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一种猕猴桃果园的防风林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一种猕猴桃果园的防风林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1.本发明属于农业园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猕猴桃果园的防风林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全球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台风、低温、干旱等极端恶劣天气频发,对果树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例如,猕猴桃春季新梢生长迅速,易遭受风害,幼嫩枝条易被风吹折劈裂,叶片被破损,造成结果枝条抽条数量减少、死亡,不但对当年树体发育和芽体形成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还严重影响开花和果实产量(warrington等,1990;秦仲麒,1996;黄发伟等,2010;覃恩勇,2013)。另外,在果实生长发育全时期,强风容易造成果实间的相互摩擦,影响果实外观和品质。除了防风,防风林还有减少果园内热量散失的增温效应和减少水分流失的保湿效应(覃恩勇,2013)。因此,建设防风林是果园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3.果园防风的措施多种多样,有防风林,人造风障等。人造风障一般见效快,防风效果好,但是成本高,不经济、不环保。防风林一般具良好的防风效果,海岛国家新西兰的猕猴桃生产多采用防风林进行防风,但是新西兰气候温暖湿润,多考虑防风效果即可。国内有的果园依地势建园,不用考虑防风。但是大部分地区,尤其是沿海多台风且风力强的地区,防风林的建设尤为重要。防风林一般有3种形式,即紧密结构型、疏透结构型和通风结构型。果园建立时,营造完备的防护林设施,可有效降低风速、抵御强风对树体的机械损伤危害,促进正常萌芽和减少果面损伤(秦仲麒,1996;任宝君等,1996;邱梦如等,2017)。
4.目前,果园建园一般选择周围有林场,或者高大树种的地块,要么就增加投入,人为设置风障和四周种植高大的乔木作为防风林。但由于需要增加成本、占用一定面积的土地,且需选择树种、合理配置以及受苗木成活等因素所限,新建果园的防风林多不完备。加上果农对防风林的作用认识不深,弱化了防风林的实际应用效果,有的果园甚至没有考虑兴建防风林。猕猴桃防风林建设目前主要应用在软枣猕猴桃的防风上。近年来,普通猕猴桃果园也逐渐认识到了防风的重要性,开始建设防风措施。但是,往往由于选择的树种不合适,没有系统合理规划等因素,增加了投入成本,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有人在软枣猕猴桃园建设嵌套式防风林,主要根据软枣猕猴桃光滑无毛,易受到摩擦损伤的特点,选用叶片面积大的五角枫作为主要防风树种。但是,会出现树种单一的缺点(金华,等,2018)。而且大叶面积的树种并不是特别适合风大的沿海地区。也有有人使用复合树种进行防风林建设,但往往是出于防风和观赏价值考虑,既能防风,又能美化园相,但缺乏经济和生态调查,或者欠缺综合的经济效益考虑。还有的果园建设防风林可能是为了达到某一个目的,例如秋子梨园建设防风网以实现减风增温效应(汪晓谦等,2019);大部分防风林的作用主要是防风、调湿、增温(覃恩勇,2013)。目前,综合防风、病虫害防控、改善果实品质、提高经济效益的多层复合防风林建设较少见。
5.参考文献
6.1.warrington j,weston c.kiwifruit:science and management.new zealand:
ray richards publisher,1990:259-260,323-324.
7.2.覃恩勇.浅谈果园防护林的营造[j].南方农业,2013,7(2):69-70.
[0008]
3.任宝君,李玉华,薛松山.果园防护林的效应、结构及其营造技术[j].北方果树,1996(1):27-28.
[0009]
4.邱梦如,彭帅,郭中领,等.河北坝上农田防护林带结构配置-以康保地区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8):145-148.
[0010]
5.秦仲麒.防风林对附近猕猴桃开花和产量的影响[j].北方园艺,1996(4):39-42.
[0011]
6.黄发伟,刘旭峰,樊秀芳,姚春潮,龙周侠,海沃德猕猴桃早春摘心防风技术研究,西北农业学报,2010,19(3):203-206
[0012]
7.汪晓谦,杜国栋,王强,张茂君,赵宏,吕德国.秋子梨园防风网减风增温效应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104-108.
[0013]
8.金华,李宪民,李新林.一种软枣猕猴桃果园高收益防风林建设方法[p].cn109526509b,2021-01-05.

