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食品健康与工程学院于2025年7月3日在惠济区古荥镇孙庄进行了一场以“科技赋能乡村,健康守护未来”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业辅导、健康科普与趣味实验相结合的形式,为当地孩子们送去知识与欢乐,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社会责任。
活动上午,志愿者们与孩子们结成帮扶对子,通过一对一或小组辅导方式,聚焦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作业的难题,耐心帮助梳理知识点,纠正错题,结合孩子们的学习特点,引导孩子们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学习方法。从生字读写到公式运用,志愿者们用真诚与专业搭建知识桥梁,让孩子们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提升学习信心。
志愿者在辅导孩子们学习
下午的健康饮食实践活动成为孩子们期待的环节。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以“中国居民膳食宝塔”为核心,通过形象有趣的讲解和色彩丰富的视觉材料,带领孩子们探索了其中的奥秘。讲师将宝塔的每一层比作不同的“食物王国”:底层的谷物是“能量基石王国”,中层的蔬果是“维生素城堡”,上层的肉蛋与奶制品则是“营养加油站”。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们更加直观的理解了“食物多样化”和“均衡搭配”的核心原则。
志愿者在讲解膳食宝塔
掌握了膳食宝塔的知识后,活动迎来了实践环节——“我的营养拼图”创作。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分组合作,利用准备好的各种食物贴纸(涵盖谷物、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奶制品等类别),将学到的膳食知识化为创意实践,开始动手设计自己的“健康食物组合”。他们热烈讨论食物比列、精心挑选和粘贴,努力让各类食物都“站对位置”。
孩子们正在讨论
孩子们的成果
最令人瞩目的环节当属孩子们的“作品展示秀”。每个小组完成拼贴创作后,都推选代表自信地走上台前,向全体师生展示并详细讲解他们的“营养拼图”。
孩子们在展示成果
在展示自己小组作品的过程中,孩子们用稚嫩却充满自信的声音,清晰地复述着学到的知识要点,解释着他们的搭配思路。台上小讲解员绘声绘色,台下的小观众们认真聆听,互相学习彼此的创意和同时加深均衡膳食的理解。
活动尾声,志愿者们带来的“非牛顿流体”实验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通过简单讲解“遇强则强、遇弱则弱”的特性后,孩子们在指导下亲手触摸、揉捏用玉米淀粉与水混合制成的非牛顿流体,通过亲手实践感受科学的奇妙,激发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兴趣。
孩子们在体验非牛顿流体
此次活动中,志愿者们在策划组织、知识传授与互动辅导的全过程中,深化了专业认知,锤炼了沟通协作与社会服务能力,实现了“服务社会”与“自我成长”的双向赋能。活动有力彰显了我校服务地方发展的使命担当,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绽放光彩。
相关知识
AI如何赋能“百千万工程”?这场大赛上,看广东青年“智”绘乡村新图景
黄冈市“三新工程”:激扬乡村振兴青春力量
实践纪实
仲恺经贸学子:探寻花路——科技赋能花卉种植,直播带动花卉销售
佛科院学子三下乡:立足韶关翁源产业根基,助推“百千万工程”
产业振兴赋能乡村振兴———云农职互联网技术学院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二)
文化赋能焕发新活力 乡村产业振兴大有可为
青岛市“花卉经济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高级研修班圆满结束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文华学子三下乡:汇聚青春力量,筑梦乡村振兴
网址: 青春赋能乡村振兴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食品学子孙庄送“健康科普大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27421.html
上一篇: 科学与健康 |
下一篇: 大健康科普进基层 点亮全民健康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