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惠安石雕:南派雕刻的石光旅程

惠安石雕:南派雕刻的石光旅程

驱车驶入惠安县,路边琳琅满目、造型各异的石雕与堆积摆放的荒料便打眼而来。有宝相森严的禅宗神佛,有圆润丰美的西方神祗,更有卡通人物,抽象艺术 ...... 说起惠安,大多会想起勤劳能干的惠安女,历史悠久崇武古城,而在街边伫立的石雕巨岩则是惠安的又一种灵魂。

印象:问石且问道

惠安的石雕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东晋时期。当时大批北方移民为惠安带来了精湛雕刻技术,惠安毗邻海岸,盛产质地坚硬的花岗岩。在物产丰富的土壤上,石雕艺术经历百代人的传承,发展出独属于惠安的雕刻风格——南派雕刻。

在中国封建社会“士农工商”的阶级思想影响下,石雕一直是不受重视的存在。在从未接触过这一行业的人看来,石雕不过是传统技艺的一部分,使用古老的器具雕刻着传统过时的花样。然而惠安之旅,却让笔者对于石雕艺术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问石”石雕艺术馆

在惠安的鼎立雕刻集团中,矗立着一座名为“问石”的石雕艺术馆,这座馆藏丰富的建筑被称为“中国首个独立的石雕艺术馆”,同时也是人们了解现代惠安石雕的窗口之一。“问石,石不语。天地间,有大美而不言!”这是惠安县作协常务副主席陈志传对于“问石”石雕艺术馆的注解,而“问石”石雕艺术馆也确是秉承内敛持重的品质展现石雕之美。

在对石的叩问上,鼎立雕刻集团是从石的本身出发。“问石”艺术馆的外立面由玻璃与灰色花岗岩搭构而成,外立面的顶部由左及右分别描摹着“愚公移山”、“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四幅神话,光影交错间,是石演自大荒的亘古与苍茫。艺术馆前摆放着两方巨大的长方体石材,分别是惠安石雕的主要材料青石与汉白玉。

▲“问石”石雕艺术馆

进入馆中,呈现在参观者面前的是中国人的天宇。一尊《天地间》拔地而起,直通穹庐。在这方碑式的作品上,雕刻着东方神话中的人类始祖伏羲与女娲,二者手托日月,灵感天地。圆形的天井与方形的地池,构筑传统对于“天圆地方”的具象理解。地池四角分别雕刻四方圣兽,中间是“五福临门”的传统纹样。圆形的天,方形的地与天地之间高耸的“人”之代表《天地间》,从艺术馆入门处便构筑起天人合一的和谐气韵。

▲石雕作品《天地间》

若说“问石”展馆的建造是对于传统石雕的传承与解构,那馆中展品便是对于现代惠安石雕的全面展示。在三层共计十二个展厅中,展出大大小小不下百余件石雕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既有对于传统禅佛思想进行阐述的“如是我闻”,也有关切社会现状解读人性的“购物”迷思与“秘密”系列,而最让笔者为之惊讶的却是鼎立集团的作品草模。

消费时代

秘密 · 语 ▼

所谓草模,即如作画时的草稿,是整件作品的最初形态。而鼎立集团之所以将草模作为展览,则是因为作品实在太过巨大。如今的惠安石雕已经不再是局限于小物件的雕琢,巨大恢弘的雕塑作品亦是游刃有余。在这些草模作品中有实物重达五六十吨的马丁·路德金雕塑,有玲珑有致的无锡灵山,有风格前卫的雕塑作品《社区声音》等。

▲石雕草模

人在叩问巨石的时候,石也在求索他的道路。惠安石雕传承千年,早就在历史的进程中褪去灰头土脸的市井模样,转型成为精致巧妙,思绪横飞的工艺作品与宏伟深刻的现代雕塑,将体现“形似”的造物注入“神似”的艺术追求。然而,在这些转变的背后,又会否是惠安石雕的渴求之道呢?

手作:匠人蕴匠心

“惠安石雕的传承必须在坚持传统手艺的基础之上,再做发展。”福建省雕刻艺术大师张华达先生表达了他对于惠安石雕之路的看法。这位从孩童时期便在荒石堆中摸爬滚打的石雕匠人,在半生与石为伴的日子里,有着颇多感触:“我从 16 岁起,便在石雕厂里当学徒,在我看来惠安石雕的精髓便是南派雕刻。

张华达

雕塑设计师

工艺美术师

国家一级技师

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

福建省雕刻艺术大师

福建省工艺美术名

南派雕刻相较于北方流派的大气粗犷而言,其特点在于雕刻风格的细腻精致,讲求形神兼备、纤巧灵动,多使用花岗岩作为雕刻材料,在工艺上包含圆雕、浮雕、透、线、沉、影等创作手法,尤以镂空雕刻为一绝。在祥和集团的展览馆中,便收藏着数目众多的南派雕刻作品,题材从风景时令到生活民俗、从花虫鸟兽到神女飞仙,无所不有。丰富多样的题材,复杂难工的技艺都是张华达在惠安石雕求道之中不可舍弃的重要灵魂。

