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语 来自贵州兰花 04:19
翻盆栽种兰蕙,春、秋、冬三个季节都可以(冬季惟冰冻时候不宜)。方法是:将兰草从盆内脱出后,放于凉爽处晾干兰根(以根色发白为度);然后在盆底用蚌壳架起,兰盆必须有一个大底孔,若是小孔,须有两个;蚌壳之上先摊铺一寸厚的粗泥其上再加细泥,象宝塔一样,尖以高出盆面二寸为准。(泥以山头浮土为最佳,筛后存放,随时听用。
栽时,要将兰根安放好。加泥之法,必须将兰根四周全部培壅妥当,故须用手指按插,插好后,再加添细泥,一直加到中间高出盆面约二寸,再用手重压,不能空松。再用手轻轻拍四周做成馒头形,使泥与根都安顿适意,而没有过松过实之忧虑。
再将翠云草均匀地铺放妥当,草上稍微洒一层极细的泥土,仍轻轻拍好。另用细密喷壶将清水喷一次,暂且摆放半小时,再用牛角剔子或削扁竹片将盆边四周的泥土压下,起一个小槽。刚栽种的时候,靠近翠云草的泥土虽已摁实,可是四边的还比较松,再用扁竹签压一压,那么松的也就实了。
翻盆兰蕙的盆面做好,喷水一次,盆边四周捺起小槽后,盆面虽已浇湿,但盆中间之泥尚较干燥。如果兰叶上没有毛病,可随即浇一次液肥。春兰用河蚌肉沤浸的汁液一小盅,蕙兰用鹿粪汁一大杯,均须搀清水一半,从盆边槽中缓缓浇入。大约二三小时后,再用清水淋透(以盆底淌水为度)。然后安放在通风有露水而无阳光照射之处。如果天气干燥,每天早晨须喷水一次,略湿便可停止,不可太湿。淋时令雨水后方可见阳光。如不逢时令雨水,大约两星期后才能渐渐地移置到有阳光的地方。
凡是新栽种好的兰蕙,如果发现盆边的泥土起有裂缝,与盆相分离,那时候就须要再浇水,也只是使盆土湿润便可。以后浇水也仿照这样进行。兰蕙春夏秋三季皆喜露水,但盛夏须用芦帘为兰花遮阳。兰花尤其怕严寒,隆冬必须搬入暖房。室内如结冰,最好看花房的大小,点上二三盏高挂的保险灯,不冻不必点灯。
蕙花所施的液肥,以鹿粪沤浸冲淡,或者以“人中白”浸淡为好。春兰则最好将河蚌肉满藏于平底腐乳坛内,坛口用泥封牢,半年之后打开蚌肉都已化成清水,可搀水一半浇施。施用液肥,春夏秋三季都可,总适宜于傍晚时分,切不可将热度通过施肥带入盆内。花苞出土以后,施用液肥宜清淡。浇液肥切勿靠近叶片上,嫩叶尤其怕沾肥水,沾上即烂。只能在傍晚施用液肥,次日清早用清水淋透,使肥分浓淡调和。
培养兰花芦头(假鳞茎)的方法,将兰根埋入泥内,最上面的泥只须将芦头盖过来不能太深。具体载种和浇水方法如上文所说,惟独不可用肥。栽种好后放置在阴处,切不可淋大雨、长雨。待六七天以后,移置于阳光最强的地方,天天接受暖风和气。盆泥颜色如果发白,应当浇水。一但发现新芽显露,立即用细泥盖好,再露再盖,两三次以后,芽长高,叶放开,就容易长大了。
刚从兰花假鳞茎培育出的新苗,一定要等长大后才可经受细雨,如果遇上久雨或阵雨,必须搬移躲避。否则子草必定霉烂尽绝,没法补救。
小草如没有发现有病,不可翻盆。翻盆就会使后发之草不能长大。而且新翻后的盆面泥土不牢固,一经雨淋,浮泥就沾附叶上,草心往往霉烂。老盆面则有青苔和翠云草遮护,不但新苗容易长大,而且可避免烂心的发生。
