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母是海边常见的蚌科动物壳,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贝壳。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非常丰富,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如铝、铜、铁、镁、锰、钠、锌、硅、钛等。今天来聊聊珍珠母。
本品始载于《海药本草》,因其可产珍珠而得名。此外还有珠母、珠牡,明珠母等名,均与正名同义。
中医
中药珍珠母为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或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的贝壳。主产于江苏、浙江、广东、广西、海南。全年均可捕捞,去肉,洗净,干燥。本品气微腥,味淡。以色白、内面有光泽者为佳。生用或煅用,用时打碎。
本品性味咸,寒。归肝、心经。具有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明目退翳的功效。
注意:本品属性寒镇降之品,故脾胃虚寒及孕妇慎用。
《本草纲目》:“安魂魄、止遗精白浊,解痘疗毒。”
《饮片新参》:“平肝潜阳,安神魂,定惊痫,消热痞,眼翳。”
珍珠母炮制品
珍珠母煅后总氨基酸含量下降,临床上用于肝阳上亢证以生用为宜。火煅后钙离子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定惊、止血作用增强。在珍珠母炮制工艺方面,目前,珍珠贝壳表层角质的处理主要有物理法和化学法。实验比较了这两种方法对碳酸钙及含氮量的影响,结果两种方法对碳酸钙含量的影响不大,化学法含氮量明显低于物理法。由此看来,化学法虽能减轻劳动强度,但可使部分氨基酸流失。又对珍珠母生品、烘烤品、煅酥品、煅透品几种不同炮制方法药材中的碳酸钙含量、总氮含量及煎出物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煅酥与煅透品碳酸钙含量相对较高,而总氮含量却降低,烘烤品总氮含量较煅制品高2倍。又有研究表明,碳酸钙不是珍珠母的最主要的有效成分,其所含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与疗效关系密切,故建议珍珠母的炮制以烘烤法为宜,贝壳表层角质处理以物理法为佳。
现代药理
中药珍珠母主要含磷脂酰乙醇胺、半乳糖神经酰胺、羟基脂肪酸、蜗壳朊、碳酸钙、氧化钙等。还含有锌、镁、铁、铝、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及多种氨基酸。
中药珍珠母有镇静、抗惊厥、抗肝损伤、延缓衰老、抗氧化、抗肿瘤、抗过敏、抗溃疡、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
石决明与珍珠母
石决明与珍珠母皆为贝壳类中药,均为咸寒之品,入肝经,均能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用治肝阳上亢、肝经有热之头痛眩晕、耳鸣及肝热目疾,目昏翳障。但石决明为凉肝、镇肝之要药,兼能益肝阴,善治肝肾阴虚,眩晕、耳鸣等阳亢之证;又长于清肝明目,故目赤肿痛、翳膜遮睛、视物昏花等症,不论虚实,皆可应用,为眼科要药。珍珠母又入心经,能安神定惊,故心神不宁,惊悸失眠,烦躁等多用。
时间: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