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入侵物种
“加拿大一枝黄花”
频繁登上微博热搜
近期,陆续有多个省市
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
️️
11月12日
湖北武汉围剿加拿大一枝黄花
11月16日
河南多地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
11月18日
湖南长沙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
南京呼吁:
市民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上报
据介绍,目前,湖北、河南、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江苏等十几个省份都发现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踪影。
长期关注外来入侵植物分布及危害情况的北京植物园研究员马金双说,“加拿大一枝黄花”近十年来呈现加速繁殖情况,分布广泛,在秋冬季往往成为困扰华东地区的“恶性杂草”。“它在华东、西南一带比较厉害。最多的应该是华东、江苏、浙江以及山东南部,还有福建北部,甚至到达广东、广西,基本上属于全国性的生态系统的入侵物种。在废旧的荒地、山坡、路旁、林间、水渠都比较多。”
事实上
自10月底以来
浙江已有多地报告
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
▼
此前杭州余杭也曾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
对此,余杭区农业行政执法队
立即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阻断加拿大一枝黄花蔓延
▼
杭州西溪湿地
于11月开展“绿化整治专项行动”
在此次行动中
景区特别针对加拿大一枝黄花
开展了集中性的整治
共清除加拿大一枝黄花1万余株
提醒!大家如果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可以拨打12345转农业农村局进行报告!
▼
10月28日
宁波市鄞州区
出现大面积加拿大一枝黄花
当地随即组织大清理
▼
近日,温州永嘉有市民反映
在岩坦镇多地发现
疑似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植物
当地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
进行了实地调查
确定该植物就是加拿大一枝黄花
▼
此外,近期湖州很多地方
也都出现了它的身影
当地各街道各村积极投入清理工作
抢抓时机将加拿大一枝黄花全部铲除
……
从观赏花卉到入侵植物
一个生长季能产出2万多粒种子
人人喊打,这是什么花?
一句话,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是“生态杀手”。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加拿大一枝黄花成为观赏花卉中的“舶来品”,因其色泽亮丽的花形被引入国内,那时没人注意到,这枝“花”有着非常的生命力,在放任其生长后,“黄花开处百花残”。
△加拿大一枝黄花(图源:@湖北日报)
在我国,加拿大一枝黄花有几个本土“兄弟”,分别是“一枝黄花”“毛果一枝黄花”和“钝苞一枝黄花”。
△由左至右分别为“加拿大一枝黄花”“一枝黄花”“毛果一枝黄花”“钝苞一枝黄花”(图源/中国植物图像数据库)
虽然名字雷同,但加拿大一枝黄花却因其耐寒、耐旱、种子数量巨大的特点,成为这个植物属内的“霸王花”。
在温暖适生的气候下,平均每株加拿大一枝黄花拥有1500多个头状花序,每个头状花序中又能平均长出10至15个种子,种子的发芽率为43%。
粗略估算下来,一株加拿大一枝黄花,一个生长季可以产出2万多粒种子,随风飘散之下使其极易大范围繁殖扩散。
直接危害本土生态系统
已被列入“黑名单”
外来物种,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玉米、土豆,甚至葡萄这些餐桌上的常客都曾是外来物种。但被冠上“入侵”二字的外来物种,意味着他们的存在已经直接危害本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顾垒说,一旦入侵物种在引入地建立种群,就意味着对其的处理将难上加难。“这类物种因为地下根系发达,拔下来的地上的那部分如果不做适当的处理,直接丢在土里的话,它还会重新再生根,再长下去,拔的过程反而是帮助它们进行繁殖。”
△四川成都发现外来植株“加拿大一枝黄花”,已采取处理措施(图源:央视新闻)
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于胜祥说,在恶性入侵物种的空间挤占下,本地物种甚至可能面临濒危甚至灭绝。“(恶性入侵物种)通过与当地物种竞争食物、营养,导致当地物种的种类和数量减少。外来入侵种已经被全球认为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二大因素。另外它还可以通过跟本地一些优良的种子资源的物种进行杂交,导致优良的种子资源基因受到污染。”
生物入侵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而我国是遭受外来生物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并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而“加拿大一枝黄花”就列于其中。
△加拿大一枝黄花(图源:长江网)
“普遍来看,这些物种在原产地并没有表现出像在入侵地危害程度这么大,原因可能是(入侵地)缺少它的天敌。”于胜祥说:“缺少天敌威胁的话,可能营养就会往它的果实上面去输送。像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中国到开花期时,大部分营养都输送到它的果实上面,而且种子的萌发率也很强。”
如何防止更多物种“入侵?
多位专家表示,外来物种一但已经形成“入侵”态势,就意味着对其的防控已经非常被动,要做到有效防范,势必需要将措施前置。在不断摸清外来物种入侵情况的基础上,于胜祥建议,应当形成“预防外来入侵物种名录”,有针对性地预防。
△陕西西安,工作人员对“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销毁(图源:央视新闻)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海关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384种、6.95万种次,相当于每天平均截获约190种次。今年前三个月,海关在邮件、快件、旅客携带物渠道截获的外来物种达到710种、1749批次,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204种、14196次,截获次数同比增长27.8%。一些昆虫、植物爱好者通过瞒报、夹藏等方式,违规邮寄活体动植物或标本,同样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风险。
专家建议,个人不要随意购买、弃养、放生、处置外来动植物,也对防控外来物种入侵有积极作用。“有时可能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会引发后期的一些入侵,比如好多水草是从养鱼的鱼缸丢弃到下水道,冲到湖泊里面就爆发了。包括去国外旅游时无意夹带的一些物种,现在海关截获比较多的多肉植物,被弃养时就会入侵到外面去,得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综合自平安鼎、杭州西湖区西溪景区、南太湖发布、今日永嘉、中国之声等
来源: 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