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一不小心“穿越”回去
我们该如何生活呢?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创造和运用简单的石、木工具,同自然界作斗争,谋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一步一步地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首先来说一说饮食文化,吃的方式、吃的内容、吃的观念不断地变换,使得人类体质、社会、文化的进化获得了强劲的动力。让我们一起打开饮食“穿越”指南,重温饮食发展的漫漫长路吧~
3.花卉糕饼饭粥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中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早在先秦时,我们的祖先不只饮花,而且餐花。怎么餐花?《楚辞·九歌》里说得比较具体:“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糗是以黍、米粉合制的糕、饼类食品,加上菊,显然更显馨香了。以花卉为辅料烹制糕饼,唐宋以来,更为普遍。《隋唐嘉话》称:武则天执政时,曾令宫女广采宫中百卉,制成香料,再用这种香料合面蒸糕,名日“百花糕”。遗憾的是,没有列出具体花名。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里记载了许多以花卉制作的糕饼:有一种饼叫“神仙富贵饼”,是以白术切片,与菖蒲同煮一沸,晒干为末,和入山药粉、白面、白蜂蜜,作成饼样,晒干。候客人到来,入笼蒸熟即可上席。如果切成条状,还可以作羹。有一种糕名曰“广寒糕”,大概也取吴刚月中伐桂之意,是采桂花,去其青蒂,洒以甘草水,与米粉拌合,入笼蒸熟即可食用。还有用莲花叶与桔叶一起,捣成汁,加蜂蜜和米粉,做成铜钱大小的饼,入笼蒸熟,据说食之清香,名叫“洞庭饐”。《乾淳岁时记》里,有“九月九日饮新酒,泛萸簪菊,且以菊糕相馈”的记载。明代的《五杂俎》里也说当时有人采菊叶煎面饼,味道比枸杞饼还香。清代《养小录》中记有一种食品叫做“玉兰花瓣”,是把玉兰花用手掐一掐,再挂上面糊,入油锅炸熟,加糖食用。可谓一种以花为主料的油炸点心。
宋八卦菊花纹菱花形铜镜
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花卉蒸饭作粥,也别有风味。南宋时有一名食叫做“金饭”,专用紫茎菊花的正头,以甘草汤和盐少许焯过,待小米饭熬熟时,再放入菊花,使其同熟,据说常食可以明目、延年。宋代还有一种粥叫“梅花粥”,是先将落地的梅花用水洗净,用雪水煮成梅花水,米粥将熟时,再将梅花水兑入粥中同煮,滋味甚佳。据说杨万里食此粥后,赋诗赞曰:“才看腊后得春饶,愁见风前作雪飘。脱蕊收将熬粥吃,落英仍好当香烧。”梅花做面食也很好吃。《山家清供》里记载:用梅花和檀香末入水浸泡,再以此水合面,擀成面页,然后用形似梅花的铁模子将面页凿成一朵朵梅花形状,入水煮熟,捞入事先制好的鸡汤中食用,叫做“梅花汤饼”。近代人们把桂花、玫瑰、月季等加糖制成可以广泛运用的香料,为月饼、糕点、元宵、油糕等千百种食品不可缺少的原料。
清康熙五彩梅花纹瓷杯
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4.花卉菜肴
古人餐花,并不限于制作糕、饼、饭、粥之类的点心食品,还广泛地用它与鸡、鸭、肉、鱼等一起烹制成佐酒下饭的佳肴。殷、周时期的菹、齑等菜肴中曾广取水陆野卉的根、茎、叶、花,或为主料,或作香料。魏、晋以来,随着烹饪技艺的发展,人们用花卉烹制出更多的菜肴羹臛。晋朝傅玄的《菊赋》中有“掇以纤手,承以轻巾,揉以玉英。纳以朱唇”的描写。司马光《晚食菊羹》诗“采撷授厨人,烹瀹调甘酸。毋令姜桂多,失彼真味完。”他惟恐厨师烹羹时投放别的调料过多,把菊花自身的香味破坏了。上述描写,虽令人馋涎欲滴,却没有记述具体的制作方法。《齐民要术》中记载南北朝时有一味菜叫“猪肉鲊”。制作此鲊,离不了茱萸子。其法为:把猪肉切成五寸宽的条,煮熟,再切成薄片,每片都要带皮,然后用粳米饭作糁,以茱萸子、白盐调和,装入瓮中,封严瓮口,经一月之后,即可酿成。吃时可蘸以蒜、姜、醋等。《清异录》里记载了五代时广陵法曹宋龟创制的一种“缕子脍”,是用菊苗和嫩笋垫底,用鲫鱼细切,并配入鲤鱼子制成。可以想象此菜鱼肉玉白,鱼子桔红,菊苗嫩绿,不仅滋味鲜美,而且色彩绚丽,不失为一名脍。《山家清供》里记有宋代一种名菜叫“莲房鱼包”,可谓独出心裁的作品。其法为:选用莲花嫩房,截去底座,挖去瓤,留出孔;将鱼肉切成小块,调以酒浆、香料,装入莲房孔中,再将底座覆盖好,入笼蒸熟,使莲房的特有香味尽入鱼中。林洪有诗赞此菜曰:“锦瓣金房织几重,游鱼何事得相容。涌身既入花房去,好似华池独化龙。”在蒙古族执政的元代,有一道菜叫“炙羊心”。制法是先将羊心投入玫瑰花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让花的香味入肉后,再取出来加盐,用签子串起来在水上炙烤。明代有人将茉莉花的嫩叶洗净,与豆腐一起炖着吃。想必是一种很香的素菜。据《御香缥缈录》载,清末慈禧太后吃过一种菊花火锅。今天有些饭店亦有以菊花火锅飨客。
