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我室在黄河流域植被碳汇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和驱动因素方面取得进展

我室在黄河流域植被碳汇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和驱动因素方面取得进展

我室在黄河流域植被碳汇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和驱动因素方面取得进展

时间:2023-11-09  来源:文本大小:【大 | 中 | 小】  【打印】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环境脆弱,是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极为敏感的地区。近几十年来,流域气候变化显著,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发生了明显改变。但流域生态系统植被碳汇功能的年际变异及其驱动机制还缺乏系统了解,解决该问题可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碳中和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是表征植被对大气CO2固存能力的关键指标,明确NPP动态及其驱动机制对优化区域生态系统碳汇资源管理意义重大。

  我室李建军研究员团队,基于光能利用率模型,对黄河流域1999-2018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动态及其驱动因素开展了系统评估。研究显示:黄河流域的多年平均NPP总量达到189.81 Tg C yr-1,研究期内79.63%的区域其NPP显著增加,但受气候影响伴随着明显的年际波动。流域整体NPP增速约为6.76 g C m-2yr-1,其中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关键实施区(流域内半湿润区)NPP增速最大。该区域也主导了流域整体NPP年际变化,贡献超过60%。进一步的驱动机制分析表明,流域大部分区域NPP年际变化同时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但是降水是控制流域NPP年际变异的关键控制因素,主导流域内62.9%区域的NPP年际变化。本研究加深了对生态恢复工程下黄河流域植被碳汇功能动态和驱动机制的理解,可为区域碳汇资源管理措施的优化提供科技支撑。

  该成果近期发表在遥感领域国际知名Top期刊Remote Sensing上,论文第一作者为西安地球环境创新研究院操玥工程师。本研究得到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23-JC-QN-034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41977332)、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开放基金(SKLLQG2240)、自然资源部自然生态系统碳汇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开放基金(CS2023D05)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No. 2020407)的联合资助。

  文章详见:Cao, Y.; Li, H.; Liu, Y.; Zhang, Y.; Jiang, Y.; Dai,W.; Shen, M.; Guo, X.; Qi, W.;

  Li, L.; et al. Regional Contribution and Attribution of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Net Primary P

  roduc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China. Remote Sens. 2023, 15, 5212.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3390/rs15215212 (https://doi.org/10.3390/rs15215212)

  图1 黄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年均值的空间分布(a)及其在不同海拔(b)、干湿带(c)和植被类型(d)的均值分布特征。

图2 黄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趋势的空间格局(a)、显著性(b)、年均值(c)及其年际波动(d)。

       图3 黄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年际变异的驱动因素空间格局(a)、主导因素分局特征(b)、不同干湿带驱动因素相对贡献分布(c)与不同区域影响因素的相对贡献分布(d)。

相关知识

我室在黄河流域植被碳汇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和驱动因素方面取得进展
流域植被覆盖格局时空演变研究综述
近10 a阿克苏流域植被覆盖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地球环境学报》2022年第4期目次——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辑
中国农业系统碳汇功能
黄河流域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公告发布
1999—2010年中国西北地区植被覆盖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岩溶碳汇效应对植被的响应研究进展.pdf
东海所河口渔业生态创新团队在长江口湿地碳汇功能研究方面取得系列研究成果
保护草原增强草原碳汇功能.pdf

网址: 我室在黄河流域植被碳汇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和驱动因素方面取得进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0308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碳汇林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 碳汇能力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