技术实现要素:

[0014]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猕猴桃果园的防风林结构及其构建方法,是适应江苏东部沿海地区盐碱滩涂地高品质栽培猕猴桃。
[001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6]
一种猕猴桃果园的防风林结构,包括水杉林带、中山杉林带和枇杷林带;
[0017]
所述水杉林带位于猕猴桃园排水沟外侧四周,将整个猕猴桃园围绕;
[0018]
所述中山杉林带位于猕猴桃园的东侧和南侧,并沿着水杉林带的内侧设置;
[0019]
所述枇杷林带位于猕猴桃园排水沟外侧四周,将整个猕猴桃园围绕,其沿着水杉林带、中山杉林带的内侧设置。
[0020]
具体地,猕猴桃园的东侧和南侧,自内向外依次设置枇杷林带、中山杉林带和水杉林带;最内侧枇杷林带与猕猴桃园排水沟距离为2~4m;三层林带之间,分别间隔2~4m。
[0021]
具体地,猕猴桃园的西侧和北侧,自内向外依次设置枇杷林带和水杉林带;最内侧枇杷林带与猕猴桃园排水沟距离为2~4m;水杉林带与枇杷林带之间间隔2~4m。
[0022]
进一步地,所述猕猴桃园内划区块,以道路区分,道路两侧设置中山杉林带。
[0023]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猕猴桃果园的防风林结构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
(1)在猕猴桃园排水沟外侧四周栽种水杉,构成水杉林带;
[0025]
(2)在东南风主风向上,于猕猴桃园东侧和南侧,沿着水杉内测栽种中山杉,构成中山杉林带;
[0026]
(3)在猕猴桃园四周内侧,沿着水杉或者中山杉内测栽种枇杷,构成枇杷林带;
[0027]
(4)将猕猴桃果园内划区块,以道路区分,道路两侧栽种中山杉。
[0028]
优选地,步骤(1)中,水杉选用5厘米树苗,株距2~4米。
[0029]
优选地,步骤(2)中,中山杉选用2年生苗,株距1.5~3米。
[0030]
优选地,步骤(3)中,枇杷选用5厘米树苗,株距2米。
[0031]
优选地,步骤(4)中,中山杉选用2年生苗,株距1.5米。
[0032]
有益效果:
[0033]
本发明相比现有防风林具有如下优势:

使用三种不同树种增加了猕猴桃园的生物多样性,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病虫对猕猴桃的危害,统计结果发现,栽种防风林以后,猕猴桃病害发生减少10%左右,虫害发生减少15%左右;

防风林树木比猕猴桃高大,可以遮挡部分阳光直射,可以显著提高猕猴桃的外观和品质,统计调查结果显示,栽种防风林后猕猴桃果实之间的摩擦减少,果实外观光滑程度变高,商品果率提高了约10%;

三层不同的树种建设防风林,增加了果园的美观和整齐程度,而且枇杷第二年开始有产量,可以补充一定的经济收益,此防风林建设后,猕猴桃采摘人数增加10%左右,经济收益提高20%左右;