以花卉作羹,品种更多。春秋战国时期以韭花、菊花、蓼等烹羹,常为贵族宴客或祭祀所用。唐代有“桂花鲜栗羹”,以西湖的藕粉和栗片为主料,撒上桂花,色泽滋味都很出众。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对于菊羹很感兴趣。南宋时有人用芙蓉花去掉心蒂,用火焯过,与豆腐合烹为羹,清素芳香,林洪见此羹红白交错,宛如雪后彩霞,特命名曰“雪霞羹”。明、清时,人们用兰花、菊花、玫瑰等各种花卉作羹更是花样翻新,奇妙异常了。
清青花缠枝菊花兽耳瓷挂瓶
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5.花卉制酱
用花卉制酱,历史悠久。西汉枚乘的名赋《七发》中就有“熊蹯之臑,芍药之酱。”把芍药酱与烹熊掌相提并论,足见其珍贵。古人常把桂花、兰花及五味与芍药酱一起食用,又常把五味称为“芍药”。玫瑰香气浓烈,亦被作为制酱的上乘原料。王世懋的《花疏》中说:“玫瑰,非奇花也。然色媚而香甚,旖旎可食可佩。园林中宜多种。”高濂的《花草谱》称:玫瑰“以糖霜同捣收藏之,谓之玫瑰酱。各用俱可。”此外蔷薇花、茱萸花、桂花、牡丹、月季等花,历代都曾作为制酱的佳品。
花卉在饮馔中不只担任配角,有时还是主角。陶弘景说:蔷薇花的嫩叶煮熟,换水浸淘几次,用油、盐调食,可以当饭。王象晋《群芳谱》称:“玫瑰之全花,以白梅水浸之,去其涩汁,用蜂蜜煎制,吃来甚香。百合从来就是作羹、作蜜饯的主料。甘菊的嫩头,用汤焯过就可吃。若用甘草水及山药粉挂糊,入油锅炸后,更加甘美。清代有一种食品叫“牡丹花瓣”,是把花瓣用汤焯过,以蜜浸或肉汁烩着吃。
青釉刻花牡丹纹盘
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清雍正紫地粉彩牡丹纹小瓷碗
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本次“穿越”到此结束啦
一起期待下一次的“穿越”
览古观今
看看古代人都吃点啥
感受饮食中蕴含的深厚历史!
参考资料:
[1] 王明德,王子辉著,中国古代饮食,陕西人民出版社.
[2] 黎虎主编.《汉唐饮食文化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文稿/编辑:杨萌雅
审核:周瑞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一)——从“头”说起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二)——脂泽粉黛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三)——大唐遗宝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四)——粟特风情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五)——云想衣裳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六)——熠熠铜镜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七)——长安娱乐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八)——玉盘珍馐
彩陶|跟着祖先学制陶,教你称霸陶艺室
彩陶|人面鱼纹盆 子非鱼,却知鱼之乐
玉杂 | 小棍棍的数学大智慧“问君能有几多筹”
金银|唐朝银饼饼的自述,请叫我富贵儿~
青铜 |来自西周的关爱提示:勤洗手 少生病
玉杂|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水晶多曲长杯
杂器| 理科钢铁直男的爆款数学课,速来围观
壁画|您的好友唐墓壁画邀请您:像爱护文物一样爱护动物
金银|穿越千年的绝美头饰
玉杂|隋唐玻璃器:愿你通透 纯净 无瑕
金银|从秦公一号大墓金器一组浅谈秦国金器
青铜 | 龙的自述
青铜|函皇父鼎:我就是我 是颜色不一样的青铜器
青铜器|带你走近秦国的“大橙武”——青铜剑
(版权所有 转载注明)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肺癌术后饮食调整与营养补充指南
花卉饮食ppt
花卉饮食:花卉不单单被当做观赏品,还可以和饮食结合
肠胃不适调理与饮食健康指南:舒适胃肠,餐餐安心
《饮食养生汇》600集健康视频
花饮食
花卉饮食极简史:真香!
中国古代花卉饮食考略
花卉饮食休闲花馆创业计划书
花粉症的饮食保健
网址: 饮食“穿越”指南:异彩纷呈的花卉饮食(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04105.html
上一篇: 春天来了,你吃花了吗 |
下一篇: Enjoy此刻|广东人的“花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