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植物病理学试验报告(花生的病害和虫害防治)(已改无错字)

植物病理学试验报告(花生的病害和虫害防治)(已改无错字)

植物病理学试验报告(花生的病害和虫害防治)(已改无错字)

2022-11-20 13:28:49 本页面

【正文】 期受害引致根腐、苗枯;成株期受害引致根腐、茎基腐和荚腐,病株地上部表现矮小、生长不良、叶片变黄,终致全株枯萎。由于本病发病部位主要在根部及维管束,使病株根变褐腐烂,维管束变褐,主根皱缩干腐,形似老鼠尾状,患部表面有黄白色至淡红色霉层 。 防治方法: 1).把好种子关:做好种子的收、选、晒、藏等项工作;播前翻晒种子 ,剔除变色、霉烂、破损的种子 2).合理轮作:因地制宜确定轮作方式、作物搭配和轮作年限。 3).抓好以肥水为中心的栽培管理:整治排灌系统,提高植地防涝抗旱能力,雨后及时清沟排渍降湿;增肥改土,精细整地,提高播种质量;视天气条件适期播种;注意施用 基肥 ,抓好田间卫生,增肥改土,注意施用不带病残体的净粪,适当增施磷钾肥。 4).应采用 特效杀菌剂和叶面特效肥 混合灌根或茎基部喷施。 5花生锈病: 花生锈病,花生 叶片染病 初在叶片正面或背面出现针尖大小淡黄色病斑,后扩大为淡红色突起斑,表皮破裂露出红褐色粉末状物,即病菌 夏孢子。下部叶片先发病,渐向上扩展。叶上密生夏孢子堆后,很快变黄干枯,似火烧状。叶柄、托叶、茎、果柄和果壳染病 夏孢子堆与叶上相似,椭圆形,但果壳上数量较少 。 防治方法: 1).播种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和农作物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原和虫原。 2).和非本科作物轮作,水旱轮作最好。 3).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种子须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 4).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前撒施或沟施灭菌杀虫的药土 。 5).地膜覆盖栽培,可防治 土中病菌危害地上部植株。 6).及时防治害虫,减少植株伤口,减少病菌传播途径;发病时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药或生石灰。 6花生病毒病 : 花生病毒病主要有花生条纹病毒病、花生黄花叶病毒病、花生矮化病毒病和花生芽枯病毒病等 4种。其中以条纹病毒病分布最广;花生病毒病主要通过种子、蚜虫和花生蓟马传播,使染病的植株稍矮化,叶片变窄小,荚果发育不良,形成小果和畸形果。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播种前用 相应药液侵泡一段时间杀菌。 加强田间管理,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合理浇水,及时中耕 。 药剂防治:对于花生病毒病的防治应该从防蚜虫入手,应在花生苗期用 %高效氯氰菊脂 1000倍液加新高脂膜 800倍液,或者用 3%啶虫脒乳油 1000倍液加新高脂膜 800倍液,喷雾花生园,可以有效控制花生病毒病的 蔓延。 7花生的根结线虫病: 花生根结线虫病主要为害植株的地下部,因地下部受害引起地上部生长发育不良 , 幼苗被害,一般出土半个月后即可表现症状,植株萎缩不长,下部叶变黄,始花期后,整株茎叶逐渐变黄,叶片小,底叶叶缘焦灼,提早脱落,开花迟,病株矮小,似缺肥水状,田间常成片成窝发生 。 发生的轻重主要受土壤 温湿度、土质和栽培管理条件的影响 。 防治方法: 1) 加强检疫,不从病区调运花生种子,如确需调种时,应剥去果壳,只调果仁,并在调种前将其干燥到含水量 10%以下,在调运其他寄主植物时,也应实施检疫。 2) 与非寄主作物或不良寄主作物轮作 23年 3) 清洁田园,深刨病根,集中烧毁。增肥改土,增施腐熟有机肥。 4) 加强田间管理,铲除杂草,重病田可改为夏播。修建排水沟。忌串灌,防止水流传播。 5) 生物防治。 8花生的缺素症 : 一缺氮 大麦分蘖盛期老叶叶色呈淡黄绿色,老叶尖干枯,后全叶枯黄;茎细长、直立,有时现淡紫色,分蘖少,穗小。二缺磷 分 蘖期、拔节期或孕穗期,叶片呈深褐色略带紫色,尤其叶鞘部紫色很明显,从叶尖向基部扩展,植株瘦小,分蘖少,抗寒力差,易受冻。三缺

相关知识

植物病理学试验报告(花生的病害和虫害防治)(已改无错字)
植物病理学试验报告(花生的病害和虫害防治)文章.doc
植物的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已改无错字)
朋友送花祝福语(已改无错字)
室内盆栽花卉图片总(已改无错字)
河道景观设计实例探讨(已改无错字)
小学生毕业纪念册(已改无错字)
小学二年级语文芭蕉花课件【三篇】(已改无错字)
高一生物观察植物细胞(已改无错字)
中国植物病理学发展史

网址: 植物病理学试验报告(花生的病害和虫害防治)(已改无错字)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2779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玫瑰病害.doc
下一篇: 花卉病害分为生理病害和()性病害