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守得花开香满园

守得花开香满园

金秋九月,清流县嵩溪镇元山村种花大户巫桂亮准时赶到花卉基地,打开钢架大棚上的“天窗”,让棚内外空气对流,防止晴好天气导致棚内温度过高,影响花卉品质。“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买花的人越来越多了。”巫桂亮谈到花卉产业发展的大好势头,乐开了怀。

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了漳州水仙花、漳浦蝴蝶兰与人参榕、龙海沙生植物与高端苗木、南靖兰花、漳平杜鹃、连城兰花、武平富贵籽、清流鲜切花、延平百合花等多个花卉产业集群,全省现有花卉大中型企业2500多家,花卉专业户3.6万户,从业人员达49万人。截至2019年底,全省花卉种植面积达138.4万亩,全产业链总产值889.4亿元,实现销售额452.8亿元,出口额14996.6万美元。

选准“一枝花” 奔向致富路

清流县是我省花卉产业新兴县之一,建有国家级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主要产品为非洲菊、切花月季、荷兰菊、百合等鲜切花和紫薇、罗汉松、福建山樱花、桂花等。从“小打小闹”到我省鲜切花主产区,并发展成为年产值过40亿元的特色产业,花卉这一“美丽产业”已成为清流县的重要支柱产业。2019年清流县成功脱贫摘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清流如何凭借小小鲜花实现“蝶变”?

清流花卉产业的华丽升级,得益于政府的鼓励与支持。2012年以来,省林业局累计安排清流县花卉项目资金3761万元,应用于引进优质花卉苗木品种、建立种源圃、选育优良品种、建设花卉智能温室大棚、苗木生产示范基地等。这些资金的投入,使清流县花卉苗木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并逐渐发展壮大的巨大变化。

如火如荼的“花海清流”建设,促进花卉产业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新特色,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元山村就是一个缩影。元山村属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全村367户,其中有280余户从事花卉种植业,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740亩,产值达4000余万元。

一朵花,催开了产业的盛放。元山村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企合作、农企双赢”模式,带动贫困农户参与花卉苗木生产经营;打造鲜切花“采摘-包装-销售”一条龙服务,提高鲜切花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2017-2019年省级财政花卉产业发展项目下达补助资金150.5万,扶持元山村清流县百合花卉合作社、清流县鑫元亮农林开发有限公司。今年疫情期间,因鲜切花无法上市交易,拨付补助147.47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129.89万元,县级财政资金17.58万元),惠及花企12家、专业户589户,其中花卉种植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另外,元山村争取扶贫资金50万元,在洋塅新建2.5亩现代智能温控花卉大棚,打造富有元山特色的“七彩花田”,进一提升设施生产水平,使温室大棚成为元山花卉对外展示的窗口;引入电商合作,积极打开产品销路,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增收致富,村民人均收入达万元以上,因花卉脱贫的贫困户占半数以上;村里的面貌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进入村庄犹如进入了一个花花世界。

花卉业带动了元山村、青山村、孙坊村、石下村等扶贫开发重点村的发展,铺就了农民脱贫致富之路。

齐心盼脱贫 满园尽春光

在连城县朋口镇绿金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里,数万株兰花争芳斗艳、芳香扑鼻。不远处,是占地1000平方米的用于培育优质兰花新品种的现代化智能钢架大棚。该合作社的负责人张松妹因意外致残,但她没有放弃自己的事业,靠着兰花种植还清了几十万的债款。随着朋口被评为“中国兰花名镇”,连城兰花产业实现了腾飞,张松妹的兰花事业也蒸蒸日上。

连城县被誉为中国兰花之乡,主要产品有中国兰花(建兰、寒兰、春兰)和铁皮石斛。连城县充分发挥兰花资源和技术优势,实施“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建设集兰花组培研发、生产交易、研学研讨、电子商务中心等综合一体的“兰花产业带”,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花农参与到兰花产业中,为助力脱贫攻坚打下良好基础。2019年全县兰花种植面积4400亩,年产国兰成品苗1亿株,品种1200多个,全产业链产值达13亿元,其中第一产值达7.9亿元,销售额达4.9亿元。

