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卉的繁殖技术.ppt

花卉的繁殖技术.ppt

(二)茎插繁殖 1、露地扦插和室内扦插 (1)露地扦插: 露地床插大量繁殖,可覆盖塑料棚或荫棚。 (2)室内扦插: 扣瓶扦插 大盆密插 暗瓶水插 露地扦插 2、不同插穗的扦插方法 (1)芽叶插:插穗仅有一芽一叶。如橡皮树 (2)软材扦插:选取5-10CM枝梢为插穗。采生长健壮成龄中较年幼的母株的枝条。插条必须保留一部分叶片。 (3)半软材扦插:木本花卉常采用。插穗应选取较充实的部分,可弃去枝梢部分,保留下段枝条备用,如月季。 (4)硬材扦插:叫休眠期扦插,用于园林树木育苗。 (三)根插 有些宿根花卉能从根上产生不定芽形成幼株,可用根插。 一般该花卉具有粗壮的根,粗度不应小于2MM,同种花卉,较粗较长的含营养物质多,易成活。 可在晚秋和早春进行根插。冬季也可在温室或温床中扦插。 如秋牡丹、芍药等。 牡丹 扦插时期 依花卉的种类不同,各有其最适时期。 1.一些宿根花卉: 茎插时,春季发芽后--秋季生长停止前均可进行。 在露地苗床或冷床中进行时,最适时期在夏季7、8月雨季期间。 2.多年生花卉作一、二、年生栽培的种类:如一串红、金鱼草、三色堇、美女樱、藿香蓟等。 3.多数木本花卉 在雨季扦插。 扦插生根的环境条件 1、温度: 软材扦插宜在20-25度进行 热带植物可在25-30度 耐寒性花卉可稍低。 基质温度(底温)需稍高于气温3-6度,可促进根的发生。气温低抑制枝叶的生长。 2、湿度 基质要湿润,以50-60%的土壤含水量为适宜。水分过多常使插穗腐烂。扦插初期,愈伤组织形成需较多水分,以后应减少水分。 空气湿度,80-90%为宜,可减少插穗枝叶中的水分的过分蒸发。 3、光照 软材扦插带有顶芽和叶片,要在日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但不能强光。 扦插初期给以适度的遮荫。 4、氧气 扦插基质要有足够的氧气。 用河沙、泥炭和其他轻松土壤作为适宜的扦插基质。 通常靠盆边容易生根。 (二)压条 定义 将接近地面的枝条,在其基部堆土或将其下部压入土中。较高的枝条用高压法,以湿润的土壤或青苔包围枝条被切伤部分,待生根后剪离,重新栽植成一独立的新植株。 优点 容易成活,能保持原有品种的特性,你解决其他方法不容易繁殖的种类。 仅用于:一些温室花木类。如扶桑、叶子花、变叶木、白兰花、山茶花等。 三、嫁接和压条繁殖 (一)嫁接 把植物体的一部分(接穗)嫁接到另外一植物体上(砧木),其组织相互愈合后,培养成独立个体的繁殖方法。 用于:难扦插和难获得种子的花木类。 优点:比种子繁殖的实生苗提早开花,保持接穗的优良品质。选择抗性强的和不同的生长势的砧木。 * 播种繁殖 播种繁殖也叫有性繁殖。 播种繁殖操作非常简单,但也有些缺点。 如出苗太慢,牡丹花从播种到出苗一般需要3--5年。 一年生草本花卉是全部是用播种法繁殖的。一串红,凤仙花,翠菊,百日草,鸡冠花,半支莲,千日红,波斯菊,麦杆菊牵牛花,长春花,含羞草,冬珊瑚。 二年生草本花卉;猫脸花,金盏菊,矢车菊,桂竹香,矮雪轮,紫罗兰,矮牵牛,石竹,雏菊,虞美人。 优点: (1)贮运方便。如果用切块的话,运输起来麻烦,对保存条件也有较高的要求。 (2)播种方便。播种直接撒播或机播到地里自然比一株株地移植要方便的多,也易成活。 缺点: (1)繁殖条件受限。 必须要经过开花、结实、成熟、收获这样的漫长过程,繁殖速度慢,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2)遗传稳定性差。 如果是杂交种的话,杂种优势不能保持。而且在制种过程中可能有混杂,使得种子纯度降低 (3)生育期长。 对于有些开花植物来说,实生植株从播种到开花结实需要一个童期,即无性生长期,才能分化出有性器官。而切块本身的分化程度高,开花结实较早,可以较早获得经济收益。 无性繁殖 一、分生繁殖 是人为地将植物体分生出来的幼植物体(如吸芽、珠芽等)。 或者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如走茎和变态茎等)与母株分离或分割,另行栽植而形成独立生活的新植株的方法。 二、扦插繁殖 取植物茎、叶、根的一部分,插入沙或其他基质中,使其生根或发芽成为新的植株的繁殖方法。 (一)叶插 能叶插的花卉,多具有粗壮的叶柄、叶脉或肥厚之叶片。 1、全叶插:用完整叶片为插穗。 (1)平置法:如落地生根、秋海棠。 (2)直插法:又叫叶柄插法。如非洲紫罗兰、耐寒苣苔、球

相关知识

花卉的繁殖技术课件
《园林花卉的繁殖》PPT课件.ppt
《花卉的繁殖技术》课件
《花卉的繁殖》PPT课件
花卉繁殖.ppt
《花卉种苗繁育技术》PPT课件.ppt资源
花卉的繁殖.ppt
花卉的繁殖ppt课件
《花卉的繁殖技术》课件.pptx
五章花卉繁殖.ppt

网址: 花卉的繁殖技术.ppt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0506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鲜花店开业素材
下一篇: 肉牛繁殖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