此防风林采用高度低的常绿树种和高大的落叶树种相结合,冬季高大的树木落叶后可以保证冬季猕猴桃园的光照,常绿的树木又能起到冬季防风,实现猕猴桃越冬安全。
附图说明
[0034]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0035]
图1是本发明猕猴桃果园防风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0037]
国家为保证耕地面积,推行退林还耕的基本政策,因此利用江苏省沿海大面积的盐碱滩涂地栽培高品质的猕猴桃意义重大。但是沿海地区东南风大,土壤盐碱含量高,一般的技术栽培和防风林措施难以实现高品质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基于此,本发明以沿海地区的猕猴桃果园为实验基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计了该防风林结构。
[0038]
如图1所示,本发明猕猴桃果园的防风林结构,包括水杉林带、中山杉林带和枇杷林带。
[0039]
其中,水杉林带位于猕猴桃园排水沟外侧四周,将整个猕猴桃园围绕。
[0040]
中山杉林带位于猕猴桃园的东侧和南侧,并沿着水杉林带的内侧设置。
[0041]
枇杷林带位于猕猴桃园排水沟外侧四周,将整个猕猴桃园围绕,其沿着水杉林带、中山杉林带的内侧设置。
[0042]
猕猴桃园的东侧和南侧,自内向外依次设置枇杷林带、中山杉林带和水杉林带;最内侧枇杷林带与猕猴桃园排水沟距离为2~4m;三层林带之间,分别间隔2~4m。
[0043]
猕猴桃园的西侧和北侧,自内向外依次设置枇杷林带和水杉林带;最内侧枇杷林带与猕猴桃园排水沟距离为2~4m;水杉林带与枇杷林带之间间隔2~4m。
[0044]
另外,猕猴桃园内划区块,以道路区分,道路两侧设置中山杉林带。
[0045]
本发明选择高大生长快的水杉,防风和经济两用树种枇杷,以及耐涝耐盐碱的中山杉,因地制宜,从外向内构建了一种绿色、环保且防风效果好的三层防风林。具体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6]
(1)在猕猴桃园排水沟外侧四周栽种水杉,水杉选用5厘米树苗,株距2~4米,构成水杉林带;
[0047]
(2)在东南风主风向上,于猕猴桃园东侧和南侧,沿着水杉内测栽种中山杉,中山杉选用2年生苗,株距1.5~3米,构成中山杉林带;
[0048]
(3)在猕猴桃园四周内侧,沿着水杉或者中山杉内测栽种枇杷,枇杷选用5厘米树苗,株距2米,构成枇杷林带;
[0049]
(4)将猕猴桃果园内划区块,以道路区分,道路两侧栽种中山杉,中山杉选用2年生苗,株距1.5米。
[0050]
本防风林建设适应于江苏东部沿海地区,猕猴桃生长季节主风向为来自海上的东南风,对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造成极大危害。本防风林建设中,水杉是高大的乔木,树冠紧凑且根系深入发达,在外围高层防风效果好,主风向第二层中山杉栽种小树苗,成本低,生长快,短期内可以起到防风效果,且中山杉耐盐碱、耐涝,适合在沿海地区做防风树种。第三层是枇杷,既有经济和观赏价值,又可填补中层防风。
[0051]
本实验统计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臻果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猕猴桃园区开展。该园区位于我省近海边地区,实验数据具备说服力。设置防风林之前,由于风大的危害,猕猴桃枝条有摩擦折断和果实摩擦受损的现象。2018年试验统计发现,每亩地受损单株高达30%,磨损受伤果实每亩地约30%;由于前一年冬季风害引起的冻害,导致来年溃疡病发生率达25%;总体金龟子、鳞翅目类、椿象类虫害发生率约25%。2018年冬季至2019年早春开始栽种防风林,带防风林定植缓苗具备一定的防风效果后,2021年再次统计病虫害和果实品质和产量数据。结果发现,溃疡病害发生率约15%,虫害发生率约10%,机械磨损果实约20%。待防风林树体长大成林,防风效果会更好,后续继续进行统计跟踪。
[0052]
通过上述实验表明,本发明防风林相比现有防风林和没有防风林具有如下优势:

使用三种不同树种增加了猕猴桃园的生物多样性,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病虫对猕猴桃的危害,统计结果发现,栽种防风林以后,猕猴桃病害发生减少10%左右,虫害发生减少15%左右;

防风林树木比猕猴桃高大,可以遮挡部分阳光直射,可以显著提高猕猴桃的外观和品质,统计调查结果显示,栽种防风林后第一年猕猴桃果实之间的摩擦减少,果实外观光滑程度变高,商品果率提高了10%;

三层不同的树种建设防风林,增加了果园的美观和整齐程度,而且枇杷第二年开始有产量,可以补充一定的经济收益,此防风林建设后,猕猴桃采摘人数增加10%左右,经济收益提高约20%。

此防风林采用高度低的常绿树种和高大的落叶树种相结合,冬季高大的树木落叶后可以保证冬季猕猴桃园的光照,常绿的树木又能起到冬季防风,实现猕猴桃越冬安全。
[005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猕猴桃果园的防风林结构及其构建方法的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相关知识

一种猕猴桃果园的防风林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一种观赏型果园防风林的构建方法与流程
猕猴桃种植要不要建防风林?怎么建?
新建果园中防风林的使用
一种生态护岸及其构建方法
猕猴桃基地种植技术标准
防风林和观赏树木(防风林和防护林的区别)
防风林树种抗虫性研究
一种提升猕猴桃果园综合产值的雄树栽培方法与流程
防风林解释

网址: 一种猕猴桃果园的防风林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1947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奋战当“夏”!项目最新进展抢先看
下一篇: 猕猴桃适合北方种植吗,猕猴桃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