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花卉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刘燕
(
榆林市园林管理处陕西
榆林
719000)
G
r
eehouse
Flo
w
er
Common
Pest
Cont
r
ol
T
echnology
Liu
Yan
(GardenManagement
Office
Yu
Lin,
Yu
Lin
719000,
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protected
the
special
In
view
of
protected
the
spe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n
the
basis
of
full
investigation,
the
damage
degree
of
protection,
the
main
flower
diseases
and
occurrence
variety
conditions,
damage
and
control
technology
is
expounded,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tection
flowers
pest
control
should
adhere
to
the
"preven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reatment"
principle,
and
actively
take
preventive
methods
of
agriculture,
in
order
to
enhance
plant
resistance
as
the
foundation,
strengthen
ecological
regulation
has
taken
the
biological
and
physical
control
objective,
regular
control
and
timely
use
of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toxicitypesticides
to
control
a
combina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ontrollingdiseases
and
pests,flower
production
andhigh
efficiency.
Keywords:
protected
flower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2.1.2
白粉病的为害特点及其发生规律
病害常发生在叶片、嫩
梢、花梗和花蕾上感病部位的表面
均布满白色粉层后期还可能散生共褐色到黑色小粒点。发病被
期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以后逐渐扩大成边
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斑好似撒上一层白粉一样。发病严重时
病叶皱缩卷曲嫩梢向下弯曲或枯死花蕾不能正常展开影响
植株生长、开花和观赏效果。
此病由真菌单丝壳引起病原以闭囊孢子散出传播侵染发
病。在冬春加温温室内该病还可以继续为害植株这批病株上的
分生孢子可成为翌年春棚及露地花卉白粉病的菌源。当环境适宜
时病菌随气流传播到寄生叶片上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然后
病菌又在病株上迅速繁殖并引起多次重复侵染。病菌分生孢子
萌发适温为
10~20
℃
14
℃
以下即不再萌发高于
30
℃
易失去
活性
。
一般
温室
内光线
不
足
通
气不
良
闷
热或
温度忽
高
忽低
时
病势发展快。白粉病对温室花卉为害特别严重主要为害瓜叶菊
月季等。
2.1.3
炭疽病的为害特点及其发生规律
主要为害叶片和茎部以及
叶柄、芽鳞还有一些球茎等。此病
对幼嫩的组织为害最大。茎被感染后出现浅褐色、长圆形、略下
沉的小斑后扩大成不规则形大斑中央呈浅灰色边缘为浅红
褐色病茎歪扭弯曲严重时会引起折伏幼苗被侵染后能快速
枯死。叶上病斑初为长圆形小斑略下沉以后扩大为不规则的
黑褐色大形病斑后期病斑可形成穿孔幼叶受害后皱缩弯曲。
成株叶片上病斑初为淡黄色近圆形水渍状斑点扩大后呈红褐色
斑
。
外
围有
黄色
晕环
。
几个
病斑
可以连
成
片
病
斑上有
黑
色小
点
。
干燥时病斑龟裂穿孔潮湿时斑面生粉红色粘稠物。
本病由真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成分生孢子盘在病组织或
病株体上越冬。第二年产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风雨
传播。主要通过伤口侵入为害。湿度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在
气温
24
℃
左右相对湿度达
70
%
以上本病极易流行。湿度越
低潜育期越长当湿度降至
54%
以下时病害将受到明显抑制。
还有盆花摆放过密叶子交叉感染以及高湿闷热通风不良而
致。主要为害兰花、茉莉、万年青等观叶植物。
2.1.4
叶斑病为害特点及其发生规律
叶斑病
包
括黑
斑
病
、
褐
斑
病
、
轮
斑病
等
。
都
是局
部侵染
引
起
叶片局部坏死并产生各种颜色、形状的病斑或穿孔等。该病可为
害叶、茎、枝及花。下部叶片和枝条发病较多。叶片上病斑初为
淡绿色水渍状小圆斑后期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红
褐色病斑中央灰白色并产生黑色的霉状物。枯死的病叶仍留
于茎上
。
茎
及
枝
上病斑
环
割茎
部
一周时
病
斑
以
上的枝
叶
便枯
萎
。
花柄感病能引起花蕾枯死。花蕾感病时花瓣不能正常开放并
向一侧扭曲形成畸形花。
