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与为害:水稻疫霉病70年代以来在南方稻区陆续发生。秧苗受害,可造成15%~20%的死苗,未死秧苗也造成部分叶片枯死,影响生长。
症状:主要为害在叶片上形成绿色水早、中稻秧苗,渍状不规则条斑,条斑边缘呈褐色。病害急剧发展时,条斑相互愈合,以致叶片纵卷或弯折。一般只造成秧苗中、下部叶片局部枯死,严重时全叶或整株死亡。
发病规律:疫霉菌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季水稻育秧期间在稻叶上萌发,从叶片气孔侵入,引起发病。发病最适宜温度为16~21℃,超过25℃病害受到抑制。秧苗三叶期前后,遇低温、连阴雨、深水灌溉,特别是秧苗淹水,病害发生就重。
防治方法:
1.秧田轮换。
病区年年更换秧田,可减少初次侵染来源,防病效果明显。
2.加强肥水管理。
秧田畦面要平整,防治低处浸水。要浅水勤灌,避免漫灌,适当增施肥料,提高抗病力。
3.药剂防治。
以早、中稻秧田三叶期为重点防治对象。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叶面喷雾。
相关知识
教您防治西瓜疫霉病办法
兰花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常见病害有疫霉病、炭疽病等
荔枝霜疫霉病
水稻发现花叶是什么病怎么防治
荔枝疫霉病与霜霉病的诊断与药剂防治方法
玫瑰怎样防治黑霉病? 爱问知识人
常见50种杀菌剂防治对象汇总!
常见50种杀菌剂防治对象汇总
叶霉病怎么防治
常见50种杀菌剂防治对象汇总,一看就明白!
网址: 水稻疫霉病防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11527.html
上一篇: 草莓革腐病也叫“疫病”,危害大, |
下一篇: 蝇疫霉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