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 病虫害发生和流行规律,学习目标,1.了解病害发生和流行规律。 2.了解虫害发生规律 。 3.了解病虫害发生的因素,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分析问题,自主学习,影响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因素 病害发生和流行的规律 影响虫害发生因素 虫害发生规律,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流行,一、植物病害流行的概念与特点 (一)植物病害流行的概念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病害在植物群体大量发生,造成不同程度损失的过程和现象。 (二)植物病害流行的特点 1、病害流行是指植物群体发生病害 2、有一定的强度(发病面积、发病率、严重度)和速度(传染快速) 3、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特殊气候和品种 4、植物病害流行呈现时间和空间变化
2、规律:周期性和季节性;地域性和田间分布模式,三)植物流行病、常发病、地方病,二、植物流行病害类型,各类流行病害的防治策略 1.单循环病害(积年流行病、单利病害):病害流行主要是由于初始菌量的作用而导致。 防治策略:消灭和控制初侵染病原。 主要措施:种子处理、土壤处理、清园和利用垂直抗病品种。 2.多循环病害(单年流行病、复利病害):病害流行则主要由再侵染频率和流行速度引起。 防治策略:控制病害的再侵染和减缓病害流行速度。 主要措施:利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喷施保护性杀菌剂,三、植物病害流行动态 (一)植物流行病的时间动态:包括一个生长季节内的植物病害数量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和年度间的植物病害数
3、量变动。 1、多循环病害(单年流行病害)的流行动态: (1) 季节流行的基本形式:寄主的感病生育期、病害的再侵染次数、环境条件对流行影响病害流行形式,病害始发期是预测预报和病害防治的关键时期,3)逐年流行动态: 年度间病情波动大,主要表现形式: 突发性流行在某一地突然爆发流行,此后可能多年不再流行。 主要影响因子:新的作物品种大面积引进种植或病原物新的毒性小种形成。 周期性流行病害流行呈现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 主要影响因子:气候的变化,品种抗病性的兴衰循环,2.单循环病害(积年流行病害)的流行动态: (1)季节性流行动态:全部病害由初侵染菌量决定,侵染和发病时间集中,季节性流行不明显。 (2)
4、逐年流行动态:在同一地区或同一地块连续多年种植相同作物品种,病害流行模式可为折线型,单循环病害逐年流行动态曲线,3.病害流行时间动态的三级规模,二)植物流行病的空间动态 1.菌源和菌源中心 菌源:病菌传播体来源; 菌源中心:病菌扩散点,可以是一个病斑、一丛病株、一排病株或一块病田。 菌源三种类型:点源(单病斑、单病叶、单病株、单个发病中心); 线源:(一侧或多侧具有连线的病株或发病中心);区源(发病田或病区,三类菌源的顺风单向传播图,点源,线源,区源,2. 病害传播的田间图式 (1)中心式传播和弥散式传播 中心式传播:有明显发病中心。初始菌量少,病原物繁殖能力强,再侵染重要的病害。如稻瘟病、马
5、铃薯晚疫病、小麦锈病。 弥散式传播:无明显发病中心。初始菌量作用大, 再侵染为次要的病害。如小麦黑穗病、玉米黑粉病、小麦赤霉病。 病害田间分布流行病类型防治措施,中心式传播的成偶法检验示意图,2)成偶法检验 同一行中相连两病株,成偶数为1、相连三病株成偶数为2,类推。全区实查成偶数大于理论成偶数,则为中心式传播,n-调查总株数; 病株数 甲田实查成偶数:;n=60; =14 理论成偶数=1/6014(14-1)=3.3 63.3 甲田为中心式传播. 乙田实查成偶数:3;n=60; =14 理论成偶数=1/6014(14-1)=3.3 33.3 乙田不为中心式传播,甲 乙,3、病害流行的区域性,
6、四、植物病害流行的影响因素,毒性病原物存在并有大量增殖的势能,有利于病原物增殖扩散和病情发展的环境条件,有足够支持病害流行的时间,病害流行,主导因素与基本因素,五、植物病害流行的群体遗传学基础 (一) 定向选择和稳定化选择 1、概念 定向选择:是寄主群体对病原物群体中毒性基因的选择性 稳定化选择:是寄主群体对病原物群体中无毒或弱毒性基因的选择性,稳定化选择,定向选择,多品种搭配或水平抗性品种,病原物群体,大面积单一垂直抗性品种,病原物群体,微效基因,弱毒小种或基因,主效基因,毒性小种,无毒小种,2、定向选择的成因及克服办法,二)寄主抗病性和病原物致病性变异 1、寄主抗病性变异 (1)寄主抗性基
