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双11来了 云南鲜花搭上“开往春天的电商快车”

双11来了 云南鲜花搭上“开往春天的电商快车”

双11已经拉开了帷幕,在云南花田里的花商和花农们,正准备为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送去美好生活的一抹芬芳。

来自京东的数据显示,今年双11,截至目前,京东平台上的鲜花相关销售数据也呈现了指数级增长,同比增幅达300%-500%。

此前,受各种因素影响,云南鲜花也曾面临卖不出去的困境。如今,电商正在改变传统的鲜花零售格局,云南鲜花也在电商平台开出了“新花样”。

云花

困境:

运输瓶颈难突破,供应链需升级

从云南花田,到城市花店,一束鲜花,通常要经过上游采摘修剪、中游批发、下游零售的流转,最终才能以花传情。

据了解,传统的鲜花供应链,要通过至少四级以上渠道:花农生产出来,运到交易市场或是采购商到田间地头收花,之后经过一级、二级甚至三级批发商,才到达城市和花店。这也带来诸多问题:物流成本高,效率低下;交易时间长,导致鲜花损耗严重;鲜花价格高,品质却难以保证。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每层批发商要加价15%-20%,而花店零售环节至少加价60%。而一旦链条中某一环出了问题,整个供应链就受阻无法运转。

云花

云南斗南花卉产业集团的副总裁王鹏说,鲜花运输环节一直是行业最难以突破的瓶颈。归根究底,制约花卉产业快速发展的,是供应链的专业化程度,尤其是冷链配送能否满足消费者对“鲜”和“快”的要求。这类非刚需的心情消费产品,如果到货的时效不稳定、品质不新鲜带来的体验感是恶劣的。

年初,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花市关闭,大部分物流无法正常发货,线下花店停业。昆明斗南花卉市场,这个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鲜切花交易量占全国70%,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花卉市场的“晴雨表”。据斗南花卉产业集团运营总监董瑞介绍,今年情人节期间,这里的鲜花交易量、供应量只有去年同期的30%-40%,批发价格仅去年的1/3,而物流成本上涨超过2倍。正常情况下,斗南市场每天只有5%左右的鲜花因拍卖不出而销毁,但今年比例高达30%以上。

云花

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发布的《关于疫情及雪灾对花卉产业及企业影响的报告》预测,第一季度云南花卉交易量约减少8.42亿支,交易额减少约11.42亿元,再加上物流、农资等其它损失,对整个鲜花行业造成的损失至少在40亿元左右。

传统鲜花供应链的制约,加之疫情影响,让不少花农不得不面临鲜花卖不出去的困境。也是在这时,云南鲜花的商家和花农们纷纷“触电”,将线下销售转移到线上,把鲜花通过电商开往全国各地。

云花

破局:

实现鲜花产地直发,流量直播齐助力

“总体来讲,今年的情况比较特殊,在5月20日之前,鲜花的价格非常非常低,最主要就是受到物流不畅的制约。”云南探花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霍森说。往公司的基地里走,一个4000平米的自建车间十分显眼,里面的10个冷库里摆满了鲜花。霍森介绍,公司所在的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道赵桅社区周边大概有1200多亩的花卉,今年要进一步扩大产能,按照规划达到3000亩左右,基地属于鲜切花核心产区。因核心的地理位置,与京东物流一起合作了这个自营生鲜鲜花仓。在物流方面,依托京东物流一体化体系,在产地,实现鲜花产地直发,减少中间环节,鲜花可以通过冷链自建的干线、支线运输网络及社会化冷链协同网络,快速送到消费者手中。并且,智能温度监控平台可实现全流程的可视化溯源,以及温控冷链车全程“0断链”、“0腐损”,让鲜花“鲜活”送达,解决鲜花在电商配送中历来存在的痛点难题。

云花

物流打通了,商流也跟上来。同样在赵桅社区的云南斗色花卉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谭家田介绍,“我们自己种植鲜花,自有花卉产地181亩,其中红玫瑰种植产地115亩,每亩地每年可收获3-4季。并且还在玉溪与花农紧密合作2000余亩花田,以‘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运营,在销售上密切合作,互利共赢。年销售额2000余万元,排名当地行业前三。 过去,我们的销售以传统线下批发为主,线上销售金额少、订单太少、利润太少等‘三少’为鲜花行业普遍认知。但今年传统线下交易场景受到极大冲击,公司在京东和旗下社交电商平台京喜都开设了店铺,线上销售渠道增长快速,截止到8月底,整个线上平台销售在总销售占比20%左右。”

