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来中国!|“你可知大英,不是我真姓?”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来中国!|“你可知大英,不是我真姓?”

朵朵:今天,中国国家博物馆公布了《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特展的文物名单,这个展览将于3月2日起向公众开放,展出大英博物馆丰富藏品中精选出的100件(套)文物。我们不难在展单中发现有一些来自中国的文物,回到故乡和大家见面,其中的意味不可言说……

33号展厅,这里展出的仅仅是大英博物馆藏 23000件中国文物的一部分

更多珍品,普通观众无缘得见。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的诱惑,中国文物流失的数量非常惊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表明,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个博物馆,其收藏中国文物的历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馆时期,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万3千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今天朵朵带你先看看它们的故事……

01/ 《女史箴图》摹本

东晋名家顾恺之传世名作的摹本

曾是乾隆老爷子的心头所爱

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

英军大尉基勇把它从圆明园盗走

1903年进入大英博物馆

是三大镇馆之宝之一

作品中人物神态细腻,用笔润秀

艺术成就很高

补充一点:由于英国方面知识欠缺,保管不善,曾将其拦腰截为两段,出现了掉渣现象。故宫博物院另藏有宋代摹本,水平稍逊。

02/ 唐墓葬雕塑

发现于唐代官员刘延荀的墓穴中

这组唐三彩由两只镇墓兽、两位天王俑

一文一武两名官员组成

是唐朝陪葬俑标准配置

03/ 商代双羊青铜樽

这是典型的青铜酒器

两边由两头公羊支撑,

是商代人用来装酒的酒桶

酒器整体的布局、公羊的神态,

都和我们熟悉的四羊方尊很像

补充:日本根津美术馆也有类似收藏

04/《永乐大典》

被《大英百科全书》称为

“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编撰于明永乐年间

收录了明代以前的图书文献近8000种

但是大典的正本历经磨难,屡遭浩劫

如今副本仅存不到800卷

而这,只有大约原书的4%

05/ 大维德花瓶

人类历史上发现的第一件传世元代青花

来自“瓷都”景德镇

在西方学者眼里

这个叫做“大维德花瓶”的罐子

堪称“世界上最知名的瓷器”

这一对花瓶器型巨大

仔细看

瓶颈部位还有一对大象头形的耳朵呢

这是最初花瓶的形状模仿青铜器的造型

06/ 鸟纹抱月瓶

它同样来自江西景德镇

是一件官窑瓷器,非常柔美

抱月瓶的瓶身扁平、圆润

像一轮圆月,所以又叫宝月瓶

瓶上描绘的两只白头翁

站立在白色和粉色的花枝枝头

这是清代创烧的粉彩瓷器中的精品

07/ 滕王阁序漆器盘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漆器盘的图画和配诗,

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滕王阁序》

这个漆器盘来自明朝

有趣的是,中国工匠在当时通常是匿名的

这个漆雕盘中阁楼的门边

雕刻师却刻上了自己的名字和日期

08/ 珍珠母嵌花青铜镜

唐朝的青铜镜

历史上最早的镜子出现在公元前两千年

唐朝时,镶嵌技术也出现在了铜镜装饰上

这把青铜镜的背面,嵌入了珍珠母和琥珀

刻画出一对在荷花池中嬉戏的鸳鸯

我们可以猜想

这也许是一份唐朝的结婚礼物

09/ 玉龙

别看它不起眼,

其实它已经有了大约五、六年的历史

卷曲的身体是用玉石制成的

看起来像一条龙,

但鼻子很扁很粗,也被称为“猪龙”

它是辽宁红山文化的代表

在红山文化中,玉具有很高的价值,

通常是唯一与逝者合葬于墓穴中的物品

你看到它身上有一个小孔吗?

许多这个时期的玉制品被用作挂饰,

也许它就是被用来系在衣服或身体上的

10/ 汉朝陪葬瞭望塔模型

汉朝时,“事死如事生”的理念非常盛行

我们从墓葬中的这些陪葬品就可以深深感受到

在人们想象的地下庄园中

建筑、动物、仆人

继续为死后的人继续“服务”着

这座陶塔的独特之处

不仅在于建筑的细节和汉朝人生动的形象上

塔底还有一个池塘

甚至有几条大鱼嬉戏其中呢

11/ 北宋汝窑酒瓶

北宋时期瓷器制作达到一个高峰,

出现了著名的“五大名窑”

五大名窑之首的汝窑创烧出了“天青色”

宋徽宗曾写下

“雨过天晴云破,这般颜色做将来”

用以描述这种不可说的美

北宋时期,汝窑烧制不过二十余年

存世品仅67件

这一件汝窑玉壶春瓶是汝窑传世品中的精品

接下来「耳朵里的博物馆」

会一点一点放出大招

你期待不期待呢?~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

��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0展厅

�� 2017/3/2-5/31

�� 特展50元

展览展出精选自大英博物馆藏品中的100件(套)文物,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借助文物的视角——遨游世界历史,展览不仅致力于彰显“以物述史”的独特魅力,而且启迪我们思考自身与人类创造物之间微妙的关系,展览平等地看待人类曾经存在和当代仍然存在的各个文明,力图发现每个文明自身的价值及其对人类历史的贡献。

朵朵一问:

50块一点都不贵!已经打算排队买票了,你呢?

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吧!

相关知识

《逃出大英博物馆》,历史自有归处
到大英博物馆必看的中国青铜器物
【文化】大英博物馆欲打破世纪禁忌 展出百年“色情珍藏”
大英博物馆的故事:维多利亚时代的光与影
大英博物馆“晚清百态”中国特展,展出《南京条约》原件
大英博物馆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素描精品展
在大英博物馆看这位女画家72岁才开始创作的“花卉马赛克”
博物手帐丨奇妙收集的纸质博物馆
大英鲜花,四川省大英县鲜花配送,遂宁大英鲜花速递服务
乾隆80岁大寿,写下的一封信尽显愚昧,如今仍保存在大英博物馆

网址: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来中国!|“你可知大英,不是我真姓?”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1652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珍珠母丸
下一篇: 普及石决明和珍珠母的鉴别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