春兰荷瓣花之草,叶面有肉,比其他品种的草不一样,多晒阳光容易导致焦黑,如若淋久雨,往往造成烂心,经过多次试验都是这样。最好放在阳光少而通风露水多的地方。每天上午照两小时阳光就足够了。
蕙花在四五两个月沐浴阳光应较平时多一些,能够在早晨八点钟晒到午后一时最好。这样所发之草必定长得大,到秋天起的花苞也多。至于潘绿这一品种,在这两个月中尤其适宜多晒阳光,否则虽然满盆大草,仍不容易起花。
春兰从谷雨起,到中秋为止,这几个节气中,若有久雨,可任其淋雨,没有妨碍。因为正处在兰花旺盛生长时期,水气虽重,兰花自然能够吸收。但只有余姚第一梅这个品种,总适宜搬避久雨,否则隔年新草往往烂心。如果到了中秋以后,春兰长久淋雨,无论什么品种,到冬末春初,叶面上必定都起鹧鸪斑。千万要小心谨慎。
久雨后,天刚放晴,应及早用芦帘为兰花遮挡烈日。因为淋雨过多,兰叶都比较娇嫩,难以承受骄阳烘烤。必须渐渐地推迟遮阳的时间,等到四五天之后,早晨多晒一会儿也就没有什么妨碍了。春兰尤其应当小心留意。
从刚落山的兰蕙中挑选新品种,总是以苞壳上具有沙、晕为据。如苞壳既有细如尘埃的“沙”,又有密集如浓雾的“晕”,便可指望出梅瓣、水仙瓣。然而尤其以肉彩最为重要。所说的“肉”就是箨壳尖上或者花蕾尖上,有一粒白色像碎米似的东西;所说的“彩”就是箨壳起有浓厚像花瓣似的绿色异彩。春兰箨壳上,与蕙花小箨上,如果一边起绿彩,一边不起绿彩,开出花来必定捧瓣一边有兜,一边没有兜。至于尖头上无白肉的,开花后出普通粗花的占多数,蕙花中有的可能出撟角梅瓣,但必定不是好品种。经多次试验都不错。
纪 事
各行各业都有作弊的,靠经营兰花谋利的人中,作弊手段真是难以预料。有拿像细花的花苞赚钱的就不足为奇了,有的花开着而能卖给别人骗钱的才叫奇呢。例如用硫黄薰使舌退掉红点变成素心,复花舌上仍有红点;有的将细种真花插到粗种兰叶中,名叫“插吊”;有的用细种真花少苗,再把别的草拼上去,称为“拼叶”。清道光年间,浙江嘉兴人高某,非常喜爱兰蕙,想求购十全十美的上等品种。富阳有个姓陆的,用金岙素之花(摘除捧心),将上海梅捧心,用鱼胶粘上去,以白银五百两卖给高某。高某给银之后,才知道是假货,找到那人指责他。兰骗诈说:“真花是有的,价钱须高上一倍。”高某爱兰成癖,竟答应了他。姓陆的又将上海梅之花(摘去舌),再用金岙素的舌,用鱼胶粘上去。当时高某也未曾看出破绽,付给银两之后,才知道那还是假的。然而钱已被骗去,名兰落空,前后两次被骗,高某非常气愤,想追回被骗去的钱,可那个人已一去无影无踪了。爱兰人千万要小心!
浙江余姚人魏筠谷,在上海经商,广植兰蕙。清道光年间,用八百块银洋,购得绿蕙水仙一种。那时恰逢花开,我看见此花虽然还好,可惜是“十样锦”。就凭这一件事,便可知道那个人真是爱兰如命啊!
清道光已丑年,上海有位姓张的,酷爱兰蕙,拥有很多好品种。有个姓刘的,看见后非常爱慕,出钱购买,对方不卖,想尽各种办法,始终不达目的。于是就密嘱盗贼深夜行窃,偷走了三十盆。姓张的向官府报案。官府命捕役查知,就前往起赃,判归原主。刘某差点受杖责,因为爱兰的缘故,使出了这等狡诈计策,几乎导致身败名裂,怎么贪心痴迷到这种地步呢!
