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视线 | 七夕催热浪漫经济,花卉交易量逆袭西方情人节

视线 | 七夕催热浪漫经济,花卉交易量逆袭西方情人节

今天是七夕节,也被称作“中国的情人节”。作为最具浪漫色彩的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重视,商家也想方设法营造气氛,引导市场消费,培育七夕商机。

在上海市区最大的花市曹家渡花鸟市场,玫瑰行情迎来一波井喷,单支红玫瑰的零售价为10元,与去年持平。而据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统计,今年七夕的花卉交易量已经超过2月14日西方情人节,实现完美逆袭。

▲ 一家花店打出“特价批发”的口号,一旦过了七夕节,玫瑰价格就会大幅下降。

作为一年两大情人节标配的玫瑰花价格节节攀升,红玫瑰原先每支2到3元,七夕前一周涨到了4到5元,七夕节当天则叫卖到10元一支。

▲ 花商们坐在小板凳上,忙着包花、装盒,几乎忙碌了一个通宵。

一位花店老板告诉记者,七夕期间玫瑰销量比平时翻了四到五倍,一天能卖掉几千束玫瑰,业绩跟去年同期持平。

▲ 前来买花的顾客络绎不绝,既有下游的花店客户,也有给爱人送花的男士。

曹家渡花鸟市场虽然面临年底搬迁,但仍然人声鼎沸,整个一楼几乎成了玫瑰花的海洋,鲜花价格也不断攀升。不过,也有极少数花店准备清仓,所以今年不进玫瑰花了。

▲ 来自台湾、云南、荷兰、肯尼亚等各地的玫瑰花远道而来,汇聚到曹家渡花市。

▲ 大部分花店都开设了网店,网上接单,线下派送。

“我们店三年前就开网店了,抢占网上市场,这样年底即使搬迁,以后的生意也有了基础。”一位花商告诉记者。

▲ 一位花商正在装饰礼盒包装的玫瑰花。

美团点评研究院发布的《浪漫经济大数据报告》显示,送鲜花、吃大餐、看电影、休闲娱乐是情人节主要的活动方式。其中,“90后”已成为绝对消费主力,其订单量占总量的54%;“80后”为第二大消费人群,订单量占比33%。数据表明,浪漫经济已经非恋爱情侣专属,呈现大众化趋势。

▲ 一位花商蹲在地上修剪玫瑰。

上述报告还显示,情人节鲜花外卖日订单量较平时大增347%,单均消费230元。北京、成都、上海等三个城市位列外卖送花前三位,杭州、北京、深圳三个城市单均价分列前三,分别为308元、300元、285元。

▲ 经过贴片的玫瑰花在灯光下闪闪夺目,但卖得最好的仍旧是传统的红玫瑰。

中国花都昆明最能反映鲜花市场的变动。据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的统计数据,七夕之前的一周,每日交易量都不低于700万枝。相比之下,今年2月14日期间日交易量最高在600万枝左右,七夕的鲜花市场已经明显领先。而七夕有“逆袭”的势头大约是3年前开始的。

▲ 一位顾客在永生花店内挑选,永生花价格比鲜花更高,价格区间按照品质、大小分布在300元到1000元不等。

中国是世界上七大鲜切花消费大国之一,但人均年消费数量仍不到两枝。目前来说,中国鲜花消费依然是以礼品为主,日常鲜花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可释放。

▲ 原本用于包裹玫瑰花瓣的网膜,成为小女孩指尖上的装饰品。

从往年数据看,花卉种植仍处于节日导向型模式,其中的局限性让从业人员认识到,随着家庭消费所占的市场份额增大,节庆期间集中采购的势头会相对减弱,靠情人节、母亲节、妇女节赌一把的种植模式亟需转变。

记者 柏可林

相关知识

七夕花卉交易量逆袭情人节
七夕将至 浪漫大战已打响 鲜花销售玩逆袭
七夕花卉交易量逆袭情人节 花卉价格翻番
视线
七夕浪漫大战已打响 “浪漫经济”让鲜花价翻番
情人节催热“浪漫经济”
七夕节催热“浪漫经济” 眉山鲜花市场火爆
七夕花卉价格翻番交易量逆袭情人节 鲜花外卖订单增347%
七夕催热鲜花市场 浪漫经济点燃消费热情
七夕催热“浪漫经济” 鲜花市场需求旺盛

网址: 视线 | 七夕催热浪漫经济,花卉交易量逆袭西方情人节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1867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七夕数据:节日消费助力各行业经济
下一篇: 2025年情人节即时零售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