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一、玉米锈病1、
玉米锈病危害特点。 玉米锈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上, 也能够侵染叶鞘、茎秆和苞叶。侵染初期,叶片两面初生淡黄 白色小斑,四周有黄色晕圈,后突起形成黄褐色乃至红褐色疱 斑,散生或聚生圆形或长圆形,即病菌的夏孢子堆。孢子堆表 皮破裂后,散出铁锈状夏孢子。后期病斑或其附近又出现黑色 疱斑,即病菌的冬孢子堆,长椭圆形,疱斑破裂散出黑褐色粉 状物。发病严重时,整张叶片可布满锈褐色病斑,引起叶片枯 黄,同时可危害苞叶、果穗和雄花。
2、玉米锈病防治方法。 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10 天喷1次,连续喷1-2次。可选用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2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200倍液;43%戊唑醇悬浮剂 3000;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剂3000倍液等喷雾防治。二、玉米大小斑病
1.玉米大小斑病危害特点。玉米大小斑病是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植株感病后,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扩展,同一叶片,大小斑可混合发生,发病严重时,叶片干枯,叶绿 素降低,光合作用下降,影响籽粒灌浆。玉米小斑病起初的病 斑为浅褐色水渍状小点, 逐渐发展成与叶脉平行的两端稍圆的很多小斑点,相近的病斑连在一起,边上有紫色或红色的晕圈,潮湿时病斑上还会出现灰黑色毛状物。大斑病的病斑少而大,病斑多呈长纺锤形状。一般高温、多雨多雾天气、连作地、低洼地、过于密植和品种抗病性差的地块发病严重。两者的区别在于大斑病流行要求的温度偏低,以18-22℃为适宜,超过25有抑制作用;小斑病的流行适温却在25℃以上。
2.玉米大小斑病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 粉剂 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间隔7-10天一次,连防2-3次。三、玉米红蜘蛛
1、玉米红蜘蛛危害特点。危害玉米的红蜘蛛即为棉红蜘蛛,成螨和若螨群集于叶背面结丝成网,吸食汁液。玉米叶片受害 初期叶正面出现黄白色斑点,3~5 天以后斑点面积扩大,斑点加密,叶片开始出现红褐色斑块。随着危害加重,叶片变成锈褐色,似火烧状,叶片卷曲,最后脱落。
2、玉米红蜘蛛防治方法。 发现有叶片出现零星黄白斑危害 状时应立即用药防治,可选用25%炔螨特乳油 3000 倍液喷雾,或20%扫螨净乳油2000倍液等喷雾,可用1.8%出螨克乳油3000倍液、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或15%乳油 3000倍液喷雾,连喷2-3次。也可用生物农药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0.3%印楝素乳油2000倍液喷雾,注意交替用药,以免产生抗药性。
相关知识
植保情报: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有哪些?
【学术研究】玉米主要病虫害与综合防治措施研究
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常见病虫害及防治范例6篇
防治病虫害的方法范例6篇
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范例6篇
玉米病虫害智能化识别、测报及防控技术
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汇总十篇
花生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不同病害的防治方法不同
网址: 玉米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0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