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本“木头工程师”头条号“森林病虫害识别图鉴和防治口诀”付费专栏中部分相关内容编著而成的《林木食叶害虫野外识别手册》已由中国林业出版社于2022年8月投资出版,并于2022年8月荣获“2022年度安徽省优秀科普作品”。
欢迎关注“木头工程师”,共同传播昆虫知识,感受自然之美。
口诀
修长身体略显扁平,短小鞘翅坎肩相近;短翅花萤毒隐翅虫,区分两者待它飞停;毒隐翅虫后翅藏起,后翅暴露短翅花萤。短翅花萤无毒无害,毒隐翅虫有毒当心。
释义
展开剩余64%
毒隐翅虫又叫青腰虫,号称“移动的硫酸”,属于鞘翅目隐翅虫科毒隐翅虫属昆虫。成虫小到中型,细长,两侧平行,或末端尖削,略扁平;触角丝状或棒状,细长,一般10-11节。鞘翅多短而厚,长约等于宽,后翅发达,膜质,不飞行时折叠藏在鞘翅下面。大部分腹节外露。有些种类翅退化;有些种类鞘翅发达,完全盖住后翅及腹部。
毒隐翅虫喜潮湿环境,常昼伏夜出,有趋光性;食性杂,多食腐败的动植物、花粉、菌类,也捕食小型昆虫。毒隐翅虫体内的隐翅虫毒素触及人及动物皮肤时能引起皮肤坏死或灼伤、溃疡等。
短翅花萤又叫短翅菊虎,属于鞘翅目花萤科短翅花萤属昆虫。成虫鞘翅退化无法覆盖后翅,不飞行时后翅也不会折叠,而是直接暴露在外,覆盖着腹部的。
短翅花萤分布广,成虫多见于花草丛中,常捕食蚜虫,对人类无毒无害。
读原创歌诀、赏生态照片、识美丽昆虫
,请关注木头工程师的头条号“木头工程师”,这里有好多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打油诗和生态照片哟。图文均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