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博乐市棉花生产全产业链实施情况

博乐市棉花生产全产业链实施情况

一、博乐市棉花种植情况

棉花一直是博乐市支柱产业,近几年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45万亩左右,皮棉单产稳定在145公斤左右,皮棉总产稳定在6.5万吨左右。2021年播种面积44.35万亩,较去年减少0.86万亩。主要品种布局:在重病区主要推广新陆早54号、新陆早66号、新陆早77号;在轻病区主要推广金丰源J206-5、创棉508、新陆早76号。

二、博乐市推动优质高产棉区发展工作举措

(一)多措并举,增强棉花市场竞争力

博乐市加大优质、高产、适合机采棉花品种的选育,加强市场规范化管理力度,推广绿色防控、节水滴灌、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逐步实现“生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全程机械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组织化”。

1.优化棉花布局,做强加工产业。博乐市主动应对棉花去库存,突出抓好棉花种植和加工业两个重点环节,做优做强棉花产业。一是优化布局。博乐市对本地的棉花种植情况进行了摸底调研,初步确立了博乐市的优质棉花种植布局,主要在达勒特镇、贝林哈日莫墩乡、乌图布拉格镇。二是统一品种。通过统一棉花品种,抓好棉花的生产、收购、加工等各环节的管理,提高棉花质量,推进棉花走向精深加工的高档原棉。指导好棉花良种繁育工作,保障棉花种子质量。三是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博乐市现有新疆斯立达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金鑫昱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两家棉纺厂,为提高棉花加工质量,各企业投入资金进行轧花工艺的技术升级改造,都已完成了对机采棉清理流程的升级改造;积极对接疆内外棉纺企业,根据棉纺企业的用棉需求,制定了不同的原棉标准。

2.多管齐下,突出降成本。在提高棉花新技术覆盖率和到位率上下功夫的同时,跳出农业谋出路,多渠道增加棉农收入。一是稳步推进适度规模化经营。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制度改革,在实施项目的同时,对土地确权工作进行了全面普查,通过发展合作社、联户经营、土地入股、反包倒租、经营权抵押担保等多种形式,在推进适度规模化经营上创新突破。二是切实推进高标准机械化整地技术。棉花地块条田基础设施建设全部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地块全部实施大马力机械作业,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墒的整地要求,犁地深度在25-30厘米。三是严格落实“一控两减三基本”措施。积极引导棉农进行绿色防控,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增加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四是积极推广废旧地膜回收技术。博乐市自2015年实施清洁农业生产项目以来,由于政策的高位推动,项目资金的大力扶持,全市加大了对土壤残膜污染的治理工作,建成了政府、农户、回收企业的一种多部门联动的治理模式,通过回收企业的回收再利用,残膜回收率逐年提高。2017年根据自治区质监局下发的《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强制性地方标准,全市统一推广使用0.01毫米的地膜。五是全面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统筹推进农艺、农机信息化融合发展,探索新技术推广机制,据2020年统计,博乐市拥有100马力以上农机具750台,200马力以上农机具66台。今年棉花采用卫星导航播种、精量播种和机采棉种植模式达100%,标准化作业达100%;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导向,调整装备存量、优化增量。加大机采棉推广力度,完成机采棉模式种植100%。六是有效管控三丝。机采棉采收前集中清理田间地膜、滴灌带,推行采收、装卸、运输全程不落地;在轧花厂严格执行分类堆垛,做到单收、单储、单轧,严格防控“三丝”。七是引入农机作业竞争机制。各企业主体积极探索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引入农机作业竞争机制,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农户赢得了实惠。八是降低植棉成本。通过稳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强化先进适用技术服务、全面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大力推进棉花绿色防控等措施降低棉花种植成本。

(二)多元发展,探索不同利益联结机制

轧花企业发挥纽带作用,与上游用棉企业签订皮棉销售优质优价订单,同时与下游植棉农民合作社签订籽棉收购合同,生产出用棉企业需要的皮棉,形成棉花产加销一体化利益联结机制,利益联结方式呈现多元化。

