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首届花厅论坛在新沂市举行 花厅遗址计划开展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首届花厅论坛在新沂市举行 花厅遗址计划开展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吴楠)4月15日,以“花厅遗址与饮食考古”为主题的首届花厅论坛在江苏省新沂市举行。与会学者谈到了花厅遗址的学术价值、花厅遗址考古遗址公园的设想、生物考古视野下的中国古人饮食、以及考古稳定同位素在先民食谱研究中的应用等。

首届花厅论坛在江苏省新沂市举行

首届花厅论坛在江苏省新沂市举行

首届花厅论坛在江苏省新沂市举行

  花厅遗址位于江苏新沂市马陵山西麓,是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重要聚落遗址,最早发现并经过正式发掘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和最早出现殉人现象的遗址,同时兼有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和太湖地区良渚文化两种文化因素,为认识中国史前时期不同文化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模式提供了例证。

花厅遗址

  花厅遗址占地面积大约有70万平方米,主要由墓葬分布区和遗址居住区组成。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对花厅遗址进行过多次考古发掘,前4次发掘面积3200平方米,发现墓葬85座,出土陶器1058件、石器134件、玉器1091件、骨器123件。出版有《花厅:新石器时代墓地发掘报告》。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指导委员会主任王仁湘、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栾丰实、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黄建秋、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贺云翱分别以“考古说煎饼”“花厅遗址的学术价值”“花厅——南北文化交融的中枢”“由花厅遗址引发的三点思考”为主题进行演讲。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璧,外径长19.6cm、内径长3.6cm、厚1.6cm,1987年于新沂市花厅村征集入藏。图片由新沂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提供)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夹砂红陶鬶,花厅遗址出土,通高24.5cm,腹径16.3cm。(图片由新沂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提供)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串饰,花厅遗址M60出土。(图片由新沂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提供)

墓主脚后殉人骨架。(图片由新沂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提供)

  学术研讨环节,与会学者分别围绕“花厅考古遗址公园的设想”“从花厅考古看考古发掘计划的长效性”“张光直先生和《中国文化中的食物》”“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酒器”“花厅与蒋庄——陶器所见大汶口文化与良渚文化的南北交汇”“苏北地区在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历史定位”“一水分南北:从考古与文献材料谈淮河的早期边界性”“民以食为天——饮食从古代到现在的演变”“餐饮业的发展——我的一点认知与感悟”“透骨见人:生物考古视野下的中国古人饮食”“考古稳定同位素在先民食谱研究中的应用”“历史长轴中的良渚文化水稻产量”“考古遗址中食用犬类遗存的判断方法”“台湾原住民的宴飨与考古学的启示”“先秦时期陶箅初探”等主题,为大家奉上了一场思想盛宴。

  与会学者表示,花厅遗址出土的大量猪、狗骨架和精美陶、玉器,展现了五千多年前花厅先民的经济生活、饮食文化和工艺水平,对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未来要对花厅遗址做更详尽的考古工作,摸清地下遗址状况,进行更好的研究和规划,并在规划的引领下开展花厅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目前已发掘的面积仅仅是花厅遗址的很小一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遗址尚未探明,应进一步从考古学的角度做好遗址调查,做计划,分期、分批进行勘探,甚至小规模的发掘。”黄建秋在接受采访时说,全国兼有南北文化要素的遗址还有很多,但是像花厅遗址这么典型的遗址不多。这里不仅汇聚了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因素,还有薛家岗文化、仰韶文化等其他文化因素。

  “花厅遗址的平面布局如何?花厅遗址是否有城墙、护城河、建筑区?墓地为什么分南区和北区?为什么北区是高等级墓葬区、南区是小型墓葬区?花厅还有很多未解之谜。”贺云翱告诉记者,5000多年前的花厅实际上是一个区域的中心,是融合了南北文化的聚落,它的布局、文化内涵、经典意义还有待深入发掘。所以我们要继续做好花厅遗址的全面考古工作,在厘清地下文物和布局的情况下,深入研究花厅遗址及其在泗水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文化融合中的地位,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规划,最后再开展现代化数字博物馆以及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将花厅遗址背后的故事真正展现出来。

  据了解,花厅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目标为大汶口时期文化地标、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载体、苏北地区文旅高地、新沂历史文化教育社区样本。功能定位以遗址保护为核心,教育展示为媒介,文化旅游为主旋律,乡村振兴为保障,建设集遗址保护、展示利用、考古研学、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的遗址公园、文化公园。花厅考古遗址公园总占地面积487公顷,区域空间结构为“两片一轴一带七区”。两片:花厅遗址公园片区、马陵山风景名胜区片区;一轴:以南北向的展示及主要交通联系轴线,串联花厅遗址公园与马陵山风景名胜区两大功能片区;一带:以南北向线性水系,串联陆庄水库、黄巢关水库等主要湖泊水面,形成的滨水生态景观带;七区:遗址展示片区、生态景观展示区、民俗文化体验区、博物科研展示区、现代农业展示区、花样农田景观展示区、花厅文化演绎互动展示区等。

相关知识

十大考古新发现周公庙遗址入围
辽宁阜新县界力花青铜时代遗址发掘简报
“万园之园”重现光华(探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北京琉璃河遗址发现七十六年后,又有重要考古新成果——探访“北京城之源”
圆明园考古新发现 首次用植物考古手段发现皇家稻田遗址
花海中都城——凤阳县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见闻
四川濛溪河遗址获评2023“考古六大” 近全景式呈现远古人类生活场景
河南灵宝西坡遗址综合研究
温州花厅路花店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椰贝丘遗址保护规划(2020—2035年)的通知

网址: 首届花厅论坛在新沂市举行 花厅遗址计划开展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0793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拆!甘肃临洮最后一座四合院花园
下一篇: 北花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