7、因变异 (2)病原物毒性改变 (3)环境因素变化 (4)抗病品种兴衰循环 2、病原物毒性小种的形成途径 (1)基因重组:有性杂交、细胞融合、准性生殖 (2)突变:病原物受极端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致病性突然改变 (3)适应:原有小种对抗病品种产生的适应性变化 (4)转变:原的劣势小种上升为优势毒性小种,第二节 植物病害预测预报 一、 植物病害预测概述 (一)概念,依据病害的流行规律,利用经验的或系统模拟的方法估计一定时限之后病害的发生流行状况,称为预测; 由权威机构发布预测结果,称为预报。有时对两者并不作严格的区分,通称病害预测预报,简称病害测报。 病害预测预报主要内容: (1)病害流行因素调查
8、 (2)调查结果分析预测 (3)预测结果 (4)预防或防治措施,二)可供预测病害的条件 1、植物病害应该是生产上重要的,流行规律具有偶发性、突发性或周期性; 2、作物具有经济重要性,当地的主要粮食或经济作物; 3、对病害具有成熟而有效有防治手段 目前我国负责植物病虫害发生流行预测预报工作的部门: 省、地区和县级植保植检站,四)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与预测方法 1根据菌量预测 单循环病害的侵染概率较为稳定,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小,可以根据越冬菌量预测发病数量。 2根据气象条件预测 流行受气象条件影响很大,而初侵染菌源不是限制因素的多循环病害。 3根据菌量和气象条件进行预测 综合菌量和气象因素的流行学效应
9、,作为预测的依据,已用于许多病害。 4根据菌量、气象条件、栽培条件和寄主植物生育状况预测,二、病害预测的程序,一)信息的收集: 1、当年信息收集: (1)越冬菌源量调查 (2)品种抗病性、播插期、感病生育期分析 (3)气象资料与病菌活动期 (4)田间病害发生动态监测:始发期、始发田、品种等 方法:设立观测圃,田间定点观测和田间普查,种子(及病菌起程场所)带菌量检测等。具体方法和计算见实验指导书。 、历史资料收藏:对历年病害发生的资料要注意系统性和完整性收藏,作为当年病害发生预测的重要参考依据。也可用于构建预测模型的基本数据。 、病害地理学的相关信息:相邻地区同类作物病害的发生情况,二)信息处理
10、 1、经验预测法:根据已有的知识、信息和经验进行综合分析 2、数理统计预测:构建数学模型,采用回归分析等 3、计算机模拟技术:信息数字化处理,编程和系统分析 (三)发布预报:公布预报结果。病害发生期、流行程度、危害水平、防治时间、防治对象田和主要作物品种、药剂种类和施药方法,三、现代化预测预报的发展趋势与任务 (一)新技术的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技术进行病害预测: GIS:是将病害地理学、绘图学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在计算机硬件和各种软件支持下将不同来源的空间地物属性信息与地理定位信息相结合,并进行叠加分析,以数据或图象形式发布预测结果。 遥感技术:利用装载在飞机或人造卫星的平台上的照相机或多光谱扫描仪(MSS)等遥感传感器,测定和收集从地表目标物反射的辐射或电磁波数据,从而获得目标物及其相关信息。遥感技术能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大量的及时而有效的数据。 2、多媒体技术发布病害预报: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网,声图文相结合、及时而广泛;可采用音像形式进行交流和指导,二)预测预报的新类型 1、超长期预测 2、负预测(否定性预测) 3、损失与防效预测 4、品种抗性寿命预测 5、病害地位变动预测 6、病害预测指导作用的广泛性 (三)预测预报的重要作物病害增替 经济作物病害可能成为植物保护和病害预测预报的重点,四)构建现代化植物病害监测与防御系统 以寄主病原物相互关
相关知识
病虫害发生和流行规律
植物病虫害发生(流行)规律和预测.ppt
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及预测.ppt 全文免费
阳台盆栽兰花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蔬菜主要病虫害发生流行气象预报模型
常见病虫害防治发生规律.docx
勤于观察花草,掌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可阳台养花无忧!
常见病虫害防治 发生规律
花生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规范化防治技术(实用应用文)
浅谈设施栽培草莓病虫害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网址: 病虫害发生和流行规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02160.html
上一篇: 常见病虫害防治 发生规律 |
下一篇: 花生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规范化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