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敏莅临重庆指导古生物化石研究与保护工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敏莅临重庆指导古生物化石研究与保护工作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敏莅临重庆指导古生物化石研究与保护工作。朱敏院士深入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大地质事件与深时数字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渝北区花石沟鳞齿鱼、秀山涌洞镇志留纪鱼化石发掘现场,就古生物化石研究与保护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朱敏院士指出,重庆古生物化石资源丰富,抢救性发掘措施有力、保护及时、工作值得肯定。他指出,侏罗纪鳞齿鱼化石精美,具有较高的科普价值,在后期修复过程中应重视专业鱼化石修复团队的引入,避免化石因修复不当造成重要形态学信息丢失,同时要加快引入专业研究团队启动相关科研工作。在秀山涌洞镇志留纪鱼化石发掘现场,朱敏院士实地踏勘并听取项目组工作汇报,对野外扎实的调查工作和研究成果给予充分肯定,指出志留纪鱼化石在生命演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重庆秀山将成为古生物研究领域的热点地区。

目前,在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科学指导和精确部署下,重庆市古生物化石研究成果丰硕,已建成“川渝共建古生物与古环境协同演化重点实验室”,并依托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加快建设“重大地质事件与深时数字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针对重庆古生物化石研究与保护工作, 朱敏院士建议进一步整合优势科研资源,明确两个实验室研究定位,实现学科高质量发展。一是“川渝共建古生物与古环境协同演化重点实验室”在恐龙、哺乳动物化石的前期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研究成果,具备开展相应研究的人员和设备基础,特别是发现和建立了我国一种新的恐龙动物群——重庆云阳恐龙动物群,该动物群科研科普价值巨大,填补了恐龙演化序列的空白。建议实验室重点推进恐龙、哺乳动物化石的保护研究工作。二是“重大地质事件与深时数字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在古生代(2.52亿年以前)古生物化石尤其是古鱼化石前期研究方面积累了扎实基础,具备开展鱼类化石及相关地学研究需要的人才团队和实验设备基础,同时在基础地质、深时数字等方面建立了完备的学科支撑体系。建议实验室重点推进鱼类、叠层石、无脊椎动物、古植物化石的保护研究工作。三是实验室团队既要重视古生物化石的生物学属性,又要重视地学属性。一方面,重点研究生命演化中的关键节点以及重要化石类群;另一方面,重视古生物在恢复古环境、古气候、古生态变化中的重要作用,为人类应对未来气候环境变化提供科学思路。

相关知识

重庆发现近4.36亿年前的鱼化石,上面有人类四肢线索!
我国首部聚焦辽宁古生物化石的学术与科普专著出版
我国“从鱼到人”探源研究取得重大突破:4.4亿年前鱼类化石揭示有颌脊椎动物的崛起
已灭绝4.36亿年的鱼化石被发现,是人类探索生命,又一里程碑
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
张弥曼院士古鱼类研究贺献专集在德国出版
生命之树长青——访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古植物学家李星学
游弋“化石世界” 探索神秘古鱼 - 中国妇女报
“从鱼到人”演化过程长达5亿年左右 化石揭秘人类演化史
张弥曼院士古鱼类研究贺献专集最近在德国出版

网址: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敏莅临重庆指导古生物化石研究与保护工作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1669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鱼化石(艾青现代诗)表达了什么思
下一篇: 罗平生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