“‘兰花产业带’带火了连城兰花产业,也拓宽了乡村振兴、脱贫致富路。”桂花村党支部书记饶炎明说。连城兰花产业带良增示范区始建于2018年,以“兰花产业+互联网+党建+扶贫+创业”为主导,依托“前店后圃”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模式,现有兰花智能温室大棚3万多平方米,兰花展示区门店6家,2019年兰花产值1000多万元,销售额达400多万元,带动13户贫困户致富。

以产业联盟为抓手,构建产业扶贫利益融合共同体。连城县把福建连城兰花股份有限公司、连城县联兴兰花合作社、连城县绿金花卉专业合作社等重点兰花龙头企业列为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对贫困户进行就业帮扶、技术帮扶、示范点集中帮扶。以朋口镇为中心,辐射莒溪、宣和、新泉、庙前等乡镇,带动147家兰花企业及合作社,共3040户兰农共同发展,从业人员1.2万人,兰农人均纯收入达3.6万元。

在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引导农民组建专业生产联合体,带动农民加盟兰花种植。在此情形下,桂源兰圃、狗子脑兰花专业合作社、常青花卉苑、诚语花卉苗圃、福林种植农场相继成立,连城县兰花产业带良增示范区就此正式成立。截止2019年,示范区的展示区门店面积达到近1600平方米,兰花智能温室大棚面积超过30亩,营业收入突破500万元。

引进激励机制,激发贫困户发展生产的内生动力。2018年合作社立足于“政府搭台、企业补台、贫困户唱戏”模式,发展激励性产业扶贫项目,激发贫困化发展生产的内在动力,让贫困户树立“多劳多得,不劳不获”得理念,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到兰花产业中,带动良增村和桂花村13个贫困家庭共计32人于2017年实现全面脱贫。通过上述扶贫举措,贫困人口的劳动技能得以提高,贫困户人均年增收5000元,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严冬千霜过 凌寒香如故

今年以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省林木种苗总站在局党组的组织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推进花卉苗木千亿元产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贯彻落实扶持政策,全力支持花企花农度过难关。截至7月21日,已向18家鲜切花生产企业和730个专业户发放补助资金262.36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2户,较好地缓解了花企花农,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产的困难。加强指导与服务,加快企业复工复产。稳步推进龙海、漳浦、漳平等传统优势花卉重点县(市)发展的同时,大力扶持清流、屏南、延平等新兴县(区)发展,打造“一县一业、一镇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同时,创新营销模式,组织开展直销、促销、预售、秒杀等活动。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休闲旅游、园林养管等服务业和干花假花、工具机械等上下游相关产业,进一步延伸拓展花卉苗木产业链,推动花卉苗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屈原谱兰,陶潜惜菊,陆放翁赞梅,周敦颐爱莲,自古以来,历代都不乏爱花的文人雅士。在现代,人们养花、赏花已成为一种生活时尚。花卉苗木产业一路高歌,不仅陶冶群众的生活情趣,还拉动经济增长,在全省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改善、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富民惠民的新兴产业,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做出了积极贡献。

来源:海峡农业杂志社 记者 石玲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西华营镇: 玫瑰花开香满园,花农丰收笑开颜
广州流花湖畔数千株月季花开满园
花开满园,玫瑰花节来啦!
紫薇花开香满园
最好养的室内花卉居然是它?养了这个之后让家里一年四季花开满园
茉莉花施肥、浇水都有技巧,夏天开花多,满园飘香
康熙河社区:以花会友香满园 花卉科普进社区
一年四季花开满园,金山这里的“屋顶花园”热闹非凡
上海植物园芳香植物基地花开香满园
仙湖植物园:满园花开,只待你来

网址: 守得花开香满园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0756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中国百合第一县”辽宁凌源推动花
下一篇: 一朵花的产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