多在低温多雾通风不良管理粗放条件下发生。这些病菌
1
温室花卉病虫害发生的特点
温室花卉栽培在人工设施环境下进行与露地栽培的环境条
件有根本区别即有利于花卉周年生产和供应也为病虫害的发
生流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棚室栽培的迅速发展使病虫害
种类显著增加为害程度明显加重并为露地花卉提供了菌源和
虫源。
1.1
土壤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土壤是花卉的根系环境也是多种
病原菌越冬的场所。由于
花卉根
系
的分
泌
物质和
病
根的
残
留
使土
壤
微
生
物逐渐
失
去平
衡
病菌数量不断增加诱使病害的发生。
1.2
空气湿度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棚室在寒冷季节夜晚密闭保
温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可达
90
%~100
%
造成高湿的环境对花卉生长发育不利其抗病性
降低却适宜多种病原真菌、细菌的萌发侵染和繁殖。
1.3
湿度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温度对害虫分布地区及发生为害的
影响比湿度更重要。如温
室白粉虱在北方寒冷地区不能在露地过冬可在温室中继续繁
殖并形成虫源基地已发展成为花卉上的大害虫。
1.4
寄主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植物病原细菌无直接穿透寄主表皮
而侵入的能力主要通过
对寄主表皮的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也可通过农事操作如嫁接
和切花的刀具传播。由于温室的环境比较单一寄主对病虫害的
大量发生也提供了有利条件。
2
保护地花卉的主要病虫害及发生规律
2.1
主要病害及其发生规律
2.1.1
灰霉病的为害特点及其发生规律
灰霉病
是
保护
地
花卉最
常
见
的
为害最
大
的一
种
直菌性
病
害。
病状复杂有疫病、溃疡病、球茎、鳞茎及种子等器官的腐烂病
幼苗的猝倒病等。灰霉病为害叶片、叶柄及花也常发生于叶类
和叶缘处。叶柄、花梗及嫩茎被害处变纤细呈褐软腐病斑多
发生在叶尖及叶缘处。叶柄、花梗及嫩茎被害处变纤细呈褐色
腐烂并下折。感病部位在潮湿的条件下表面均匀布满灰色的
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
灰霉病由灰葡萄孢属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
子随病残组织或菌核在土壤内越冬经气流、浇水和农事作业等
传播苗房温度在
2~35
℃
空气相对湿度
80
%
以上幼苗即可
发病
温度
2
0
~
2
5
℃
相对温度
90
%
以
上或
幼苗
表面有
冰
膜时最
易发病其中湿度是发病的关键因素。早春如遇连阴雨或寒流大
风天气不利秒房放风造成高湿、低温的环境病害往往严重。
播种过密管理不及时幼苗徒长。会加重病情。灰霉病是温室
中常见的病害为害十分严重。寄主范围甚广。主要为害四季海
棠、天竺葵、瓜叶菊、一品红等多种花卉。
[
收稿日期
]
2013
-
12
-
10
[
作者简介
]
刘艳
(1981
-
)
女榆林人专科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生态学。
[
摘
要
]
针对花卉保护地特殊的生态环境条件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保护地主要花卉病虫的为害程度、发生条件、为害品种及防治技术进
行阐述并提出了保护地花卉病虫害防治应坚持
“
防重于治
”
的方针积极采取农业的防治方法以增强植株抗性为基础加强生态调控有目的
的采取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定期化控制与适时采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相结合从而达到防治病虫的目的达到花卉生产高效益的目的。
[
关键词
]
保护地花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
中图分类号
]TQ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7
-
1865(2014)05
-
0094
-
02
相关知识
温室花卉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pdf
刍议园艺花卉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温室观赏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
花卉温室病虫害防治措施
园林花卉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城市园林花卉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园艺花卉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园艺花卉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园艺花卉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园艺花卉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网址: 温室花卉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06869.html
上一篇: 怎样防治花生种苗期病虫害 |
下一篇: 病虫害防治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