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图书馆2023年年末开展的“雕经镂维:典籍中的缂丝”特展吸引了大量的缂丝爱好者,织绣从业人员,拍卖行和收藏者的关注。展览由《中国丝绸文人画从宋代到当代的缂丝艺术》作者林玲女士担任策展,以世界艺术史的研究视角,聚焦中国明代时期苏州的缂丝艺术,以文献展的方式,多维立体地展现了中西方缂丝在工艺、收藏、历史价值等方面的生动面貌。
苏州图书馆举办特展“雕经镂维:典籍中的缂丝”
在策展人看来,缂丝不仅仅一门技艺,而是如文徵明四世孙文震亨在《长物志》对于缂丝的点评,直接从色彩,技法和表现效果方面与画相类比,并建议放入书画收藏属类。在这个意义上,展览尝试建立的是一个关于“缂丝”的划时代标杆。
林玲女士坦言,在此次展览的策展思路上主要关注两点,第一点是把缂丝和苏州放在世界艺术史的角度来观看。在这个视角中,也就相应有了世界的缂丝和中国的缂丝历史比对。在展览“史”篇,中国的缂丝艺术史按照唐,宋,元,明,清宫廷收藏的次序依次排列;而与之相对应的世界缂丝艺术史则通过更为直观的书籍来记录,并用中西方缂丝的对比表来一一作了归纳总结。
第二点则考虑怎样把文献展办的不那么枯燥无味,让大家愿意亲近古籍。展览中“论”篇的主线是从明代文徵明的家人朋友圈入手,从与缂丝关联的十几位人物的点评著录,扩展到中国历史上从宋代,元代,明代,清代的名士对于缂丝的点评,我们都做了归纳总结,希望用最简明扼要的方式实现对古籍的阅读,让观众在这些古籍中建立对缂丝艺术的历史认知。
展览策展人林玲女士
展览之“史”篇
缂,纬织也。从吐鲁番盆地发现汉晋时回鹘人的缂毛制品,到北宋庄绰,洪皓在金国所见的缂丝成衣,乃至宋元明清皇室收藏的缂丝书画,可以说,缂丝的历史既是“丝绸之路”上中外技术互动的交流史,也是中华文化不断更新的进化史。
《中国丝绸文人画:从宋代到当代的缂丝艺术》(中、法)林玲著
苏州作为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缂丝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缂”之名首见南朝苏州人顾野王所著《玉篇》;北宋崇宁年间,朝廷在苏州设应奉局,制造宫廷所用珍巧器物,缂丝在苏州由此而兴,并延续至今。
《瓦洛瓦家族的帷幕-凯瑟琳·美第奇的编制盛宴》
在“世界苏州”的概念下,与之相对应的世界缂丝艺术史则通过更为直观的书籍来记录,英文版的《中国丝绸》,法文版,德文版和西班牙版的缂丝书籍基本都跟欧洲皇室挂钩。在翻开的书页中,有介绍技艺的,染色的,图稿的,还有工作场景的。
展览现场
展览之“论”篇
苏州图书馆丰富的古籍资源给本次文献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缂丝相关的书籍有关的林林总总约 20 种。其中明代苏州籍名士对于缂丝艺术的点评、著录等是缂丝艺术史上的重要环节,也是其对于缂丝艺术发展的特殊贡献。
林玲女士认为,正如中外艺术史专家一致的认同,中国的艺术史一直是由文人书写的。英国的柯律格在研究明代艺术史,采用了文徵明的社交艺术这个视角来剖析。本次展览中“论”篇的主线也是从明代文徵明的家人朋友圈入手,着重探讨了和书画艺术深度结合的缂丝技艺。
展览现场