1.以轧花企业为带动。企业以收储和轧花为经营主体,牵头成立合作社,为社员集中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降低农资投入成本,并对资金紧张的农户进行部分垫资,对于符合标准的籽棉优价收购,皮棉主要通过郑州商品交易所,以期货合约的方式销售。如,博乐市达勒特镇中亚专业合作社,对每亩能交售300㎏以上籽棉的农户,每亩免费提供2㎏棉花种子,轧花后通过棉花期货合约的方式销售,优质棉每吨可多卖1000—2000元,正在探索“轧花企业(合作社)+农户+期货合约”的产业链。

2.以基地为带动。企业为国有控股企业,自身拥有国有土地,通过分包给农户,由农户种植,企业对农户从种植到收购统一进行技术服务和指导,对于符合标准的籽棉优价收购,皮棉主要向内地省市流通。如,聚鑫棉业,该公司自身拥有国有土地4.4万亩,每年同农户签订一次分包合同,加强对农户的管理;棉花品种由农户代表推选,通过考察后选定;企业自身拥有轧花厂,对绒长和比强度达到标准的籽棉,以每公斤加价0.2元的方式进行收购,同多家纺织厂签订了生产订单。

3.以合作社为带动。合作社以“带地入社、按股分红、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原则,通过二次分红吸引农户积极入社。如,博乐市拓垦农机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对社员的土地进行整合,以全额垫资的方式统一贷款、统一采购农资、统一播种、统一田管、统一采收、统一加工、统一销售,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收益;合作社将播种、装接滴灌带、打药等田管措施统一价格,按亩分包到人,提高了个人劳动收入;该社采用自带打包功能的第五代约翰迪尔采棉机采棉,对采收并完成打包的部分籽棉在田间按质拍卖给轧花厂,对于增收的部分分红给农户;部分籽棉以招标的形式找轧花厂代轧花,皮棉计划在郑州商品交易所通过期货的方式销售;正在探索“合作社+农户+期货(纺织厂)”的产业链形式。

(三)项目支撑,为棉花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棉花目标价格改革项目的实施为棉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加强探索,为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支撑机采棉栽培模式进一步创新。

1.积极探索多种机采棉种植模式,对比产量、质量等数据变化。全市继续推广“寛早优”种植模式、一膜四行种植模式。

2.加强示范区棉花品种数据库建设。为提高棉花的品质和产量,博乐市种子管理站自2008年以来,持续开展棉花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并承担国家级、自治区级、自治州级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棉花品种大田对比试验,多年来建成了稳定的品种数据资料;试验地采用滴灌、人工和机械播种、科学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管理措施,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试验的要求对出苗、开花、结铃、吐絮及抗病性等大田数据进行认真采集和整理,当前正在处于棉花收获期,技术人员正在进行人工收获、室内考种和数据整理工作,为全市大田用种提供科学依据。

3.拓宽销售渠道,改变现有单一的购销方式。充分利用国内棉花现货、期货、电子撮合三大市场进行交易,博乐市大部分棉花加工企业是做现货交易,部分棉花加工企业积极探索期货和电子撮合交易,如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中亚有限责任公司、博乐市聚鑫棉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个别合作社也在探索期货和电子撮合交易皮棉,提高合作社社员的收入,如博乐市拓垦农机专业合作社。

审核人:孙春生

相关知识

博乐市棉花生产全产业链实施情况
博州:以供给侧改革为抓手 着力抓好棉花产业提质增效——
破解棉花产业链困局需多管齐下
博乐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开展花卉检疫工作
[中国纺织报]2023中国国际棉花会议举行,行业人士呼吁提升中国棉花品牌力量
北京全国棉花交易市场集团有限公司: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物流配送平台建设项目
要可持续发展,棉花该这样种
当前棉花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和趋势预测
山东菏泽特色花卉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30亿元
农业农村部:2023年棉花中后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网址: 博乐市棉花生产全产业链实施情况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0559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疫情常态化防控 今年沪上花卉市场
下一篇: 关岭县开展鼠害绿色防控示范项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