余姚的传统细花品种,庚申年以前,每年都有大量运往各处出售的。当时浙江富阳人张升林,向余姚种兰户买兰蕙,到各地去贩卖,有时用假种骗人钱财。购兰者若不仔细察看,往往受他欺骗。匪乱以后,丙寅年间,常莲元从余姚运细花兰蕙来上海出售,后来,黄阴齐也把细种运到上海,但售价都是以前的三倍。因为别处细花全都断种,惟余姚人携出避开了匪乱,所以余姚细种兰蕙独自繁茂,所以余姚人奇货可居。近年来,细花愈种愈多,不但仍然恢复旧价,而且比以前更便宜。余姚向来没有极品细种,嘉兴枫泾极品最多,但在兵灾战乱中尽遭伤毁。真可惜啊!
洪某寓居上海,他所培植的春兰蕙兰,栽种于竹饭箩内,每到春天就换新竹箩。这并不是养兰之法,仅是标新之异,引人注目而已。
浙江四明山人周行芳寓居上海。清同治己巳年春天,购得上海梅、关顶梅、金岙素三个品种。带回家后将兰草全部从盆里脱出,就庭前空地上筑起一个高垒,将兰草种在顶上,并栽上了千年运、吉祥草之类。到了寒冬霜雪交加,兰花全都被冻死了。这就是爱护不当恰巧害了兰花。
清同治庚午年,上海蒋姓花铺,有赤壳蕙花一种,由于窖烘受热,花色变黄,就自以为是金蕙。当时上海内园有蕙花会,蒋一心想占首位。主持蕙花会的人说:“这花因受热而变黄,以后复花当仍为绿色。”把它放在了最末。姓蒋的大怒,随即在园内茶楼中,设立一高台,把蕙花放在上面,盆中插一尖角旗子,大书“金蕙”二字。没有多久花就枯萎了。
清同治戊辰年,有个浙江昌化人寓居上海某客栈。自称有异品素心兰一种,到处张贴广告。我前往观看,见此花白色方形,其叶片像兰,竟没有人能分辨其真假。只有常连元以前曾见过,说:“这是马头兰,很平常。”也不知道这话对不对。不久,因无人问津,此人就走了。
朱积山先生在上海,于同治初年开始栽种兰蕙。每年在春天,必定购买新落山的蕙花四五百篓,并从中挑选细花品种。虽然偶而选得一二种,但最终未挑选到佳品。难呀,佳品真是可遇而不可求啊!(以上引自袁世俊《兰言述略》)
浙江余姚以莳养兰蕙为业的不少于几十家。如果莳有名贵品种,天井上面必定用铁丝网罩着,那是为了防窃。那些没有经济实力装置铁丝网的养兰户,往往由妇女轮流守值夜班。相传养兰人家,如果生有男女小孩,必定将所植兰蕙各个品种,均分养一盆。等到兰草养旺后,逐年分盆出售,将售得兰款积攒起来,作为男女长大后婚嫁的费用。因此,养兰之家,不论男女老少,都非常珍视兰蕙。
杭州湖墅魏敦甫,生性酷爱兰蕙,亲手种植佳种很多。其中春兰素心荷瓣一种,尤其珍爱。光绪壬辰年冬十一月,严寒十余天。敦甫将这盆春兰素荷放在枕头边,认为不会遭受冻害。没想到至来年早春,这盆素荷已根空叶枯了,其他兰蕙佳种也竟然全被冻死,片叶无存。他大哭一场,就像死了父母一样。真是个兰痴呀。
嘉兴许霁楼说:“身为艺兰者却不能亲手浇灌、翻盆栽种,其兴趣爱好一定不专一,种兰也不会长久。”许当年已七十有余,对在兰蕙的浇灌、翻种上,还不用别人。同时,杭州邵芝岩与许具有同样爱好,凡一切兰事,都一定亲自去做,而年龄也与许相仿。追随他俩的又有陈和卿,亲手培养兰蕙几乎四十年了。此外,苏州、上海、南京、绍兴各地,凡真有嗜兰癖好的人,均有同样的情形。如不这样做,没有不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
杭州顾晴岚,每年春天一定购买几盆名品兰蕙,以供玩赏。花凋谢后就交给花佣管理。但是虽然满盆大草,到来年都不起花。顾年年购买,年年都是这样。后来经行家仔细察看,发现所栽种的全是些普通兰草,因为原购名兰已被佣人换走了。满盆大草之所以不开花,原因是在起花苞的时候,早被花佣拔去了,因为顾只认花而不识草啊。这以后顾再也不买兰养兰了,然而三四年来,顾已花费了数千两银子了。