▲南派雕刻

“南派的雕刻技巧需要多年的积累才能有所成就,单从最开始的凿石头说起,你只有凿坏成百上千的石料,拿锤子的手不抖了,师父才会允许你开始下一步。”细心是从事石雕必不可少的品质,而石匠人的细心则是建立在众多石料“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悲怆之上。除了长年累月的熟工巧练,优秀作品的诞生更像是一场命中注定的相逢。换言之,石雕作品的出现都是遇对了石头才有了故事。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来形容南派雕刻的创作也不为过。

在张华达的创作生涯中,便有着许多的“一瓢饮”。“近期,我最满意的作品是《乐在其中》”谈及作品,张华达更是神采奕奕。《乐在其中》以细腻的手法雕刻了农村小童憨态逗趣的游戏形象,集团队之力雕刻数月之久,其创作灵感亦是来自对于孩童的观察,目前这幅作品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

▲石雕作品《乐在其中》

优秀的作品里是匠人精神的流转升华。南派雕刻的作品每一件都是孤品,在不可复制的前提下,更多的是匠人对作品千锤万凿所赋予的浪漫情怀与生活哲思,或许这便是匠心的凝结。

然而匠心二字,不仅存于匠人的作品之中,也在关注传承的大爱里体现。“目前,惠安石雕的情况不容乐观。”对于传承,张华达忧心忡忡:“以和祥集团的工厂为例,200 多人的大厂,能够从事创作的师父却只有二三十人,且工厂大多数员工的年龄都在 35 岁以上。”年轻人不愿从事南派雕刻,是该文化源流渐涸的根本所在。“石雕是一项需要童子功的技艺,已很少会有家长愿意让孩子从事石雕,即使愿意来学,对于孩子来说也太苦太累了。”

时代的变迁似乎在将这项华美精致的传统技艺拼命挤压变形,于夹缝之间苟延残喘。然而,现实又是否真就如此艰难,难以为继?南派雕刻真就只能在洪波之中随波逐流?

传承:玲珑复生花

其实,惠安石雕的处境也未如前文所诉这般岌岌可危。就目前而言,惠安石雕依旧是惠安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各式各样的雕刻工作室、石雕加工厂在惠安遍地开花。然而,人才缺失的确是惠安石雕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若置之不理,前文所诉也未必是危言耸听。

所幸,惠安石雕行业同仁已经意识到南派雕刻传承对于惠安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在惠安崇武,有着一个名为“无名匠”的石雕工作室,其创作团队由福建和祥雕塑董事长、省工艺美术大师王向明发起,张华达及众多的石雕匠人参与其中。

▲“无名匠”雕刻作品

张达华道:“‘无名匠’的石雕作品皆为石雕孤品,同时也是惠安石雕的翘楚,绝不售卖,只做收藏,让惠安石雕之美能够让后人欣赏。”“无名匠”以石雕名家的力量集合起来,不遗余力的宣传南派雕刻,以艺术创作的角度为南派雕刻留下传世佳作,各大名家身体力行勤于创作的同时,也使得南派雕刻的传承在行业带头先行的效应之下深入人心。

针对南派雕刻的宣传,惠安政府也多次举办关于石雕的讲座与活动,让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基层群众之间传播与发酵,从而得到群众的认可。广大优秀石雕企业更是与优秀院校合作,努力推广石雕艺术,力求引进新兴人才。如和祥集团便与西安美术学院合作,成立实习基地,令高校学子能够了解石雕,感受石雕,进而为石雕文化传承贡献一份心力。

▲南派雕刻·花卉牡丹

在南派雕刻的传统题材里,乐忠雕刻花卉,如红杏、粉荷、黄菊、牡丹等,通过镂空的技法,在花瓣之中雕刻花枝,中间夹杂蛱蝶、野蜂、蜻蜓等昆虫,精巧浑然,玲珑生花。而惠安各界皆以己见,为南派雕刻的传统出谋献策,恰似玲珑生花的石雕风采,花瓣重重,虫鸣声声,不绝于耳。

惠安说来是一座奇异的县城,崇武古城墙边拍岸的波涛却孕育出最勤劳的女子与最柔美的石雕。女子本为水,应温语轻柔,却吃苦耐劳;石雕本为坚,应宽厚硬朗,却姿态妖娆。然而惠安石雕也如惠安女子一般,在当下不甚繁荣的形式中,以创新之形式、匠心之坚守、传承之信念,于浪花声里,扬波而行。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鼎立雕刻集团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园林石雕海螺厂家
文产花开 “惠”样缤纷——惠安打造具有竞争力影响力的文化产业
惠安建筑:产业之花千年不败
大象石雕底座图片 大象摆件底座 石雕底座八宝花鸟鱼虫图片 石雕底座图片大全
石牌楼和农村石门楼的雕刻装饰艺术
农村石门楼建造如何雕刻
石雕艺术论文赏析八篇
石雕青石柱子墩基石仿古石墩子底座做旧柱墩石庭院寺庙石鼓筑基石
贵阳景观花钵小品 花岗岩厂家销售石雕花盆花钵 花盆可定做
农村牌坊大门石牌楼雕刻制作的文化价值

网址: 惠安石雕:南派雕刻的石光旅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19812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干花如何保养 爱问知识人
下一篇: 花卉创意雕刻 案例.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