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健康江苏"↑关注我们!
端午节
五
月
初
五
端午节少不了吃粽子、挂艾叶、饮雄黄酒等传统习俗,满满的仪式感里都蕴含了哪些养生之道?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
艾叶菖蒲驱毒除瘟
民间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习俗,在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会早早地把菖蒲、艾草插在门楣或悬于堂中。你知道吗?菖蒲和艾草都是一味良药。
艾叶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现代研究表明,悬挂艾叶及燃烧艾叶的确有杀菌消毒、预防瘟疫流行的作用。另外,五月夏至,蚊虫孳生,悬挂艾叶、菖蒲有驱蚊的妙用。
吃粽子清热除烦
没想到吧!粽子还有这功效。中医认为,糯米具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北方大都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如: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总的来说,粽子有清热除烦、助脾开胃的作用,特别适合初夏食用,但注意不要贪食哦,特别是糖尿病、胃肠道病患者等,食用不当还有以下风险。
1、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通常人们吃的时候还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
2、胃、肠道病患者
粽子的主料是糯米,不易消化,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会在胃里停留很长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容易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
3、心血管病患者
肉粽和猪油豆沙粽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4、老人和儿童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如果一定要吃,尽量选择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粮、薯类的粽子,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吃时要细嚼慢咽,便于消化。
挂香囊散风驱寒
我国很多地方有端午节挂香囊的习俗,这也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芳香类药物挥发油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刺激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局部微循环。同时,芳香辛散类药物亦可驱赶蚊虫,香囊可以每隔7~10天更换一次,患有过敏性哮喘者、孕妇及婴儿需慎用。
端午节如何养生?
来听听江苏省名中医
南京市中医院
肾科主任中医师孔薇的建议
来源:“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南京晨报
责任编辑:汪蓓蕾 吕萌萌
编辑:马超 制作:夏文
海报设计:夏文 席建雄(特约)
校对: 杨阳技术管理:李亚威
邮箱:jiankangjs2016@163.com
相关知识
端午习俗话养生
端午节后如何养生?
端午
【端午节科普】粽叶飘香龙舟竞渡,端午养生动静相宜
挂艾叶、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这些习俗个个都养生
卯兔·端午安康…手作艾草花束
为什么要说端午安康,而不是端午快乐?
端午 | 端午安康
花卉养生知识供参习.doc
孟府孟庙 | 端午文化之旅——悠悠粽叶香 浓浓端午情
网址: 端午习俗话养生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089406.html
上一篇: 端午习俗:吃粽子、插艾枝菖蒲 |
下一篇: 芳香又“辟邪”的菖蒲,吃下去就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