光绪中年,苏州顾翔霄爱兰成癖。每当春天,只要听到某处选出了佳种,不论路途远近,一定雇船前往观看,而且不惜重金购买。绍兴有个兰贩,故意住在偏僻的乡下,用初开的大一品,罩在大竹筒中,用硫磺薰成净素,然后去告诉顾。顾立刻雇船前往。兰贩将花密藏在篓中,假装奉为至宝。顾开篓一瞧,果真是素心蕙花梅瓣。经再三讨价还价,终于以一千两银子买了回去。第二天,不但舌面已转红而且花也枯萎了。再去寻找花贩,早已杳无音讯了。
光绪辛丑年四月,杭州艺兰家在城隍山海会寺举办蕙花会。桐庐有个拔贡臧芾伯携带一绿蕙品种到会上。外三瓣头极阔大,基部收根极细,紧边,瓣肉厚,分窠浅兜捧心,大圆舌,花葶细长,是官种水仙的绝佳品种。草似金岙素而较细,满盆大约有二十余株,每株要价二百银元。这一年恰巧绿蕙梅瓣老极品落山,大家注意新花,加上臧氏要价过高,致使无人问津。臧氏见会上各种蕙花苗都长得很茂盛,感到奇怪,便询问原因,有人告诉他“壅缸砂”,臧氏也不再详细询问。第二年春天,臧氏再次来杭州,同仁问去年到会的绿蕙曾否带来,臧氏说:“同样四盆,因壅缸砂,全都枯萎死掉了。”因臧氏听得“壅缸砂”之说,却没有详细询问如何壅法,竟于返回桐庐时购买一斤,分壅四盆。这等于把那绿蕙活活腌死了,同仁都感到非常可惜。
光绪壬寅年四月二十三日夜里,我所莳养的兰蕙,全被盗贼偷窃一空。次日早晨,龚文漱替我到梅化碑化三千处测了一字。打开纸卷一看,只见一个“飛”字。他问要问何事,答以失窃。化三千说:盗贼并非一人,失物价值大概很高,应值万两白银。但是贼人已在逃,必定逢九破案。当时他将“飛”字拆写在水板上,说:飞,飞添丬辶即成“逃”字,然而拖着辫子逃跑容易被抓着;飞里面“升”字,可分为“十千”二字,所以知道失物价值万两白银;仇去撇去竖就成“九”字,所以破案必定逢九——但或者从失窃之日数起,在一九、二九、三九等日子,或者逢每月中的初九、十九、二十九日,将来必定会有验证。后来果真在六月初九日在湖州破案,将被窃兰蕙取回。不但破案日期逢九,而且距离失窃日期,也是“五九”四十五天。其测字之术也真神奇啊。
民国七年戊午春,浙江绍兴漓渚人某某等,挑来蕙花大块28个,分作三担,花都已大开。据他们说全是细花。我仔细观察,外三瓣与捧心皆短而圆,舌也短,可是大衣壳与小箨都无浓彩。原因是在初出铃时,其蕊尖被蜒蚰吃掉了,因而开得这样短圆,其实都是普通粗花。漓渚人某某等根本不相信我的话,他们带到上海,由某花园主介绍,以四百二十块银元,出售给某艺兰家。声明下一年重新出花,如是行花,加利息归还兰款。没想到年终天气极冷,多数蕙花被冻死,仅留下一盆,下一年开出花来竟是粗花。漓渚人某某等早已躲藏不出,只好由某花园主偿还某艺兰家二百块银元了结此事。
俗称卖蕙花头子(花苞)的人是“夏拐子”,所以我向来不喜欢买。民国戊午年正月,绍兴漓渚刘德林携带了一种蕙花头子来,说是绿壳梅瓣。小包衣已露出,也是深绿色,其肉彩很浓厚,我仔细观察是赤绿壳,因为小包衣上隐隐约约出现红沙。所以再三仔细察看,断定开品必定很好,因而用一百二十银元购得。兰客钱鹤林见我用这么高的价格买下一蕙花头子,替我担忧银子打了水漂。等到开花,果然样样都好,而且花色尤其好,就是取名“涵碧”的那个品种。钱鹤林也替我高兴。这年十二月,冯长金约我去看一只新落山绿蕙头子,我因为有事没有去成。二月七日,鹤林来我处说,与王鹿石、王长友三人合买一新种绿蕙梅瓣,就是前几天在冯长金处的,价格英洋二百八十元。草八九筒,花苞三个,已剥看其中一个,捧心起兜不相粘连,大圆舌,只不过外瓣仅见到顶上的主瓣,圆短而不反喬 皮 ;两副瓣因剥伤而没见着。我问外壳的长短如何,回答说半长壳出身。