为了增强对古籍的阅读性,展览特意设置名士评论墙,从与缂丝关联的十几位人物的著录,扩展到中国历史上从宋代,元代,明代,清代的名士对于缂丝的点评和白话翻译,对于拍卖行从事织绣拍卖的专业人士是非常难得的“一手资料”;康熙年间和民国年间明确记录的缂丝工价和收购价格, 可以轻松转化为今天的货币价值,对于古代作品的定价也是非常有用的参考。
此外,展览还将一张《仇英雅叙图》,用声音和文字还原从元代的赵孟頫到民国的朱启钤,以缂丝为媒介的16 位名士用苏州话和普通话争相发言的生活场景。
展览现场
展览之“工”篇
在展览“工”篇中,策展人希望凸显缂丝的“美”,除了展陈古代的苏工名作外,也展陈了二组当代缂丝作品。
台北故宫为中国缂丝皇家收藏,质量最为精良,数量最为庞大之所。观众将观赏到台北故宫唯一授权的缂丝作品“台北故宫系列”,从历史名匠朱克柔的《鹡鸰红蓼》,沈子藩的《花鸟》,吴熙的《蟠桃图》,到宫廷内府的《沈周东方朔丹成图》《桐封秋实》《乾隆御制白萍红蓼》等,基本形成了宋,元,明,清缂丝书画的主流脉络。更为难得的是,延续文献展的特色,对于每张作品都有精到的点评。
《宋缂丝吴熙制蟠桃图》,台北故宫授权作品。
上有沈周,祝允明,都穆题跋唱和诗句。
果实累累,桃叶翻转有力。充满生机所感。
为祝寿祈福类的好题材。罕见的有文人唱和跋文的缂丝书画。
来自于私人藏家的明末清初《恽南田设色秋花真迹缂丝包首》,是件明代的原物。从收藏家的角度,用前朝的旧物龙袍,转化成一件名画家的书画作品的包首(封面),不失为一件“物尽其用”的风雅之事。其捻金的龙纹和辽宁省博物馆的《天官图轴》基本一致,此纹样也是明清士大夫中较为流行的图案。
明末清初《恽南田设色秋花真迹包首》, 原件,私人藏家
用明代宫廷典藏之缂丝,用作清初画家作品的包首,功能转移,意义非凡。明代旧物为缂金龙袍料,龙纹与辽博所藏《天官图轴》中纹饰一致。
当代缂丝作品则选择跟知名当代艺术家合作的作品,也延续了缂丝书画中名家手稿的一贯做法。艺术家刘野专门为缂丝工艺创作的画稿《瓶花》,花卉色彩的多样性可以体现缂丝的色彩艺术;画面背景的留白给予缂丝工匠更多的选择权。同一张画稿,最后通过缂丝技艺呈现出水墨,油画,炭笔等多种艺术效果,同时也致敬了缂丝工匠的“二次创作”。而展览入口处的缂丝长手卷“二十四节气”,画稿来艺术家谷文达先生。用缂丝演绎的手卷,长达 15 米,背景似水墨流淌,也体现了缂丝技艺的优越性。
刘野缂丝作品 展览现场
在展览尾声,主办方还为缂丝和织绣的爱好者整理了“缂丝收藏六步走”、“缂丝和刺绣对比表”和“缂丝和宋锦对比表”相关缂丝的知识要点。对于手工爱好者们,还可以参与“缂丝自助手工包”的制作。策展人林玲女士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关注缂丝,传播缂丝,也是本次展览的意义所在。
相关知识
石雕的种类:浮雕、圆雕、沉雕、影雕、镂雕、透雕
象牙镂雕多层套球
玉镂雕牡丹纹花熏
玉镂雕牡丹纹香熏
“雕刻世家”花西子重磅推出镂雕蜜粉饼 再现古老 “丝绸之路”
图片案例:苏州立体花坛绿雕厂家订购
苏州吴文化博物馆新展“树碑立传”开幕
江苏苏州:京城刮起“江南风” 苏作闯出“新天地”
唐山蝴蝶绿雕孔雀绿雕报价
玲珑镂鸡子 宛转彩毬花
网址: 苏州图书馆新展“雕经镂维”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07898.html
上一篇: 宜昌博物馆出土文物图录:陶瓷卷 |
下一篇: 图书馆消防安全管理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