镇、合兴地区已有人进行水仙种植,试销获利。

民国年间,崇明水仙开始走向市场,乱世磨难中曾有过少许灿烂。

合兴镇有位叫施谷郎的农民,长年种些花卉卖了补贴家用,一次去上海卖花时,顺便带了几支水仙。正叫卖时,有高鼻子蓝眼睛的洋人停下脚步,指着水仙“哇啦哇啦”问价。施谷郎以为水仙少了五颜六色的美丽,只能贱卖了,伸出两个手指比画了一下,示意二角钱够了。出乎意料,外国人竟给了2美元,施谷郎心里又惊又喜:“看来水仙能赚钱!”

自后,施谷郎频频带了水仙去上海,都卖了好价钱,于是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多至10间花厢。

“施家花厢”由是出了名,宗族里20多户人家,跟着施谷郎种起了水仙,以此养家糊口维持生计。

至抗战前夕,崇明水仙产销两旺,据1989年版《崇明县志·林业·花卉》,60多户种植600余亩,年产水仙球根鳞茎2000余担。两家专业户——合兴的施家花厢与堡镇的槐荫花园,均在上海和南京设花圃、花店,水仙球根运销武汉、北京等地。抗战后期,于上海静安寺设水仙经销合作社,销往北京、天津、郑州、西安、沈阳、哈尔滨等地,并有少量远销香港、日本及南洋诸埠。

迭经坎坷

解放后,以合兴园艺场和堡兴农场为水仙生产基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崇明全县种植500余亩,年产水仙球根1500多担。上世纪六十年代,水仙生产被迫中断。

改革开放起步,合兴、堡镇恢复水仙种植经营,崇明水仙开始恢复曾经的辉煌,岛上水仙世家、“施家花厢”的后人施克松功不可没。

施克松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迎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其时父亲已经过世,施克松继承父志,操起了种植水仙的“家传”,发誓要让崇明水仙在自己手中发扬光大!

然此时已没有了崇明水仙的种子,他坚信“好种出好苗”,务必要找到本岛原种,于是东奔西走,四处寻访十多年前的水仙花农。

天无绝人之路,两户人家说,尚有少些水仙在沟里、塘里自生自灭,只是不知道还有没有用。

施克松如获至宝,挖出来买回去,种在自留地上,这是当时岛上仅存的崇明水仙。

这些水仙长年未加管理,长得很密,球茎只有鸽蛋那么大,何况市面上、圈子里本就有“崇明水仙长不大”的说法,面对这般现状,施克松很伤脑筋,但他没有气馁,没有退缩!

他回忆当年父亲言传身教的秘诀,又往来奔波,登门拜访老一辈的水仙花农。还曾六次南下漳州考察学习,看、听、问、记,虚心求教,吸取漳州的“水培法”、“阉割法”等经验。又调整了种植时间和种植工艺,年复一年提纯、复壮、培育,其间的劳神费力一言难尽!

经受了太多的艰辛,付出了太多的心血,经多年摸索改良,崇明水仙的鳞茎长大了,围径接近25厘米,也逐渐恢复了固有的优良品性,显现了“金盏银台”“玉玲珑”的原貌。

1984年,全县水仙种植面积213亩,年产球茎500担,还远销去了港澳、日本、欧美。

对此,1989年版《崇明县志·土特产》上有介绍:水仙为本县特产,其花瓣白润如玉,状同圆盘,心呈金黄,宛如酒盏,有金盏银台之美称,花期一至两个月,花清香,经月不散。崇明水仙株型较矮,球根略小、紧密,香味浓郁。

重铸辉煌

跨入新世纪,专业从事崇明水仙生产与开发的两大公司成立:

向化镇上海百叶水仙花合作社,第一期水仙面积358亩,年产30万个水仙球茎应市。

港沿镇上海晓斌水仙花合作社,会员60户,种植面积400亩,年产商品球50万个。

合作社的主要产品是优质礼品水仙、优质水仙商品球、园林绿化水仙球、水仙鲜切花。

施克松经营的上海百叶水仙花合作社,发展成了全国最大的复瓣水仙花基地,“施家花厢”商标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

媒体纷纷报道,清丽的崇明水仙在沉寂多年之后,终于在上海花市上重出江湖。除了原有的“金盏银台”“玉玲珑”良种外,新培育出了白玉水仙、琉璃水仙、喇叭水仙、球头水仙、亚香水仙等新品种。

上海农科院专家权威评价,中国水仙中,数崇明水仙和漳州水仙最为有名。崇明水仙独具特色,花球虽小,可花瓣层层叠叠,花势饱满,花香优雅馥郁持久,经月不散,为别地水仙所不及。因其浓郁的芳香而著称国内外花卉市场,可与英国玫瑰齐名。它是上海唯一具有水仙花卉种质资源的花卉品种。

2010年,崇明水仙作为“上海最有特色的花卉和体现上海园林园艺水平的产品”,参加了中国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受到了国内外游客一致赞誉。

崇明城镇乡村众多家庭的厨房、书斋、卧室、窗台、桌案、壁橱里,水仙生机勃勃含苞绽放,青翠欲滴的叶子,白润如玉的花朵,馥郁四溢的清香,亭亭玉立的秀姿,令人赏心悦目!

上游无止境

近年,施克松与其儿子施豪,再创崇明水仙的雄风,继续提纯复壮和改良品种,同时创新发展了种球阉割法、催花技术,培育出了花朵硕大、花香更浓、品质更优的崇明水仙。

施克松和儿子致力于崇明水仙的改良、培育和种植

他们在反季节开花技术研究获得阶段性成功后,努力巩固成果,扩大生产,让崇明水仙的开花时间精确到天,实现“花开花落随人意”;让原本处于休眠期的崇明水仙,展现“金盏银台”“玉玲珑”的喜人风采。在家门口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花博会上,崇明水仙以更加美丽的姿态绽放在世界舞台。

作者:陆茂清

原标题:《“她”的故事,值得一读》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花开中国》:每一朵花都有一个值得倾听的故事
樱花的故事优秀作文3篇
樱花的故事作文
樱花有什么神话传说故事?
爱因斯坦的故事30则
蝴蝶花的故事
樱的故事1
凤仙花的传说故事
樱花的传说故事.docx
计算机专业及软件开发推荐书籍

网址: “她”的故事,值得一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9622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名人养花的故事简短
下一篇: 名人与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