我笑着对他说:“你们几人看我买蕙花头子得到佳种,便跟我学,现在受骗了。凡是大圆舌之花,属荷形水仙,—定是长梢壳出身;而半长壳出身之花,梅瓣占据多数,必定是龙吞舌或硬如意舌,从来没有大圆舌的;况且外瓣的喬 皮 与不喬 皮 ,必须看两副瓣,只看主瓣不能辨识。今根据你所说的情况,那么这花开时外三瓣必喬 皮 ,唇瓣一定圆而微缺无疑。这可由外壳特征不符合规律作出判定。钱鹤林不相信我说的话。第二年正月上旬,王长友携上年所买之花来到我家。我看这花果真是半长壳,小包衣微露,蕊尖细而没有白肉,就对他说:“以前已剥看,行花错不了,既然这样应赶紧卖出去,如能捞回本钱就万幸了。”等到后来开花,果然喬 皮 角、缺舌。他们才相信我说的话没错。
民国三年正月上旬,友人寄来一张兰花照片,说购得新老花,草三筒,共花银洋九十元。我仔细察看壳上筋纹,是十圆。没过几天,兰商王长有来我家。我问他近来可曾见到新花?他说去年腊月从苏州乘轮船赴上海,遇友人带一新老花。据他说,本年春间落山,伏盆出一花苞,可惜是借春开。我拿过来看,花色嫩绿,花品极佳,花杆长七八寸,草三筒。我出价六十银元,他不肯转让给我,后来听说卖了九十元。如今想来,很是可惜。我就取出照片给他看,问是否是这个样?如果真是此花,你即使答应给他九十元或者再多些,他也不会卖给你的。他听了不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意思。我告诉他这是老品种十圆,在花窖中催花,所以正月初就开了。如果借春开,花干能有七八寸长吗?你与他都是做兰花生意的同行,虽价格合适他仍不肯相让,那是怕以后你看出破绽生是非。长有开始还不相信我的话,等到后来亲自访问了解,果真与我说的一样。
老品种兰蕙,再重新栽在山中伏土,称之为“山伏”。等到起了花苞,冒充落山新花售卖,骗得高价。这是兰花商贩惯用的伎俩,嗜爱兰花的人稍有不慎,就会受骗。上年谷雨前后,有个安徽兰贩,随身携带绿蕙一种,来到杭城汇芳花园,花已经小排铃,草两筒,开价六百元。汇芳花园邀请我前往观看。我说:“这是蕙花老种潘绿,我家很多,只不过在盆中起花,与这在山中起花的有所不同罢了。”兰贩一言不发,随即带了蕙花离去。
近几年中,养兰户中经常有被偷之事发生:民国五年,无锡荣文卿家;民国六年,浙江宁波童槱香家;七年,上海陆永生家;十年,无锡杨六笙家。这些都是大宗失窃案,发信四处通知,委托亲朋代为查访。去年上海惠雨亭家兰花被窃,数量也不少,竟不报案追查。其余被偷一二盆兰花的,也时常有所耳闻。推测兰花失窃的原因,或者是选得佳种,不答应他人的恳请转让;或者是受兰贩的怂恿——嗜兰者以高价格购买没花苞的所谓佳种,但其价格比有花的要便宜二三成,并且兰贩声明如若有假,包退包换,其实都是假草,不过一二年,兰贩恐怕所售兰草起花被看出破绽,所以设法全部偷去,消灭证据,免得赔偿。由于各个阶层的人素质高低不同,在兰贩中守规矩的固然多,然而狡猾奸诈之徒也有。平时与这帮人打交道,不能不小心谨慎啊。
紫绶金章这一品种,红杆黄花,是春兰梅瓣中的奇品,仅为我所有。光绪癸卯年春天,兰商华佯僧得一新落山的蕙花头子极佳,我就分紫绶金章三筒,与他交换。二十年来,我处分留之草,竟一直未曾开花,而此花是否存在,因盆数过多,也无从辨认,大概已没有这个品种了。因为春兰从来没有种到二十年不开花的,甚为惋惜。想不到去年冬天,我无意中交换回此花一盆,共有三苗草,感到万分欣慰。从而明白如得到了兰蕙佳种,如果真有共同嗜好的人,应当分让,以便广为流传,若是过于珍惜秘藏,舍不得分给别人,而人事、天时都是很难预料的,万一佳种枯死,不但难以再饱眼福,而且不是使天地虚生这珍品嘛!
