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人杰地灵丨世界最早植物学辞典出自咱台州老乡之手?!

人杰地灵丨世界最早植物学辞典出自咱台州老乡之手?!

在植物学、农学界,有一部书名气很大,被誉为“世界最早的植物学辞典”,它就是《全芳备祖》。而它的编写者竟然是我们的老乡。

这究竟是怎样一部作品?编写者有何来历?书籍传世过程中又有哪些故事?

图片

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全芳备祖》刻本书影

1

《全芳备祖》是南宋后期编辑、印行的一部植物学专科类书,也是分门别类地提供植物学知识和有关材料的专著,功用与当代的辞典、百科全书等工具书相同。著名学者吴德铎先生表示,这样的植物学专门学科的“百科全书”,在世界上以我国此书为最早。故《全芳备祖》有“世界最早的植物学辞典”之称。

何谓“全芳”?据编者自序,因为“独于花、果、卉、木,尤全且备”,“所集凡四百余门”,故称“全芳”。而称“备祖”,则是因为对每一种收录的植物,编者尽力辑录了有关“事实”“赋咏”“乐府”等内容,“必稽其始”。

该书分前、后两集,前集为花部,后集为果、卉、草、木、农桑、蔬、药等部,前集27卷,后集31卷,合计58卷。每卷所收条目多少不等,每一条对应一种植物。在体例上,每条又分成三个部分:第一是“事实祖”,内容是有关这种植物的科学知识、故事、传说等;第二是“赋咏祖”,所收都是相关诗句;第三是“乐府祖”,收录的是相关的词。每“祖”下又分若干小类,如《事实祖》下分“碎录”“纪要”“杂著”,《赋咏祖》下分散句、散联等17类。由于条目有大有小,每“祖”下的小类自然有多有少。

这样的编排,即使以当代的要求来看,仍可说它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因而在我国的辞书中,《全芳备祖》是一部编排科学、体例严谨的专科辞典。其体例内容,也成为后世同类著作的范式,明代的《群芳谱》、清代的《广群芳谱》等,均以此书为蓝本。

据统计,《全芳备祖》前集共收128种(其中附录10种),后集共收183种(其中附录38种),剔去重复及非植物的条目,实收179种,前、后两集共收307种。书中对每种植物的编排次序有一定讲究。编者认为,洁白的有可取之处,节操上有该嘉奖的,花色上有特别之处的,颜色和香气俱全的,这些植物秉承了天地之间的精气,尤其要列之在前。同时,编排次序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某种植物的喜好。如卷一花部,开篇收录的是“梅花”,之后是牡丹。专家分析,这是因为唐重牡丹、宋重梅花之故。

据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程杰等统计,《全芳备祖》全书27.5万字,其中“事实祖”共辑资料1982条,“赋咏祖”共辑资料4953条,有完整诗篇2146首、散句2807条,“乐府祖”共辑词作459首。程杰认为,“这是一部文学作品占绝对分量的类书。所辑资料,尤其是赋咏祖、乐府祖两部分,绝大多数都是宋人作品,称作宋代文学之渊薮,洵不为过。”

因为《全芳备祖》一书收录了大量的宋人诗词作品,所以许多现代学者都将它作为校辑的重要参考资料。同时,《全芳备祖》中还引用了大量的古代文献,成为蕴藏丰富的资料宝库。全书辑录引用文献540余种,涉及经、史、子、集各个方面,其中不少是世间罕见的或失传的珍品。如《广志》《图经本草》《益州草木记》《缙绅脞说》《鸡跖集》《岚斋录》等书,均无传本,全赖此书得以保存一鳞半爪。这也是此书留给后人的一笔巨大财富。

图片

《全芳备祖》内容节选

2

这样一部备受赞誉的著作,它的编写者是谁?又因何编写此书?

根据书中有关信息,编写者为南宋陈景沂。温岭乡贤、清代进士戚学标在《台州外书》卷六中称:“景沂名咏,实吾邑之泾岙人,宝祐间名士。”戚学标主纂的《嘉庆太平县志》卷一二亦记载:“陈咏,字景沂,号肥遯,泾岙人。”

