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十三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ppt

十三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ppt

1.感病寄主植物 存在感病寄主植物是流行的基本前提。 感病的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都是广泛存在的。 虽然人类已能通过抗病育种选育高度抗病的品种,但是现在所利用的主要是小种专化性抗病性,在长期的育种实践中因不加选择而逐渐失去了植物原有的非小种专化性抗病性,致使抗病品种的遗传基础狭窄,易因病原物群体致病性变化而丧失抗病性,沦为感病品种。 2.寄主植物大面积集中栽培 农业规模经营和保护地栽培的发展,往往在特定的地区大面积种植单一农作物甚至单一品种,从而特别有利于病害的传播和病原物增殖,常导致病害大流行。 3.具有强致病性的病原物 许多病原物群体内部有明显的致病性分化现象,具有强致病性的小种或菌株、毒株占据优势就有利于病害大流行。 在种植寄主植物抗病品种时,病原物群体中具有匹配致病性(毒性)的类型将逐渐占据优势,使品种抗病性丧失,导致病害重新流行。 4.病原物数量巨大 有些病原物能够大量繁殖和有效传播,短期内能积累巨大菌量。 有的抗逆性强,越冬或越夏存活率高,初侵染菌源数量较多,这些都是重要的流行因素。 对于生物介体传播的病害,传毒介体数量也是重要的流行因素。 5.有利的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气象条件、土壤条件、栽培条件等。 气象因素能够影响病害在广大地区的流行,其中以温度、水分(包括湿度、雨量、雨日、雾和露)和日照最为重要。气象条件既影响病原物的繁殖、传播和侵入,又影响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寄主植物在不适宜的条件下生长不良,抗病能力降低,可以加重病害流行。 6、病害流行的地区差异 按照病害流行程度和流行频率的差异可划分为病害常发区、易发区和偶发区。 常发区是流行的最适宜区,易发区是病害流行的次适宜区,而偶发区为不适宜区,仅个别年份有一定程度的流行。 六、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 对一种病害,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当其它因素已基本具备并相对稳定,而某一个因素最缺乏或波动变化最大时,并对病害的流行起决定作用,这个因素称为当时当地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 当寄主、病原物条件具备时,环境因素便成为主导因素,而当病原存在,环境条件又利于发病时,寄主抗性便成为主导因素。 流行主导因素的时空条件性很强,“主导”是相对的概念,同一种病害,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其流行主导因素可能全然不同。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种植制度的变更、品种的更换、病原物致病性的变化以及抗药性的产生往往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 就一个生长季节而言,环境条件是否满足往往是促成当年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 灰霉病过去是一种次要病害,近年来由于保护地蔬菜大面积的种植,灰霉病迅速上升为十几种蔬菜的主要病害。 大量化学农药的使用,使得灰霉菌产生了抗药性,所以灰霉病已经成为当前菜农面临的主要问题. 玉米大斑病于1899年首次在东北发现,1963年以前很少大面积流行,1966年以后连续在东北和华北大流行,分析原因主要是品种抗病性的变化。原来,在1963年以前我国种植的玉米多为农家品种,抗性基因比较丰富,后来大规模地开展杂交育种,大面积推广了一些对大斑病高度感染的杂交种(如维尔165),遇到7、8月降雨较多的年份,该病很快大面积发生。 小麦赤霉病流行的主导因素是气象因素,更确切地说是小麦扬花期的湿度和降雨次数,因为其它因素如温度、菌源条件比较容易满足,品种抗病性虽有差异但缺乏免疫品种。 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预测 依据病害的流行规律,利用经验的或系统模拟的方法估计一定时限之后病害的流行状况,称为预测(prediction,prognosis)。 由权威机构发布预测结果,称为预报(forecasting)。 有时对两者并不作严格的区分,通称病害预测预报,简称病害测报。 当前病害预测的主要目的是用作防治决策参考和确定药剂防治的时机、次数和范围。 第十二章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在植物病理学发展过程中,曾经把病害在较短时间内突然大面积严重发生从而造成重大损失的过程称为病害的流行,而在定量流行学中则把植物群体的病害

相关知识

第七章 植物病害流行的预测.ppt
植物病害流行的预测.ppt
植物病害的流行和预测.ppt
植物病害流行的预测课件.ppt
园林植物病理学第六章植物病害的流行与诊治课件.ppt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www
植物病害流行生长模型预测法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绪论.ppt免费全文阅读
植物病害预测预报汇总.pptx
植物病害预测

网址: 十三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ppt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2776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植物病害流行
下一篇: 花市场供需如何影响价格?这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