民国十二年二月,编成《兰蕙小史》两卷,还剩些白纸,就将半生中关于兰蕙之所见所闻,拉拉杂杂写下来,附在纪事后面,借以博同仁一笑。
吴恩元记
唐驼校对《兰蕙小史》完毕,特将上海惠雨亭今年第二次失窃兰蕙事件附记于后,借以希望专门从事偷窃兰花者,良心发现,弃恶从善,不辜负惠先生的殷切期望。
民国十二年,夏历癸亥二月初九日,点春堂举行春兰会。惟有惠雨亭先生没有到会。经了解得知惠先生昨天夜里又被窃去兰蕙46盆。十六日我特地前去访问,责怪惠先生第一次被窃时未追究,导致再次被窃之事发生。惠先生感叹说:“您的话固然是对的,但我有很不忍心之事,所以宁可舍弃数千银元,以免连累数百卖兰绍兴人遭受生计困苦。自从我初八夜里兰蕙被窃后,捕探就有来我家询问情况的,我竭力声明并无此事。因捕房对数百绍兴卖兰人深恶痛绝,因为他们从冬天到春天,沿街叫卖,无处不到,并且他们都是没有租界照会的人。只要我一报案,捕房必先从卖兰人着手追查。不用几天,在租界卖兰人一定会全部被抓去。如果真是偷窃我兰蕙的人固然罪有应得,但是无过而连累的人,情实可怜。而且捕房从此征收照会税捐,那么绍兴卖兰人每年受无形损失数百元。兰花这等玩好之物,我本来就视如浮云,假如第三次偷我,我干脆把兰蕙全都抛弃算了。”
唉!惠先生之言,真是仁人之言。假如嗜爱兰蕙者人人都像惠先生,那么窃取的兰蕙就没有销赃之路了,窃贼也就无计可施。盗窃事件的频频发生,怎么知道不是那些好以重价收购兰蕙名种的人唆使的呢?那些窃兰者如不明白惠先生不报案的良苦用心,恐怕更加猖獗,层出不穷。因此我特地把惠先生兰蕙失窃始末记下来,深切希望同好诸君,做好今后的养兰防盗工作。
光绪辛丑、壬寅之际,我与吴恩元及萧世麟先生与黄柳桥老前辈结识。黄老前辈酷嗜兰蕙,我们三人受其熏陶,也都各栽名种二三十盆,并且购买了《蕙花镜》、《第一香笔记》、《兰蕙同心录》等书, 日夜揣摩。每当冬末春初,或者买蕙花头子,或者购篓装落山兰蕙,完全本着前人有关“壳色、沙晕”的论述,精心挑选,希望得到佳种。平时翻盆、浇水也恪守成法,不敢违背。但老品种虽然还算生长茂盛,而新种梦寐以求,神魂颠倒,竟一个也没有遇到。没过几年,黄老与萧先生先后去世,我也为俗事牵累,再加上病魔缠身,栽种的兰蕙因场所不佳,浇水又不适时,也全部枯死了。惟独九峰阁主人吴恩元乐此不疲,到现在二十余年中,老品种生长发苗,除每年分赠爱兰亲友的不计外,已累积增至四五百盆。至于逐年所得兰蕙落山新花,舍弃那些粗种,留下那些精品,也有百十余种之多。长江以南,无论认识他的与不认识他的,谈到兰蕙老品种的栽培,落山新花的挑选,没有不钦佩仰慕其水平之高超的,都认为他有不为常人所知的艺兰秘术。现在拜读他编著的《兰蕙小史》三卷,发现他大都是博采众说,撷其精华。如他的“艺兰刍言”所述“选择新花”的诀窍,寥寥数语,尤其简明扼要,用以对照《蕙花镜》、《第一香笔记》等著述,壳色、沙晕逐条评论,反而不如他说得明白易懂。至于自序中所说:“随时随地用心掌握兰花生长规律,千万不要违背其自然习性”,实在是艺兰家的至理名言。推而广之,小到个人修身立世,大到家国天下之事能掌握自然规律,兴利除弊,努力达到有利无害,那么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法则了。此语意味深长,难道仅仅说的是养兰吗?因此我润笔写在后面。