云花

据谭家田回忆,早在2月,在京喜平台的流量加持下,就已经卖出1万单、超过20万枝鲜花,公司在京喜的鲜花猫拼购店铺,从2月截止到8月底,合计售出鲜花近200万枝,大约相当于80亩高品质玫瑰花田一季的总产量,而且这些鲜花都是在基地现采现发的。

而云南花匠科技有限公司CEO王鹏博和同事们则在京东开起了一周一次的直播,让顾客直观地看见生产环境,采购处理,运输方式。“我们今年的销量较同期增长了40%,即使在上半年,销量也是上升的。”

云花

翻盘:

鲜花居家消费需求释放,双11预售开局

电商正在改变传统的鲜花零售格局。自2016年起,中国鲜花电商市场规模就开始保持稳定增长,《2020年中国鲜花电商行业分析报告-行业供需现状与发展前景预测》预估2020年中国鲜花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876.6亿元。其中,一二线城市单量约占到消费总量的60%,中小城市的消费量与需求量也在逐年上涨,市场空间巨大。

随着消费趋势呈年轻化、家庭生活与各类社交场合用花的需求日益旺盛,鲜花消费也逐渐变成了日常行为。王鹏博说,“今年,庆典、活动用花的需求在减少,但是得益于电商对云南鲜花产业链的重构,电商、物流、冷链相继走进花田,鲜花的居家消费需求被提前释放,家庭生活用花版块崛起,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云花

谭家田笑眯眯地说,“线上渠道还有一个好处!以前通过传统的线下批发模式,我们商家和花农们没有办法统计销量。和电商平台合作后,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清楚地看到在每年的季节、节日,鲜花价格的波动曲线,这对于我们花农来讲很专业,可以更加科学地对种植规划进行指导。现在大家在为明年2.14情人节做准备,过什么节上什么花,已经计算好了!”王鹏博也为这种“反向定制”点了赞,“比如今年,京东大数据显示,消费者更喜欢的花色第一是粉色,第二是紫色,第三是淡粉偏白色;而在花的长度上,目前我们的花有50、60、70、80厘米4种长度,大数据显示,我们的终端客户更喜欢50厘米、60厘米的长度,那我们就可以直接培育这个长度的鲜花,减短花期。”

双11的帷幕已经拉开,云南的花农们正在等待着,为全国各地的消费者献上鲜花。

云花

赵桅社区花农张任菊专门为双11种了两亩花,玉溪平缘农民花卉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曾达安也为双11种下了6亩卡罗拉玫瑰。“伴随着双11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五六年前,花农们就开始专门为其培植鲜花,但大多数农户的种植面积不超过自己拥有花田量的30%。”

曾达安说,从2•14情人节时鲜花“走不动”之时,依托玉溪本地实施的“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政策,合作社搭上了“电商快车”,到5•20情人节时,鲜花的行情非常好,是“10年当中罕见的一年”,依托电商平台销售,价格相比往年增加了60%,合作社的花农们比起其他老乡减少了40%的损失。

今年“双11”,也是王鹏博公司的第一个“双11”,据其介绍,公司采取了预售的模式,并在11月1日“双11”开局的当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共卖出了9000多单家居鲜花,销售金额达28万。

虽然不少花农表示,今年的天气情况特殊,一会儿热、一会儿凉,对花的生长不利,或许一些鲜花不能如期上市,但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花商和花农们,也都做好了准备。据京东鲜花云南项目负责人林金苗介绍,京东采取生活鲜花预售的模式,用户提前付过定金后,收集单量,用户在一个固定时间付尾款,其实就已经集齐了一定单量,再到固定的时间去统一把花材发给用户。

据悉,京东在云南鲜花产业带已经打通了“商流+物流”的模式,并从三季度开始跑规模。最新的数据是:从今年2月开始截至11月1日,京东、京喜两个平台上助力云南鲜花产业带售出超过4000万枝鲜花。(记者朱婉琪)

相关知识

双11来了 云南鲜花搭上“开往春天的电商快车”
兰州42万枝鲜花搭上“电商快车”
横州: 茉莉花盆栽 搭上“电商快车”
横州:茉莉花盆栽 搭上“电商快车”
鲜花电商双11遭遇物流掣肘 体量有限自建物流难
鲜花电商的春天来了吗?
上海鲜花电商争抢“美丽产业”千亿市场
菏泽百万枝芍药搭上昆明花拍中心“国际快车”走向全世界
鲜花电商的春天来了吗?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鲜花电商小程序,如何帮助提升线下花店品牌销量?

网址: 双11来了 云南鲜花搭上“开往春天的电商快车”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0846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鲜花O2O发力家庭用花
下一篇: 全国鲜花配送平台 网上送花哪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