泾岙,就是现在的城东街道晋岙村。当地陈氏宗谱里有关于陈景沂的记载,陈氏后人对祖辈在南宋时出了陈景沂这样的人物引以为傲。

陈景沂从小聪明,饱读诗书,练习诗赋词章。他从20岁开始外出游学,先到浙西从教,后在开封、苏州、南京、淮北等地教乡校。

他认为,天地万物的生长都有来历,如果我们只是观赏而不去深究它的根源,那么人生又和朝生暮死的菌类有什么区别。他逐渐对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查找了好多书籍,搜集了大量植物的起源、栽种掌故,附录了一些动物、矿物的资料,还实地考察大自然。他觉得,以往的一些类书虽然很多,但“录此遗彼”“取末弃本”。因此,他加以借鉴,“晨窗夜灯,不倦披阅,记事而提其要,纂言而钩其玄”。他在考察探索的同时,搜集历代咏物诗词,把所有前人记载植物的资料、诗词文赋分类编辑,汇成一书。到他30岁左右时,这部书终于脱稿,请绍兴人韩境写了序言。陈景沂后来又到过湖北、湖南、江西等地游历、教书,游过滕王阁、洞庭湖。他在老年时还到过丽水,大约在生命最后几年回到浙东家乡生活,同时对书稿不断地进行增删、核实,作了一番充实整理,还曾将书稿进呈给皇帝御览,名公巨卿给了不少好评,最终书籍于南宋宝祐元年至四年(1253—1256)付梓问世。

在编写这本书之余,陈景沂还不忘吟咏,写下了一批咏花的作品,但没有留下专门的诗文集,现在从《全芳备祖》各卷中可以看到29首诗、3首词和4篇文章。

图片

陈咏画像

3

《全芳备祖》成书于南宋末期,由于社会动荡,该书刻本在我国早已亡佚,虽有少量抄本流传,但极罕见。李时珍撰《本草纲目》,引据古今经史百家书目共590余家(种),其中没有《全芳备祖》,虽然后者有专门的《药部》,所收药名有30余种之多。

清朝乾隆时期修《四库全书》,《全芳备祖》被列入“类书类·一”。《四库总目提要》指出,这书的内容“北宋以后,则特为赅备。而南宋尤详。多有他书不载及其本集已佚者”。

《四库》所收以及藏书家手中的珍贵抄本,一般很难接触到。也因此,这一重要工具书竟不为人们所熟知。长期以来,在我国的科研以及古籍的辑佚、校勘等工作中,《全芳备祖》未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成了一座仍有待发掘的宝库。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吴德铎在有关书目中发现,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有《全芳备祖》的宋刻残卷。但在当时条件下,从日本获得一份该刻本复制品的可能性很小,他思想上也就不存在这种奢望。十年动乱结束后,我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恢复了正常。吴德铎在与日本友人天野元之助教授通信时,问起日本宫内厅所藏《全芳备祖》刻本,表示亟盼能得到这一刻本的副本。在天野先生等致力于促进中日文化交流的友好人士的努力下,日本宫内厅书陵部经过研究,认为“既是有意义的学术出版,我部无妨予以考虑”。

在中日双方有关单位的支持、赞助下,日本宫内厅所藏《全芳备祖》刻本的复制品(照片450余幅)于1979年10月运来北京。当时,日本报纸在显著的位置进行了广泛报道,我国也有好几种报刊报道这一珍本返回祖国的情况。

经专家比对,日本宫内厅所藏为残卷,内容缺失近30%。1982年,农业出版社以此为底本,配以国内抄藏本(积学斋转抄本),第一次影印出版全书。这部湮没700多年的植物学巨著,得以再传于世,也让普罗大众有机会一睹其内容。

图片

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全芳备祖》。黄晓慧/摄

此后,该书的《四库全书》本、上海辞书出版社所藏汲古阁抄本、原北平图书馆所属之碧琳琅馆旧藏抄本陆续得到影印。

2014年11月,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程杰、王三毛点校排印本。此本仍以宋刻残本为底本,而将农业出版社影印所用配补本替换为更接近宋刻本的丁丙跋八千卷楼藏抄本,更加还原了该书全貌。

(本文撰写过程中,参考了吴德铎、吴茂云、黄晓慧、程杰等人的研究成果,特此致谢)

来源:掌上温岭客户端

相关知识

世界最早的植物学辞典——《全芳备祖》
这部出自清代状元之手的植物学巨著有何高明之处
世界植物学经典名著
我国第一部植物学名辞典
花开中国梦|​一朝看尽长安花,花博这个场馆原来出自这些师生之手
生命故事丨野生兰花:虫来骗虫,人来?咱有“护身符”!
最早的植物学著作是什么
考古植物学
中国古代关于植物的书籍一览,中国古代的植物学
一花一世界 植物学专家金则新小记

网址: 人杰地灵丨世界最早植物学辞典出自咱台州老乡之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189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登上《自然》杂志!南京专家发现开
下一篇: 林鹏、诸玄识、董并生:作为伪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