民国癸亥端午节
同乡族兄 汝梅 孙人杰 记
在我们中国喜欢花草树木的人中,那些对兰蕙有特殊感情的,见到兰蕙芳容,没有不高兴的。而浙江人士种植兰蕙的又胜过其他各省。清朝以来,他们著书立说,各尽其栽培、鉴赏之能事。我小时候喜爱兰蕙又超过他人,新年得到的押岁钱必定攒起来用以买兰蕙。租赁房屋不足三间,每年一定要栽种几十盆。然而不过闻闻兰花的香味,兼提供亲友家妇女装饰发髻,那时根本不知道兰花有梅瓣、荷瓣、水仙瓣等品种的区别。我县有处名叫前北岸的地方,位于常城的东北角,那里有座土地庙,庙中有个老和尚栽种兰蕙、月季,开花时摆在庙门口,用栅栏围护,盆几精致高雅。所栽种的兰花,每盆中不过三两株,花没有超过两朵的,其花长短宽窄与我种的大不一样,我感到吃惊,非常奇怪。问老和尚,他却把我当作不懂事的孩子,不屑告诉我。我失意怨恨之余,惟有每天在栅栏外面徘徊,对花叹息不已。像这样大约过了几年,到年龄渐大,出外谋生,在暂时居住的地方,当兰花开放时,也必定栽种几盆自娱。庚子年以后,我前往上海,到中国图书公司工作,经林景周老前辈介绍给养兰专家俞致祥先生,遇有兰蕙会必到。于是,上海有共同爱好的人认识的日益增多,而且对兰花的品第也逐渐熟悉了,便产生了增编《兰蕙谱》并制作标本的想法。十几年中,共有摄影名种兰蕙照片不少于一百几十种,所制标本也有三四十种。后来听说浙江种兰最多的,杭州有吴恩元,余姚有张星枢。己酉年夏天,我亲赴杭州拜访吴淳白,见他谦恭有礼,举止文雅,一见倾心。他所培植的兰蕙多达四百余盆,都亲自翻盆栽种,不用别人。他对兰蕙的看法观点也不偏执,与他商量增编《兰蕙谱》一事,他也欣然同意。后来在上海又会见了张星枢先生,他对兰花所持观点与吴先生一样,并告诫我对新旧品种的照片必须慎重选择,我才不敢轻率从事。中华民国建立后,我到文明书局工作。民国四年十月,因该局对火灾防范不力,我历年所搜集的兰花照片与标本统统付之一炬,我万分懊丧。幸亏吴先生所植兰蕙积累照片日益增多,于是我俩在去年会商起草。吴先生根据其艺兰实践经验,著成《兰蕙小史》三卷,资料丰富,考证详明。像我孤陋寡闻之人,哪能妄自参言,于是,就自任校订这一差使。今年春天该书开始排印,因为我向各兰友征集照片,又加上其他事务拖延,直到今天方才成书,既辜负吴先生急切编纂之劳苦,又对不起兰友殷切盼望之盛情,因此感到非常不安。而我少壮时爱兰成癖,现在竟能看到此书成印,也不是当年徘徊于土地庙前所能想到的。吴先生真使我受益非浅啊!
相关知识
《兰蕙小史》附卷
★店主推荐经典古籍★《兰蕙同心录诠释》
科普小知识——兰花的...
兰
清新雅致的兰蕙盆景仅需8个制作步骤,这个春天正好一试!
中华兰花千年史:兰花栽培始于唐朝
圆桌|“兰蕙风雅”:走近高洁幽隐,也是走进文人审美
中国兰文化史略:明清时期的兰花
清许霁楼著 近代写绘本 兰蕙同心录
兰蕙静芳自咏诗(自养兰花摄影图片)
网址: 《兰蕙小史》附卷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96720.html
上一篇: 文学 |
下一篇: 五十年艺兰经验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