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浇水需依据花卉种类、生长阶段、季节气候等因素调整,以下是正确浇水方法的介绍:
根据花卉种类浇水
• 耐旱花卉:如仙人掌、仙人球等多肉植物,根系较浅,储水能力强,浇水频率要低,遵循“干透浇透”原则,待土壤完全干燥后再浇水。
• 喜湿花卉:像龟背竹、绿萝等,需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可经常向叶片及周围环境喷水,增加空气湿度。
• 中生花卉:多数花卉属于此类,浇水要遵循“见干见湿”原则,土壤表面干了就浇水,浇到水分从盆底流出为止,保持土壤干湿交替。
根据生长阶段浇水
• 幼苗期:根系较弱,需水量少,浇水要少量多次,保持土壤微微湿润,避免积水导致烂根。
• 生长期:生长旺盛,需水量大,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满足生长需求。
• 花期:一般适当控制浇水,避免花朵过早凋谢,但也不能缺水,根据花卉具体情况保持土壤适度湿润。
• 休眠期:生长缓慢或停止,需水量大幅减少,要减少浇水频率和浇水量,保持土壤微微干燥。
根据季节气候浇水
• 春季:气温回升,花卉生长加快,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但要注意倒春寒时减少浇水。
• 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快,需增加浇水频率和浇水量,尽量在早晨或傍晚浇水,避免中午高温时浇水。
• 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浇水频率和浇水量相应减少,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 冬季:多数花卉进入休眠期,要严格控制浇水,选择在中午气温较高时浇水。
此外,浇水时应浇在根部周围土壤,避免浇在花朵和叶片上,以防病虫害和花朵凋谢。水质最好选用雨水、河水等软水,自来水需静置2-3天,待氯气挥发后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