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科院植物所和华大研究院揭示金露梅适应高海拔环境的进化机制

中科院植物所和华大研究院揭示金露梅适应高海拔环境的进化机制


高山地区具有非常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植物如何适应高山极端环境是一个长期以来困扰科学家的基本科学问题。尽管一般认为植物采取植株矮化、耐低温、抗紫外和花期改变等策略来适应高海拔环境,但人们对植物如何适应高海拔环境仍知之甚少。

蔷薇科金露梅(Dasiphora fruticosa)是泛喜马拉雅高山地区的优势灌丛,具有重要生态和经济价值,对高原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是研究植物如何适应高原环境的理想体系。

近日,来自中科院植物所和华大研究院的研究团队在际著名进化生物学杂志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发表了题为Signatures of adaptation and purifying selection in highland populations of Dasiphora fruticos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完成了金露梅高质量基因组组装,基于重测序的592个自然群体材料,探究了该物种适应高海拔环境的奥秘。


群体遗传分析的结果表明,金露梅在第四纪冰期经历了瓶颈效应;两对高低海拔的姊妹群体的正选择分析揭示了63个基因在多地的高海拔适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些基因与植株矮化、耐低温、抗紫外胁迫及其他生物或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相关;更为重要的是,发现近交促进遗传负荷清除是金露梅适应高海拔环境的重要机制。该研究揭示了金露梅适应高山环境的两种主要策略:高海拔适应相关的有利突变受到正选择;更为关键的是,尽管高海拔群体经历了瓶颈效应,有害突变并没有累积,而是通过近交得以清除(图1)。


图1. 金露梅高山生境及其适应机制。A.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冈仁波齐山金露梅(Dasiphora fruticosa)的自然生境;B. 金露梅高山适应机制。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杨福生研究员、华大研究院刘敏生物信息分析副研究员和郭兴副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植物研究所郭亚龙研究员和华大研究院刘欢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植物研究所葛颂研究员、王强研究员及华大的徐讯研究员等参加了该研究。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战略重点研究计划项目、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华大研究院及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93/molbev/msae099

相关知识

植物所科研人员等合作在高山植物适应性进化方面取得新进展
国家植物园科研人员等合作在高山植物适应性进化方面取得新进展
植物所科研人员揭示高山植物双参适应高海拔环境的基因组进化机制
研究揭示模式植物适应高海拔环境机制
科学家在高山植物适应性进化方面取得新进展
武汉植物园揭示高山植物适应高海拔环境的基因组水平趋同进化
中科院植物所博士后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ell》旗下期刊发表研究成果,揭示杜鹃花属植物适应性进化和花色多样性形成的分子机制
科学家在高山植物适应性进化方面取得新进展—论文—科学网
水生所从线粒体全基因组视角揭示高原鳅属鱼类起源及其高海拔适应性进化机制
我国学者利用须弥芥揭示青藏高原植物适应极端环境机制

网址: 中科院植物所和华大研究院揭示金露梅适应高海拔环境的进化机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2549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为什么高山上的花朵特别艳丽
下一篇: 二高山适合种植什么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